|||
今年春季将过,夏季将来,全球新冠病毒的扩散引起了人们对生命安全与未来经济发展的担忧与恐慌。根据相关全球公布的新冠病毒确诊感染人数数据库和人口数据库资料,进行了全球2020年春季新冠病毒感染扩散势态等值线数据处理与作图,数据为确诊感染人数据占人口比例的千分数。从等值线图剖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重要认识:
(1)大规模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率強与超強区只出现在北大西洋周边国家与地区,並向东西方向扩散並逐渐减弱。
西欧強与超強感染出现在西班牙,英国,意大利,卢森堡,比利时,瑞士,爱尔兰,法国等国(确诊感染率为2-6.5)。德国与奥地利减弱为重感染区(1.5-2),东欧地区一在0.5左右,中东地区为0.5-1左右。而到中亚地区则减至0.2以下。北欧近北大西洋的瑞典,挪威确诊感染率是偏离大西洋的芬兰的2-3倍。
美国超強感染区出现在东北角大西洋沿岸,包括纽约、新泽西、麻萨诸塞、康涅狄克、罗得島等州(确诊感染率为6-15)。从西北到东南太平洋沿岸则明显梯度下降(科罗拉多为2,加里福尼亚为1),向西变化也是如此(密歇根在3.5左右,华盛顿州在1.5左右)。美国大西洋岸由北向南疫情变化则起伏不定,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又成为超強感染区(感染率>7)。
加拿大疫情的強感染区出现在大西洋边的魁北克省(确诊感染率>2.5),占全国确诊感染人数一半以上。而到太平洋边的英属哥伦比亚省确诊感染率降到0.5以下。
位于北大西洋北部北纬65度左右的冰島是一个人居和外来人均很少且分散的地方,一个想要碰到个人都难的地方,但恰是一个超強感染区(确诊感染率>5.2)。位于北纬31度的百慕大群島更是一个人居稀少,只有少数冒险家敢去的地方也是重感染区(感染率近以2),是全球小島国之最。
(2)全球连成片的重感染-超強感染区明显受到经纬度制约。北纬30度左右是南向的控制线,N35度以南感染率急剧下降。希腊、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島、塞浦路斯等地区为弱感染区。非洲北部目前确诊感染率在十万分几,可能与检测量不够有关,但即使确诊感染数增加一个数量级,也仍然是弱感染区,而且是水涨船高,欧美会增长更多。因此不会改变图的势态。N30度线左右是地球生态环境变化和全球突发、罕见事件出现的重要控制线。虽然机理不很清楚,但一直受到古今中外科学家,探險家考古学家的关注,如神秘的百慕大三角位于N30度线。因此冬春季节重至超强新冠感染区主要出现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向寒带地区过渡则趋于减弱。
欧美重至超強感染区向东扩散至东径70度线总体上趋于终止。青藏高原与中亚高原无论是阻止人流传布还是自然传布都起着天然屏障作用。
(3)E70度以东的中国、东南亚、蒙古、朝鲜等地总体上为疫情关注区;中国除湖北外的各省市自治区确诊感染率低于十万分之3(<0.03),平均为十万分之1.2(0.012),东南亚地区除新加坡、马来西亚外,也均小于十万分之2(0.02)。西藏、新疆、蒙古、朝鲜总体上无疫情。
但在这片关注区出现了两个孤島。一个是新加坡,为外来输入。由于隔离措施迟缓,亮起了红灯,为強感染区(确诊感染率>2)。另一个是武汉,由于早发现早隔离,使这个孤島变得非常更小,湖北被控制为重感染区(确诊感染率为1.15)。武汉地区没有出现疫情扩散面,因此不存在源区性质的自然传布,明显是境外输入型。韩国疫情也具孤島性质,总体上为弱感染区(确诊感染率为0.2左右),为外来输入。
(4)病毒传布除了重视与控制人流传播外,应充分重视源区性质的自然传播的调查与控制。特別在病毒产生的早期阶,自然传布可能更为重要。有以下一些现象提供了自然传播的信息与思考:
(a)为什么冬春季节新冠病毒在北半球溫带地区大规模流行扩散?这是个自然因素,不是人为因素。是否存在受北半球温带季风影响的气溶胶传播?意大利科学家已发现气溶胶中存在病毒。不少学者认为病毒与生命起源有关,发育的早期阶段是非生命性质的有机分子团,因此不存生与死,可以被气溶胶携带远距离传播。
(b)为什么在冰島、魁北克、百慕大这些人烟稀少的地方会出现強至超強感染区?显然不是人流传播。据deCODE基因公司资料,在冰岛地区对确诊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有40种变异病毒,并发现首例二次感染者,体内存在2种新冠病毒,其中一种是原始的变体,无证状感染者比例高达48%,显然病毒在冰島已存在长时间的流传。
(c)为什么北大西洋周边地区病毒感染传播形成了扩散趋势面和梯度变化?自然界物质与能量传布服从扩散方程描述,受物质浓度和能量密度梯度制约。大众都明白自然界水只能从高处往低处流,难道西方的一些政客不明白这个道理。而人流传播常是孤島式,湍乱式,难于形成有规律的扩散趋势面。
全球2020年春季新冠病毒感染扩散势态等值线图
图例: 疫情等值分区(人口确诊感染率千分数): <0.02 关注区, 0.02-0.1 控制区, 0.1-0.5 弱感染区, 0.5-1感染区, 1-2 重感染区, 2-4 强感染区, >4 超强感染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