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真菌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crofungi 菌物物语

博文

镰刀菌——羊肚菌的重要病害之一

已有 16582 次阅读 2018-5-8 11:53 |个人分类:科普知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羊肚菌, 病害, 杂菌, 人工栽培

 

羊肚菌菌丝体和子囊果均富含各种糖类、蛋白、脂类等营养物质,营养十分丰富。可以说,无论是对人类还是对环境的其他微生物而言,都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食材”,也极容易招致其他生物的“青睐”。

同时,由于羊肚菌特殊的栽培模式,整个生产过程中除了在菌种生产环节外均暴露在纷繁复杂的各种生物环境的威胁下,这就导致羊肚菌在整个大田生产环节容易招致各种昆虫、动物、细菌、真菌,也可能包括病毒在内的其他生物的侵袭,给生产带来危害。近年来,在羊肚菌的栽培生产中,羊肚菌的病虫害问题已经开始凸显,菇民朋友在遭遇病虫害爆发时往往束手无策,损失严重。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羊肚菌栽培生产中重要的病害,镰刀菌。镰刀菌的主要发生环节在出菇阶段,此时丰收在握,而一旦爆发,菇子的商品性状和经济价值大打折扣,且有大面积爆发蔓延特征,危害将相当严重。同时需要说明的是,镰刀菌的一些种会分泌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误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食用时需加以注意,避免食用感染了杂菌的菇子,也勿使染病的菇子再流通到市场。

(一)症状

为菌种和栽培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菌种生产环节,常发生于原种、栽培种生产中,发病部位常在麦粒附近或袋子微孔(破损)处,菌丝白色、浓密;栽培环节,镰刀菌是羊肚菌子囊果的病原菌,常发生在高温高湿天气,主要以菌柄致病为主,病情严重时可蔓延至菌盖部分。感染部位初期呈金色、浅棕色圆斑,随后形成白色绒毛状菌斑,后期侵染部位收缩,变成空洞状,可引起子囊果畸形。

(二)病原物   

镰刀菌属(Fusarium)又称镰孢霉属。在分类学上,镰刀菌属无性时期原属于半知菌亚门,瘤座菌目。菌丝有隔,分枝。分生孢子梗分枝或不分枝。分生孢子有两种形态,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至柱形,有1~2个隔膜;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或长柱形,有较多的横隔。镰刀菌的有性时期分别属于肉座菌科(Hypocreaceae)的赤霉属(Gillerella)、丛赤壳属(Nectria)、丽赤壳属(Calonectria)和小赤壳属(Micronectriella)等。除Gillerella zea 极为常见和易培养外,大部分种类在培养基上较少形成子囊壳,而且有些种类至今未发现有性时期,因此在镰刀菌鉴定上主要根据无性时期的形态特征。


镰刀菌的分生孢子主要有几种类型:1)小型分生孢子:形态多样,多为单细胞,少数为1-3分隔;形状有卵形、椭圆形、肾形,少数为瓜子形,梨形,纺锤形,哑铃形,披针形等(图9.2.1 右图《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2)大型分生孢子:散生于气生菌丝上或生于分生孢子座上、粘孢团及粘滑层中。形状多样:有镰刀形(图9.2.1中图《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桔瓣形、长筒形、纺锤形等;3)厚垣孢子:形成于菌丝及分生孢子中,通常为圆形或卵圆形,壁光滑或有突起,绝大多数无色,少数褐色,肉桂色,多生于菌丝的顶端或中间。这都是用于准确鉴定镰刀菌的典型形态特征。

(三)发生规律  

栽培生产中,环境温度>25℃,容易造成镰刀菌等杂菌的侵袭,特别是侵袭外源营养袋。

镰刀菌也是羊肚菌子囊果的内生真菌和致病菌。发病初期,感染部位以菌柄为主,也会侵染菌盖组织,侵染部位出现白色菌丝物,25℃以上的高温高湿天气,可在3 ~ 5 d长满整个子囊果,并具有大面积扩散爆发的潜能,最终导致发病部位萎焉、子囊果畸形,严重影响羊肚菌品质。感染了镰刀菌的子囊果不能再继续食用,因镰刀菌可产生镰刀菌毒素,食用后可导致患病或不适,一些食用了羊肚菌后产生的呕吐、过敏症状可能与这种杂菌的感染有关。

(四)防控方法   

镰刀菌是一种极其顽固的杂菌,传播速度快,菌丝生长迅速。如果在菌种生产环节遭遇镰刀菌危害,情况将十分严重,也难以防控。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策略进行防控。

1)及时清扫菌种生产环节的废弃物,如发现污染源,应立即清扫干净,并掩埋或焚烧,避免废胡乱丢弃弃物;

2)定期及时检查菌种发菌情况,筛查可能的污染菌种;

3)拌料均匀,特别是麦粒浸泡彻底、木屑谷壳不易吸水的材料确保水分合适,确保酸碱度合适;

4)栽培生产环节,土地要提前翻耕、暴晒,并施撒生石灰,起到预防控制的目的;

5)使用过的外援营养袋也不能随意丢弃,可晾晒或沤堆后作为农家肥使用;

6)土地轮作或换地。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本文摘自专著《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本书由三位羊肚菌一线从业人员(刘伟 张亚 何培新)历时两年编著,是生产一线的最佳帮手,自2017316日上市以来,累计有1200余名羊肚菌从业者购买本书,受到业界的一直好评。

订购本书请直接与作者联系:刘伟,电话/微信同号:18071090012


本文同步发表在微信公众号:羊肚菌爱好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3092-1112918.html

上一篇:羊肚菌栽培技术的前世今生(连载七) ——本文“有料”
下一篇:羊肚菌栽培中适宜的土地选择标准及处理方案
收藏 IP: 220.249.99.*|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