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yibo66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yibo666

博文

[转载]金庸人物的科研动机

已有 1719 次阅读 2021-3-21 15:1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01

马斯洛关于人类动机的研究非常有名。动机来自需要,一开始,他总结了五种需要,后来又扩大到八种。依次是:

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食物、水、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

安全需要(safety need)。

归属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

尊重的需要(esteem need),又分为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需要。

认知需求(cognitive need)。

审美需求(aesthetic need)。

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

超越需要(transcendence need)。

其中,前四种被概括为缺失性需要(deficiency needs),后四种被总结为成长性需要(growth needs)。

前四种是基本需要,后四种则是为了成长。

02

科研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也有自己的动机。那么,金庸小说中人物的科研动机有哪些呢?

大多恐怕还是为了满足缺失性需要。

欧阳克研究武功恐怕很大程度是因为好色。

洪七公研究武功部分可能因为好吃,比如他可以凭武功去皇宫吃上三个月的「鸳鸯五珍脍」。

狄云研究武功保障了自身安全。

阎基研究武功提升了社会地位,得到了别人的尊重。

金庸小说中还有一些人,他们做科研是为了成长,这些人,是中国人的脊梁。

认知需要——情为何物(周伯通、觉远)

这句话虽然是金庸借李莫愁之口说出,但在这里主要指对事物的兴趣。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周伯通、觉远。

他们做科研,完全是兴趣。

比如周伯通教郭靖武功固然是兴趣,万里追赶裘千仞也是兴趣,和金轮法王比武是兴趣,向杨过学习《黯然销魂掌》也是兴趣,和灵智上人比静坐是兴趣,在蒙古大营万马军中踩踏王旗也是兴趣。

比如觉远看《楞伽经》是兴趣,学《九阳真经》也是兴趣,教徒弟张三丰同样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周伯通和觉远都学成一身惊人武功。

周伯通位列第三次华山论剑的五绝之一,觉远则开启了此后近百年的少林、武当、峨眉一花三叶的格局。

审美需求——黯然销魂(黄药师、杨过)

科研未尝不是一种审美,作为转移注意力的代偿性选择。

代表人物如黄药师、杨过。

黄药师一生创造力惊人。从数量看,极有可能位居金庸小说之冠。

他创造了诸如《劈空掌》、《弹指神通》、《落英神剑掌》、《兰花拂穴手》、《奇门五转》、《玉箫剑法》、《旋风扫叶腿》、《碧波掌》、《碧海潮声曲》、《移形换位》、《灵鳌步》等武功。

值得注意的是,黄药师在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使用的只是《劈空掌》和《弹指神通》。

他的其它武功,似乎很多都是在华山论剑之后、陈梅叛逃、黄蓉出生、妻子难产而死之后的创造。

间接的证据是,六大弟子似乎只会《劈空掌》、《弹指神通》等。直接的证据是,《旋风扫叶腿》配合的心法确实就是后来悔恨所创。

黄药师在此期间武功大进,值得深思。最大的可能,是哀念妻子亡故后的一种排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练功房。

想来多少个不眠之夜,黄药师都在练功中度过,才有了这么多创造。

你见过桃花岛凌晨四点钟的太阳吗?

黄药师见过。

试想,黄药师的「九花玉露丸」采自九种花的露水,那么要在什么时候去采露水呢?

当然是凌晨。

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中,黄药师创出了一门又一门独特的武功。

这一切,都始于他用计窃取周伯通的《九阴真经》秘籍。他应该很后悔吧?因为得来的是夜夜的辛酸。

东邪应悔偷秘要,

碧海青天夜夜辛。

杨过的《黯然销魂掌》,更是对爱人思念所化。

小龙女失踪之后,杨过思念如狂,以至于形销骨立,黯然销魂。

所以才诞生了《黯然销魂掌》。

从《黯然销魂掌》的招数名称也看得出来。

十七招中有很多对心情的描写:六神不安、徘徊空谷、力不从心、行尸走肉、废寝忘食、孤形只影、饮恨吞声、心惊肉跳、穷途末路、面无人色。

而杨过终于能走出阴霾,恐怕是这路掌法消弭了很多愁思。

自我实现需求——不弱于人(王重阳、林朝英)

每个人都想追求卓越,而读书人争强好的心思,并不比运动员弱。

偏偏王重阳、林朝英文武双全,所以争强好胜之心更盛。

王表面上豁达大度,「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青山月在天」。

可他心里想的却更多是「海棠亭下重阳子,莲叶舟中太乙仙」,自视可以说是极高了。

王重阳举抗金义旗,是国之栋梁,所以是梁上君子

林朝英如姑射仙子,意气殊高洁,所以是林下美人

然而,他们两个始终没有走到一起。

王苦心研究全真武功、《先天功》,而林则研究《玉女心经》。二者展开如火如荼的科研竞赛。

他们的这种自我实现需要,盖过了归属和爱的需要。

当然问题主要在老王。

他甚至在活死人墓的棺板上刻下「重阳一生,不弱于人」,这是多较劲!

和一个女孩子,至于吗?华山论剑之后,世人谁不知你是天下第一?

这种人,活该没对象。

自我实现需求——武林至尊(欧阳锋、金轮法王、鸠摩智)

王重阳说的是不弱于人,骨子里其实是武林至尊。

另外一些人只不过是更加赤果果罢了。

例如欧阳锋、金轮法王、鸠摩智。

这些人不但是「不弱于人」,更可以说是雄长西域了。

对了,他们都来自西方。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要钱有钱,要名有名,要地位有地位。

然而,他们都想争一个科技进步一等奖,拿一个武林至尊的名号。

他们最后的下场,除了鸠摩智幡然悔悟外,都不大好。

金庸小说中,西方入侵东方,从来没有成功过。

自我实现是没有问题的,但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甚至天下人的痛苦上,就不大好了。

超越需求——怜我众生,忧患实多(张无忌)

还是有一些人,做科研的目的是为了天下苍生。

张无忌在蝴蝶谷和胡青牛、王难姑夫妻学艺的时候,就有扶危济困之思。

后来在昆仑山救何太冲家人,是为了众生。

在光明顶,张无忌凭一己之力,排难解纷、纵横捭阖,挽救而且改革了明教,是为了众生。

在大都六安塔下,张无忌运《乾坤大挪移》,救下六大门派,是为了众生。

在武当山顶,张无忌用《太极拳》力克赵敏手下悍将,是为了众生。

在少林寺内,张无忌大战三渡,还是为了众生。

超越需求——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郭靖、萧峰)

人们历来争论谁是金庸世界第一大侠。

最有竞争力的候选人是郭靖、萧峰。

其实又何必分出第一、第二呢?

他们都凭自己的绝世武功,为国为民做出绝大贡献。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由不同动机促进的科研,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欧阳克、阎基等守成都嫌不足,觉远、郭靖等人则能继往开来,泽被后世。

03

在科研并非职业的时代,个体科研动机可能主要是出于成长性需要,即认知、审美、自我实现和超越需要。比如亚里士多德、牛顿、黎曼、孟德尔等人。

当科研变成一种职业,个体科研动机可能也涉及到自己的饭碗,那就和缺失性需要,即生理、安全有关了,也影响是否被家人、配偶、朋友、同事等人爱和尊重。

科研曾经更多是温暖纯良、爱与自由、星辰大海

科研现在也会是慌慌张张、碎银几两、万般惆怅

好的政策导向、制度设计,让科研人员不用担心缺失性需求,从而在科研活动中只关注自己的成长性需求,结果常常孕育重大的发现。

不好的政策导向、制度设计,让科研人员通过科研活动满足自己的缺失性需求,而不去探索成长性需求,结果常常孕育大量的可能没有多少价值的论文。

对于个人,如果选择科研,最好尽量专注于生长性需求。

如果取经只是为了吃饭,那还不如呆在高老庄呐。

-完-

往期文章:

郭靖的4.5次科研创新

相关文章:

鸠摩智逃离科研的3个理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086-1277896.html

上一篇:[转载]蒲慕明:博士研究生如何做创新性研究?
下一篇:[转载]郭靖的4.5次科研创新
收藏 IP: 220.249.9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