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中国材料科学研究成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shi 1990年至今从事科技出版

博文

SCI与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 精选

已有 27675 次阅读 2014-10-16 10:03 |个人分类:SCI材料科学|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SCI, 科技期刊, 国际化

SCI与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

石应江  齐国翠 李 哲

1 SCI与中国36年的交流历程

2 SCI促进了《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的国际化

3 如何创办优秀的SCI源期刊

3.1 SCI收录期刊的基本评价标准

3.2 SCI主要收录英文版期刊,中国期刊要走向世界的重要条件是英文版

3.3要提高中国科技期刊质量,应努力把优秀论文吸引回来

3.4 提高出版效率是提高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重要手段

3.5 优秀基础研究成果是办好中国科技期刊的源泉

3.6 要使期刊可持续发展,编辑要树立市场意识

3.7 是否被SCI收录,不应该是期刊的发展目标

4 正确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的影响力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 IndexSCI)由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博士(Garfield E)创立于1961年。自创立至今,它一直是一个文献检索工具,而评估科研成果和科技期刊,只是SCI的衍生功能之一[1]。自1978SCI引入我国以来,许多学者围绕SCI本身及期刊如何被SCI收录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多年的探索实践[2~8]。得到政府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已经给中国科学界带来了强烈震动和深远影响,同时也为繁荣中国的学术出版、使之跻身国际舞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单位与SCI1996年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以来,到过SCI费城总部4次,在长达18年时间里有过10次面对面交流,主题一直围绕“SCI和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编辑部也根据我们的交流成果进行了及时的探索和革新,使《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成为SCI收录的出版规模最大的中文版材料学期刊,1997年以来累计贡献9728SCI源文献。为了和科技期刊界的朋友们分享我们的交流成果,特撰写此文。

1 SCI与中国的交流

   1978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订购了SCI印刷版,从此SCI进入中国[9]1982年,尤金·加菲尔德首次访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此后该中心参考SCI建立了《中文科学引文分析数据库》,1989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始利用SCI数据库统计中国科技论文,是SCI进入中国科学评价的元年[10~12]1997年应该是SCI与中国开展大规模交流的开始,那年4月,时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师昌绪院士在《科学通报》发表科学引文索引(SCI)——国际上评定科研成果的一种方法,正式将SCI引入中国科研评价体系[13]。在此之前,中国被SCI收录的期刊情况是:1983年至1995年,先后有18种期刊被SCI收录,198313种,19958种。1996SCI收录22[14,15]

 1997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开发了SCIE9月,编辑发展部高级主管James Testa和地球、物理、化学主编Rodney Chonka首次应中国科学院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邀请来中国访问,他在报告中说:在ISI数据库中,收录中国期刊37种,收录最多的论文来自应用物理及材料科学9228篇、物理5797篇、材料科学和工程化学3449篇。1992年至1996ISI数据库共收录中国论文58120篇,占亚太地区论文总数的10%。然而到2011年,SCI数据库收录中国论文为165818篇,世界排位第22007年至2012年共收录541539篇,同比是SCI第一次访问中国前5年论文数的9.32[16]15年时间,论文增量惊人。从1997年开始,SCIJames Testa基本上每年都到中国访问,和中国的许多机构建立关系。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部、国家教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等部委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及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华医学会等出版社[17~28]

 为了加强与中国科技期刊界的合作,Thomson Reuters除了传统的到中国相关单位访问外,还在20134月、20144月在北京邀请中国大陆地区的优选期刊,举行SCI收录期刊预评估答辩会,有南开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中国传媒大学等参加[29~33]。同时,ThomsonReuters还加强了与中国科技评价机构的合作,2008年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合作在北京成立了中信所-汤森路透科学计量学联合实验室[34]20099月加菲尔德到该实验室访问,这是他第3到访中国,发表了“引文索引50年”。他第2次访问中国是2002年,此行诞生了《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中译本。

在美国,James Testa先生还接待了众多的中国代表团。如,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等等[35,36]

在与中国开展交流的岁月里,Thomson Reuters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迅速。1997年时任Thomson科技总裁和CEOMike Tansey,第次代表ISI访问中国;1998ISI在北京有了第一位雇员刘煜;1999年,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开通Web of Science20009月,在北京为100多位中国科学家颁发了经典引文奖,褒奖他们杰出的科学研究,2001年在北京设立了中国办事处。在此期间,ISI经历了被Thomson集团收购,再经历了ThomsonReuters的整合,其费城的办公室从3501 Market St搬到了1500 Spring GardenSt。但是这些变动没有影响SCI在中国业务的发展,因为中国是Thomson Reuters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37]

这期间,Web ofScience收录中国期刊由67种增加到151,其中中文期刊171998年至2008SCI收录中国论文近60万篇,排名第5,论文被引用排名第43位。根据多年数据分析,中国在数学和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已经跻身于全球前十名,2012年材料科学论文已经排位世界第1,这些成绩与SCI数据库收录来自中国期刊种数逐年增加有密切关系。

2 SCI促进了《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的国际化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与SCI的交流始于199612月,编委会主任周廉院士访问了SCI费城总部。19979James TestaRodney Chonka访问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社。200012月周廉院士再访SCI,参观了数据库制作车间。20029月在北京中国科学院,20049月在北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510月在北京,20077月在北京200910月在上海,200810月在费城都举行过会谈、总结与回顾[38~40]。在20059月尤金·加菲尔德博士80岁生日时,编辑部带去了刻有“寿比南山”的钛拐杖。20131112,笔者冒着费城第一场冬雪4次来到Thomson Reuters办公大楼,开始了与JamesTesta先生的第10次交流会谈。此时,他的职务已由1997年的编辑发展与出版关系部高级主管,升任副总裁再到荣誉副总裁,不过他的工作一直是联系业务并选取期刊。James Testa说,记得在1997年收录《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时,SCI只有45份中国的期刊,但是到2013年已经有151种了。所以,对他来说年复一年来到中国并看到期刊更多的发展是一件很激动的事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在这期间不断革新,发展迅速,成为我国被SCI收录的出版规模最大的材料学科期刊。自1997年起经历参考文献格式创新,将中文文献的作者、刊名译为英文以适应语言国际化;1998年组建高层次的国际编委会以适应编辑国际化;2000年开始探索双语出版,已发表英文论文1800篇;2003年变双月刊为月刊以缩短出版周期;1999年开始数字化探索,2008年建立数据库,开通网站以适应数字化出版的改革;2008年与Elsevier建立了合作出版关系,借船出海。2013年申请到《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英文版刊号,为该刊的国际化进程铺平了道路。目前已经由1997年的年被SCI收录83篇论文,发展到2012年的年被收录972[41~47]

3如何创办优秀的SCI源期刊

3.1 SCI收录期刊的基本评价标准

SCI收录的期刊必须在该学科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时也取决于其所在的国家、地区,以及期刊的类别。在中国,SCI寻找的是中国在某一领域领先于世界的高影响力期刊,而材料科学、数学、工程、物理学、化学等等是优势学科。例如,在冶金领域,中国一共有多少种期刊?哪一个是最好的?这就是SCI要收录的目标。所以收录标准就是这个国家优势学科领域中最好的期刊。

具体的SCI评估标准包括:1)出版的及时性;2)国际通行的编辑规范;3)出版语言为英文。因为SCI数据库是英文数据库,所有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必须是英文,参考文献必须是英文引证的文献,其他语言须翻译为英文, 以便能收录进数据库;4)严格的同行评议;5)出版主题能填补SCI数据库的空白;6)国际多样性:指作者、主编及编委成员的国际性;7)有地域特色;8)引文分析:即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如影响因子、被引频次、自引率、即年指标等[48~50]。近年来SCI评估了1万多种地区性期刊,只收录了1600多种。

SCI对期刊的评估与选择是动态的,数据库来源期刊每年都会有所增减。每种期刊在被录用或被淘汰前都经过评估。如果发现已收录期刊的影响力在降低,而新期刊的引用潜力更好,就可能用新期刊替换已有的期刊。SCI不停地做这样的平衡,目的是保证所收录期刊是最好的。被淘汰的期刊重新经评审进入SCI需要2年时间。

3.2 SCI主要收录英文版期刊,中国期刊要走向世界的重要条件是英文版

目前,SCI主要收录英文版期刊,已经收录的17种中文期刊是建库初期收录的。所以中文的确是中国期刊自身发展的一种障碍,是中国期刊进入国际学术界的瓶颈。如果期刊是全英文的,那么它被收录的机会要大一些,但如果在国际学术界没有影响,也不会被收录。应该说,不是SCI选择了英文,而是当前国际学术界使用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展望未来,SCI将关注收录区域性期刊后给整个数据库带来的变化,进一步研究收录区域性期刊的评价标准,监测已收录期刊是否保持高标准的出版。

3.3要提高中国科技期刊质量,应努力把优秀论文吸引回来

中国的科技评估政策与导向造成大量优秀稿件外流,直接影响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中国研究人员数量庞大,因此出现好的研究成果的可能性就大,但是如何发掘质量上乘的文章并把其吸引回来,这就需要办刊人的不断努力。事实上中国科学家在中国优势学科所做的研究成果能很好地被国际学术界接受,他们更愿意把文章投给《科学》或《自然》等国际知名刊物上,以使自己的文章有更高的影响。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出自中国的优秀论文都流向国际知名期刊,结果慢慢的把中文期刊甩在了后面,使中国本土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无法与世界上最好的期刊相比。在中国,James Testa多次建议一些有着高被引频次的作者:“你们为什么不投一些论文到中文期刊呢?”。他们听了,并且认为这是好主意。但是,没有人这么做。严格说,科学家不愿将论文发表在中国的期刊上,这不是科学家的错,而是期刊本身的问题。全世界的科技期刊都面临这样的挑战:如何让世界上最好的科学家将其研究成果发表在自己的期刊上。

SCI的选刊政策从来都是关注全球范围内的高质量的优秀期刊,但这些年,中国的优秀论文越来越多地发表在国际刊物上,这对中国自己的刊物发展没有好处。形成稿源外流的原因主要因为中国研究单位过于注重SCI单一指标,有的研究单位还实行具有导向作用的奖励政策,这点已经引起国际学者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贿赂[51]。尽管和以前相比,进入SCI的中国期刊总数增加了,但同国际入选刊物相比,中国的科技期刊还必须不断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努力达到国际水平。对SCI来说,学术出版应是出版纯粹的论文,更好的论文。希望中国能够尽快改变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现状,把如何提高期刊的水平作为核心问题,要尽可能使刊物国际化,而不是局限在一个地区内。

3.4 提高出版效率是提高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重要手段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低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期刊的编辑、评审、接收以及出版过程太漫长,短则1年,长则2年,所以影响因子低。如果提高效率的话,整个出版时滞会大大缩短。对作者来说,从投稿到发表所耗费的时间越短越好,这样的话效率会越来越高,一切也会越来越好。建议编辑部尽早采用数据库来处理投稿,如ScholarOne,它能有效提高编辑处理效率。中华医学会于2009年开始使用,《中国科学》杂志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航空学会及国际上的美国化学会,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等365家学术出版社和学会、4500多种学术期刊等已经开始使用[52],近10年来中国作者通过ScholarOne投稿的数量逐年增加,2002年仅占4%,排第9位,2010年上升至第2(21%),到2012年上升至第1(29%)。尽管中国投稿数量上升很快,但被接受发表的很少,被引用的也很少。

3.5 优秀基础研究成果是办好中国科技期刊的源泉

SCI常常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与中国期刊和中国学者进行国际合作,当然,这也是Thomson Reuters的业务之一。中国有独特的条件去创办更好的期刊,因此,SCI也就可以挑选到更好的期刊。这不仅仅是一项合作,而是我们共同工作来创办更好的期刊,当这个期刊足够好了,就可以收进SCI-Expanded。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现在中国政府对科技期刊投入了大量资金,例如中国科协支持创办优秀的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这非常好,是想用更短的时间来获得更高的回报。通过资金的高投入来支持期刊发展,来获得高影响力、高品质的期刊。对于中国期刊来说,影响力低的重要原因是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并不领先于世界。因此,对政府来说既要支持科技出版,也要支持基础研究。

中国的期刊多由大学或研究所出版,美国期刊一般由商业出版社出版,大学或研究院出版的很少,基本上全部是商业的。因此,期刊为了赚钱,他们不得不努力卖杂志。为了杂志好卖,期刊内容就必须有价值又有趣。对一篇论文来说,内容是最重要的。

3.6 要使期刊可持续发展,编辑要树立市场意识

中国的期刊编辑只想出版论文,他们不考虑如何养活期刊、创造利润,他们可能没有养活自己的压力。看到他们出版了越来越多的论文,也亏损了越来越多的钱,却没有考虑过以何种商业模式支撑自己的发展。James Testa认为:国际上,在学术和商业上都非常成功的自然科学期刊并不乏例,但中国这方面却没有很好的榜样。这是体制原因导致他们很难发展出强有力的商业模式。一个成功的学术期刊是能养活自己的。因此,好的编辑应该在其所服务的领域有很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有很好的商业意识,中国编辑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市场意识[53]

3.7 是否被SCI收录,不应该是期刊的发展目标

James每次到中国,科技期刊的主编及编辑们都会郑重地将自己的期刊送给他,他总会告诉他们:一个成功的期刊是能自我发展的期刊。如何办好期刊,应该:1)通过与研究者保持良好关系来获取高影响力的论文;2)为作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来获得作者的美誉度;3)提升期刊在其他媒体的形象;4)精心选择论文主题,使其具有相当的关注度,读者感兴趣。他提出,对一本期刊来说,是否被SCI收录,并不是期刊发展的主要指标。40多年前,SCI还不存在,但照样有许多期刊办得非常成功,现在也一样。保证成功的惟一条件是报道和出版最好的科学研究成果,这就是最好的出版标准。另外,中国的办刊人还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办刊宗旨,应该尽力为科学家提供更好的发表服务,而不是为了进SCI而办刊。质量上去了,SCI会主动考虑收录。SCI已经对中国科技期刊的正确发展方向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不是SCI的问题,是我们自身的问题[54]

SCI每年要评估2000多份申请加入的期刊,其中只有10%的期刊被收录。每年收到许多来自中国要求评估的期刊。但是,每份期刊被拒绝的理由可能完全不同于另一份期刊。总体而言,中国期刊的问题是它们被国际学术界接受的速度较慢,被引用的次数相对较少。

4 正确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的影响力

影响因子是E. Garfield 1955年提出[55],在他200580岁生日时深有感触地说:影响因子像核能一样,给人们带来的不全是福音。他对执着追求半个世纪的影响因子,仍感到一些苦恼与困惑。因此,在应用这个文献计量指标时要特别小心,避免误用和滥用,尤其是不能简单地将期刊的影响因子用于其中一篇文章的评价

目前,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仍然是最好的指标,但中国过分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今后用特征因子(eigenfactor)来评价期刊更合理。一些期刊为了追求高影响因子,采用人为干预的手段,这是危险的。这些年,SCI数据库已经发现这种现象,并把这些期刊剔除。与此同时,中国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研究人员的水平是不对的,因为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标。评价研究者或某篇论文的质量时,应该使用被引频次多少来评价。中国的部分研究机构和大学认为,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高,这篇论文的质量就高,相应地,论文作者获得的奖金也就越高。因此,在《科学》和《自然》上发表论文的奖金是最高的。这样做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科学》和《自然》有非常高的论文发表标准,如果你能在这两份期刊上发表文章,你的论文就有理由被认为是高质量的论文。但仅用期刊的影响因子来评价研究工作的质量是对影响因子的错误使用。对研究工作的评价应该是研究工作质量本身以及对所在领域的影响,即这篇论文被引用的情况。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论文都对期刊影响因子有贡献,因为绝大部分论文的引用率可能是零,或者只被引用一两次。对特定的作者,可以用引文数据对其所有文章被引用的情况进行分析,或是对其特定文章的被引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同行评议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估。James指出,影响因子并不代表当时、今后的情况,加上每个期刊所在的学科、发表论文的总数不同,其影响因子的绝对值不具有可比性。不能由管理者或官僚机构来评价研究者的水平或论文的质量,而必须是由懂得这一工作的科学家来评价。

在中国,人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影响因子、被引频次上面,几乎没有人去关心期刊内容了。但是在美国,大家更关心基础研究,关心新科技的进展,关心新科技所带来的新工作,关心疾病治疗等等,这才是基础研究的最主要目的,基础研究是为了改变美国人民的生活。美国有很多著名期刊,比如《科学》,还有一些医学期刊,这些期刊单纯地报道已经发生的基础研究。为了让世界知道作者或研究人员的成果,他们需要出版。所以文章就通过投稿、审稿以及出版来让大家知道,随之产生影响因子。在美国大家更关心的是基础研究而不是像爱思唯尔一样更关心影响因子。期刊出版商认为提高期刊影响力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对于政府而言,出版期刊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它只不过是报道研究成果的一种手段,所以把注意力放在影响因子上面是不正确的。

如果你做了正确的工作,做基础研究,你准备充分,条理清晰,然后成果出版,那么,被引频次高是必然的。相比研究期刊只是第二位的,出版期刊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看期刊的出版标准,然后是出版内容。期刊中有什么文章?是不是有一些新的、原创的、变革性的内容?有一些改变科学的内容?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样大家才会对期刊感兴趣。如果没有这些,那它也就没有希望。因为报道新的、原创的、有趣的、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或是回顾以往的研究才是期刊的根本。所以,基于影响因子的科学评价体系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东西。

5 结 语

通过对与SCI数据库荣誉副总裁James Testa先生18年交流、互访、会谈的回顾与总结。指出,SCI引入36年来已经给中国科学界带来了强烈震动和深远影响,同时也为繁荣中国的学术出版、促进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份优秀的可以被SCI收录的期刊的基本条件是出版语言为英语、出版的及时性、发表优秀的基础研究论文、要符合基本的国际编辑出版规范、要有自己的学科或者地域特色、编辑部成员要有国际性。针对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编辑部要在吸引本国优秀论文的回归、提高出版效率上下功夫、编辑要有市场意识。政府要在加强基础研究上多投入,为办出好科技期刊提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要正确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的影响力;编辑部不应该把期刊是否被SCI收录作为发展目标,而是应该从根本上提高办刊质量。

参考文献

[1]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9/223614.shtm

[2]任胜利,王宝庆,郭志明,.应慎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科研成果.科学通报, 2000,45(2):218~222

[3]金碧辉,汪寿阳,任胜利,.论影响因子与论文学术质量的关系.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4):202~205

[4]Rousseau R,金碧辉.期刊评价:影响因子及其相关指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4):1~6

[5]任胜利.SCI的认识与思考.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1):5~8

[6]朱国琴.SCI简介及如何向SCI源刊投稿.医学信息,2002,15(7):449~451

[7]王玉霞,印莉娟.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表征意义及影响因素.编辑学报,2006,18(s):172~173

[8],吴琦磊.近几年国内外关于SCI 的研究进展.现代情报,2010,30(12):130~133

[9]史继红,李志平. 加菲尔德博士三次中国之行及SCI在中国的影响.图书情报工作,2012, 56(8):77~80

[10]蒋国华.中国引入SCI三十年--党亚茹教授《基于ESI 的科学影响力分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 :42 ~44

[11]孟连生.中国科学引文分析.情报科学,1983,4 (1):11~21

[12]孟连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前景.高校文献信息学刊,1994,1(3/4): 230~234

[13]师昌绪,田中卓,黄孝英,等.科学引文索引(SCI)—国际上评价科研成果的一种方法.科学通报,1997,42(8):888~893

[14]RodneyChonka.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对完善数据库选刊标准中有关中国期刊文献收录方针的进展报告与建议.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1):8~11

[15]郭志明.探讨我国科技期刊进入SCI的途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7(S1):22~24

[16]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1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13

[17] www.cas.cn/xw/yxdt/200704/t20070409_984123.shtml

[18]www.bps.cas.cn/wxqb/gzdt/200911/t20091105_2649144.html

[19]www.cae.cn/cae/html/main/col8/2013-04/12/20130412171418752894188_1.html

[20] 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87/info3776.htm

[21]zt.cast.org.cn/n435777/n435799/n1105056/n1108075/40666.html

[22] aii.caas.net.cn/bsdt/hzjl/5449.htm

[23]www.sciencep.com/qiyedongtai/wosheyaowen/2011-12-09/312.html

[24] www.cepmg.com.cn/ywkz/201304/t20130418_1154073.htm

[25] qhxb.lib.tsinghua.edu.cn/news/default/48.aspx

[26]wwwNaNa.org.cn/zzs/new_index/zzsdt/2011211/1297389573290_1.html

[27]www.hust.edu.cn/content/content_21777.html

[28] cugnc.cug.edu.cn/cms/rmxw/1277.htm

[29] news.cuc.edu.cn/article/32639/

[30]www.nbronline.cn/ch/reader/view_news.aspx?id=20140411030147001

[31] shdx.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999267

[32] news.hustonline.net/html/2013-5-28/88159.shtml

[33] www.lmars.whu.edu.cn/Detail.asp?IndexID=1&id=2710

[34] www.istic.ac.cn/EducationDetail.aspx?ArticleID=94188

[35] www.sicls.ac.cn/new.asp?id=560

[36]杨雷,颜帅.美国科技期刊出版一瞥.编辑学报,2010,22(6):552~555

[37]project.calis.edu.cn/huiyiziliao/meeting/meeting/newsdetail.asp?news_id=43

[38]中国工程院院士、《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编委会主任周廉教授访问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7,26(1):3

[39]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代表团访问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7,26(6):2

[40]美国SCI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社在京举行工作会谈.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33(10):1120

[41]石应江,殷为宏. 期刊质量评估与科技期刊对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4:237~239

[42]石应江,殷为宏. 知名度影响力高水平——《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走向世界.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2:112~113

[43]石应江,钱文霖,殷为宏. 科技论文首页信息及功能.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3:158~160

[44]石应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的办刊特色. 报刊之友,2003,6:28~29

[45]石应江,李哲,翟惠玲, . 科技期刊办刊的几个误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3:311~313

[46]李哲,石应江. 有效传播——科技期刊面向国际的一项重要措施.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5:903~906

[47]李哲,石应江. 中英双语网络出版——《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的国际化探索.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5:678~680

[48]Jim Testa. TheThomson Reuters Journal Selection Process.http://wokinfo.com/essays/journal-selection-process/

[49]JamesTesta.ISI数据库——学术期刊及网站的选择.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0,11(6):349~352

[50]郑晓南,林跃,邹栩.ISI数据库与SCI选刊标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9,10(2):108~110

[51]RandySchekman. How journals like Nature,Cell and Science are damaging science.The Guardian,2013-12-09

[52]http://thomsonreuters.cn/products/scholarone

[53]王丹红.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期刊詹姆士.特斯特:成功期刊是这样炼成的.科学时报,2005-11-11

[54]石应江.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与中国基础研究绩效评价.科技导报,2003(2):16~18

[55]Garfield Eugene. Citationindexes for science. Science,1955,122(3159):108~111

SCI与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0136-836101.html

上一篇:编辑与作者为什么不和谐? 一个老编辑的随想
下一篇:做人做事做学问 ——忆师昌绪先生二、三事
收藏 IP: 219.144.240.*| 热度|

33 许培扬 汤建民 LetPub编辑 王守业 蒋新正 周金元 吴秋生 黄永义 马建敏 杜建 王金良 曹聪 李万峰 林中鹿 王桂颖 武夷山 任胜利 任国玉 邢佑强 陈小斌 余党会 鲍海飞 王晓峰 黄育和 翟远征 陈辉 王维朗 shenlu helen666 yunmu yjxia eastHL2008 zhongmiaozhim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