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我们的根在哪儿?

已有 2441 次阅读 2013-2-1 10:03 |个人分类:闲话生活|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office, style, namespace, justify

因为突发的一件事,四年后我又回到了家乡,这个曾经熟悉的地方。这两次的来往,让我感觉那儿越来越陌生,或许是沧海桑田的原因,一切都变了!

很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儿时记忆的景物面目全非。将近二三十年里,我依稀记得的两三次回乡,大抵是匆匆过客,甚至没来得及看清来路。

相隔四年间的两次回乡,特别是回到出生的小山村,天空里都下着细雨,基本没碰到什么乡亲。即使偶然遇到一两个,却又都“相见不相识”了。

当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提着小袋子从小巷出来时,我才意识到这座小山村已经不是我的了,而是眼前这个匆匆而过的年轻人。当然,村子里还有亲人在,只是那些曾经熟悉的乡亲,或许此生再也见不着了!

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可我比较恋旧,对过往的故人心里常存一份情思,即便与其没什么往来,只是小的时候有过一面之缘,所以期望他们都能过得好,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

然而,一路之上我见不着他们了,曾经玩耍的河畔、山边、坟头、竹林……,不仅空空如也,而且今非昔比,越发地与我无干了。

弟弟说:“搞什么新农村建设,加强城镇化才是正路。”看着眼前这些杂乱的村落,要让人们过上现代化的生活,基础设施却难以达到。走城镇化聚集的道路,或许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村卫生条件差的问题,改变人们几千年来因袭的生活习惯。可是,现代城市也并非洁净之地,有太多的问题均无法破解,包括环境污染。还有,那建筑丛林中一颗颗封闭而孤独的心灵,又如何去得到慰藉呢?

到过保持原生状态乡村的人,开始时无不被其自然纯朴的风貌所吸引,似乎能够让心灵得以净化,然而,谁又愿意在这样的地方长期居住下去?

为什么到过古镇的人多是游客?为什么有太多的人愿意沉迷于城市的浮华?为什么我走出去了还念念不忘来路?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我今天也只能写在这里。

现代人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家园在非洲,我们的祖先来自现在那个广袤的大陆,那儿疾病流行、战乱不断、饥荒未除……几乎是所有苦难的集聚地。可是,当我们听到来自非洲激越的鼓声,看到那活力四射的舞蹈时,我们能说那儿的人们不快乐吗?

我知道,我片刻的停留,不能给曾经生长的这片土地带来什么,我带走的永远是我自己的忧思,不代表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

2013年2月1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8631-658471.html

上一篇:生命难以承受的轻
下一篇:中国日报网等媒体转载:黄成:生命难以承受的轻
收藏 IP: 58.54.109.*| 热度|

3 张玉秀 王浩 czhc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