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minq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gminqian

博文

酷暑江城学习忙之一

已有 3890 次阅读 2012-7-1 21:21 |个人分类:亲情纪念与生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习, 江城

第一部分  学习体会
 
    一、偶遇涂又光先生
 
(一)饭堂偶遇
       7月8日晚上,在华科主校区校园东北部的喻园小区南门对面、马路南沿的同畅堂,我约请河南三位同乡,我们四人都是教育博士研究生同学,一起吃晚饭。在等待饭菜上桌的时候,北边紧挨着我们的桌上,来了一位老人,缓缓坐下,跟服务员要了饭菜以后,也在等待饭菜上桌。我们一位同学,硕士是在华科教科院上的,她认识邻桌的老人,小声示意我们说,“这是涂又光”。我看了一下老人,很像我想象中的老人,就是与看到的有些书上的涂老师的照片相比,显得肤色有些黑,而且脸部、身形极为瘦削,就离座走到老人背后,问老人:“请问您是涂老师吗?”老人回答我说,“我是姓涂,我叫涂又光”,信阳光山口音非常重。感到涂老师听力有些吃力,我每次和涂老师说话,都凑到涂老师的耳朵边去说。我告诉涂先生说,“我们是教科院的”。涂老师说,“那你们离得很远啊。”因为教科院楼离喻园小区比较远,涂老师大概就想着,我们走了很远,来这里吃饭。我回答涂老师说,“我们就在附近住,住在从这里往西走一点的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楼上,不远的。”我说,“我的导师是陈廷柱老师”,这时也走过来、站在涂老师斜对面的南阳理工学院教务处王凡接着说“我导师是刘献君刘老师”。我说,“涂老师保重身体,老师们上课都提到您。”涂老师说,“好哇,好哇。”
      我俩回到我们的座位,我们的饭菜上桌了,举杯准备喝酒的时候,来自开封的同学提议说,“给涂老师敬一个酒?”我想最好先征求涂老师的意见,就空手走近涂老师,站在他身后,凑到他耳朵边,给他说“涂老师,我们敬您一杯酒吧?”涂老师说,“烟、酒,这些东西,我就不接受,你们喝吧。”我就回到座位,开封的同学很有心,他提醒我说,“等会把涂老师的账一起结了。”我赶紧起身,到总服务台说,“等会,那位老师的帐,我们替他结。他是我们的老师。”总服务台的服务员说,“好的。那个老师可好了!”。我们就只管自己吃饭了,但是心里、眼里,都想着、看着涂老师,担心他一旦出现什么状况,我们好去相助。我们吃饭期间,等了很有一会,涂老师的饭才上来,一小碗米饭,一条约一斤大小的红烧整鱼。涂老师慢慢地吃起来。席间,我起身一次,到总服务台结了帐,按照开封同学的提醒,我把涂老师的饭钱也一起结了。
      涂老师吃完后,示意服务员拿来了塑料袋、一次性小纸饭盒,把没有吃完的米饭放在小纸饭盒里,装在塑料袋里面,提着起身,并让服务员搀扶他一下。我晚上始终是坐在饭桌的外侧的,出来进去都很方便,一看涂老师吃完要走,我赶紧走到涂老师身边,搀着涂老师的胳膊,服务员则拿着涂老师打包饭的塑料袋,走在涂老师另一侧,我们三人慢慢地随着涂老师的步速,走出同畅堂的门,并下来门前台阶,一小步一小步,慢慢地走到门外的马路边上。
      我们另外三位同学则在饭店等我。
      这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涂老师很机警,站住不走了,说“有车?”,一看没有车过,我们三人一起,随着涂老师的小步子,走到马路对面,上了对面的高台后,涂老师说,“你们回去吧,我能走。”服务员把塑料袋交给涂老师,就抽身走了。我继续搀着涂老师,进了喻园小区的南门。南门是自动上锁的,我们进去后,门就在身后自动锁上了。涂老师说,“小伙子,好了。”我看里边都是老师、家属在活动,涂老师大概很熟悉了,就没有再搀他,准备离开回饭店。涂老师突然想起什么,说“哦,你没有办法出去了。”他意思是说,门锁上了,我不能从这里走了。我说,“没有关系,那么多人从这里过。”我的意思是,那么多人进出,老师们大概都有钥匙可以开门,我可以随着别人一起出去。涂老师说,“那何必哩?”就转身回到门的里侧,从腰间取下钥匙,往锁口一放,门就开了。我和涂老师道别,走出门外,站下来,看着涂老师一个人慢慢地回去。涂老师走到里面不远几步一个小台阶的时候,回头看了看我,我摆摆手,示意涂老师。我站了一会,看着涂老师走得稍远一点,我才回到饭店。
 
(二)在教科院的影响
    回想起来,涂老师在教科院教授们的心目中,影响应该是很大的。不止一位教授在上课中提到涂老师,而且,提到的时候,都是使用非常敬仰的语气,说“涂老师如何如何做”,或者说“涂老师如何如何说”。大家标举涂老师的,共同的一点是,涂老师忧国忧民,爱憎分明,性情率真。记得沈红教授上课时说过,涂老师(当时在上课,还是其它场合,现在回忆不起来沈红教授怎么说了)说到前朝的第一人时,说他做了好多糊涂事,“气得都坐不住了,气得不行了......”,因此,被当做学校的“校宝”供了起来,不让他知道什么事情,也不让他发什么言,否则怕又弄出让领导们难堪的举动来。最近提到涂老师的,则是陈廷柱教授。他说到,在受命参与起草华科“十二五”发展规划时有些问题感到难以拿捏,就向涂老师请教。涂老师就说,“秘书和老师不一样”。陈廷柱教授讲道,涂老师这样一说,自己就明白了,“这不是自己做研究”。
      涂老师在教科院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当然更高。有一天晚上我们一门的老师、学生一起吃饭。饭后回来的路上,同门的大连大学校办主任田小潮向我们说起他接触涂先生的感受,感到拜访涂老师受益良多。他说到,华科前校长杨叔子院士十分推重涂老师,涂老师书法很好,杨叔子院士出书只请涂老师题写书名,不请别人写。同行的一位师兄(年龄比我们小多了,但是入师门比我们早两年)住在学校读科学学位,说起涂老师自然非常恭敬,可是他都不敢想到要去拜见涂老师。我自己那时也想起来,就在这次去武汉前不久,在科学网上读到介绍云南大学高教所所长董云川的一篇文章,文首配有一幅董云川在办公室的照片。我记得,那张照片里面,在董云川身后,墙上高挂的一幅字,赫然就是涂老师手书“自然而然”四个大字。我不懂书法理论,也不会用书法内行的眼光去评论书法,只是凭感觉,觉得那幅字写得实在是好,实在是美。
      这次去武汉学习,内心里早有一个想法,就是想个人找机会,登门拜访涂又光老师。原来听教科院的老师或者同学说起来涂老师的时候,自己也认同大家的看法,认为涂老师的性情很刚烈,万一自己去见涂老师,哪一句话说得不对,涂老师不要气或者骂我?自己惴惴不安,想了很多可能的场面,欲请导师做个引见的,无意中,竟然自己就碰到了涂老师,欣喜之意到此时此刻我打字写这篇博文的时候,还挥之不去!

    二、听赵炬明教授讲课
  三、听沈红教授讲课
 
第二部分  学习日程
    6.27下午6点到武昌火车站,出东出站口,在门外广场等903得坐。要乘车的人多,是挤上车去的。
    6.28白天全天英语。晚上到南二门对面楼上三楼一个网吧,借电脑把作业两篇做完,一篇是《学校领导与管理》课程作业,一篇是《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课程作业。
    6.29陈廷柱教授报告,上午《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及其变迁》,下午《管理经典理论回顾与解读》。晚上听一个开题报告会,别敦荣教授指导的单证博士研究生、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杨明亮申请开题。开题报告会由贾永堂教授主持,成员有别敦荣教授、陈廷柱教授、曾伟编审、雷洪德副教授等。
    6.30全天英语。晚没睡好
    7.1张应强教授报告,上午《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变革——我国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背景支持》,下午《院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模型、框架和内容》。晚在教育科学研究院501教室下载博士论文数十篇。
    7.2全天英语。
    7.3陈廷柱教授报告,上午《新制度主义与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下午《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几对矛盾》。
    7.4全天英语。
    7.5上午受刘献君教授委托,第一个时段,2009级博士研究生魏署光结合其2011.12—2012.3在美国院校研究协会及美国相关高校考察美国高校院校研究开展情况,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报告《院校研究在学校决策过程中的角色及作用调查设计》下午余东升教授报告《专题调查及数据库建设》;第二个时段,张俊超副教授结合访问美国马里兰大学等情况,报告《决策支持与有效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在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晚上在教育科学研究院501教室旁听李太平教授主持的学术沙龙,2010级教育博士研究生李健、2011级教育博士研究生李文跃分别作报告,其中2010级李健是博士学位论文预开题。
    7.6上午沈红教授上《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课(作业:提交一篇课程论文,要求具有国际性、比较性、思想性),下午无课。
    7.7上午贾永堂教授报告《我国高等教育调控为何总是失灵》,下午陈廷柱教授报告《管理的转型:从战略管理到全面改进》(作业(二题选一题):一、国家管理高等教育的新特点、新问题,要求用事实讲话;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的新诉求与新趋势),晚上赵炬明教授报告《当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7.8全天张应强教授报告,上午《院校发展战略制定中的几个基本关系》,下午《地方高校发展与发展战略规划》。(作业:就所在学校“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做一个个案研究,对文本进行研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7476-587913.html

上一篇:与商专同学书
下一篇:酷暑江城学习忙之二———偶遇涂又光先生
收藏 IP: 222.137.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