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进入雨季以来,洪涝尾随大旱接踵而至。近日,不断有网民在网上发帖“有图有真相”地讲述各自城市因暴雨发生严重内涝的情况。“武汉 排水系统口径“落伍”“城市景观”:公交冲锋舟;杭州 排水系统“小马拉大车”“城市景观”:西湖边“看海”;南昌 20亿投入“不堪一击”“城市景观”:街上可垂钓;上海 地铁漏水因空调阻塞“城市景观”:地铁“水帘洞”。”这些网帖显示:以往鲜亮的城市在瞬间变成“水城”,交通中断、出行不便、财产损失,各种问题逐步显现,暴露了一个个看似实现了“现代化”的城市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严重落后,这也让一度埋在地下的城市排水系统问题浮出水面。我们的城市为何“伤不起”?城市内涝“病灶”何处?“解药”何方?
看看专家们的看法,能否起到祛病解痛的功效?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周婕分析说,造成城市滞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设计排水管网依靠的数据难以跟上灾害天气的变化;二是地面硬化等人类活动使原本可以依靠土壤、沟渠湖泊、地下河等吸纳的水现在只能依靠管网收集,而水域面积又在不断减少,如武汉市目前的水域面积就比1981年时减少了三分之一;三是城市排水管网主、次,支网不完善,很多支路没有雨水收集系统,防碍系统排水能力的发挥。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吴乃康告诉记者,改变城市“逢雨必涝”局面还需要解决几个“跟不上”。一是城市急剧扩大,城防建设“跟不上”;二是主要江河上游控制性拦蓄工程相对不足、堤防高度不够、洪水有效调蓄能力“跟不上”;三是堤身单薄,管涌、溃决时有发生等整体抗洪能力“跟不上”;四是城市规划欠科学、已有防洪排涝工程调度不合理,系统规划指导“跟不上”。
周婕、吴乃康还建议,除了在流域治理基础上进行城市防洪工程布局建设外,当前还迫切需要做好流域水系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城区时综合考虑城市综合防洪和排涝能力,兼顾看得见的地上工程和看不见的地下工程;增加江心公园等城市绿化区,将大批城市低洼区列为湿地,改善城市环境生态的同时,增强强降水和洪水来临时对城市水量的吸收和储蓄,以减小城区防洪压力,起到滞洪和调蓄水量的作用。
两位专家分析的都不错,也很到位,上述观点想必很多专家乃至民众都有同感,为什么最近几年城市出现内涝的频率那么频繁,几乎年年不空呢?原因是多方位的,综其一:城市发展太快,而相应基础配套设施不到位,一句话,城市建设欠缺科学规划,发展中没有很好做到与当地环境及生态协调。150多年前,法国专家雨果就曾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如今,众多网民疾呼,“城市建设不能光有一日千里的热情,更应具备‘一管百年’的思维”。科学规划建设提升“城市良心”。
是呀,社会要发展,城市要扩张,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发展也好,扩展也罢,总不能为一时只需,而毁百年(千年)之计。到过巴黎的人,除了罗浮宫、埃菲尔铁塔参观之外,还有一个新推出的景点不可错过:下水道博物馆。想必很多人看过人在下水道(防空洞般)逃生的影视作品吧,在赞叹下水道功强大之余,不免由衷佩服设计者之伟大。当然,国内也不乏城市设计与自然完美结合的榜样,到苏州看看就明白了。
确实,正如周教授所言,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设计排水管网依靠的数据难以跟上灾害天气的变化,不可否认,人目前还不能左右大自然,在自然面前的人类还是渺小的,这更应该依靠自然,遵守自然规律。但人也绝不会一味屈服,一直不屈不挠的与大自然作斗争,鉴于经验积累,加之每年的教训,在以后的城市规划中,更应当做到科学规划,三思而后行,从长远角度出发,以尽量减少损失。
城市发展中地面硬化也是一个硬伤。路面的硬化不仅减少土壤-大气系统的自然交换(生态系统的破坏),还大大降低了水的下渗能力,使原本的地下径流被人为阻隔,不得以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进入排水系统,从而加重了在同等降水强度下排水系统的排水压力。迫使原来设计还算合理的排水管网系统不堪负重,超负荷运行,犹如不甚强壮的汉子,不断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未歇息过来,就又开始了下一班工作,往复如此。纵使基因在好,长寿怎能保证?也走过、路过无数东南西北的大小城市,发现很少城市,能幸免路面积水(尤其是瞬时暴雨)。现在的城市发展的很快,也注重绿化,但好多城市绿化带,无论是种植草皮、灌木、花丛,还是高大乔木之地,往往由半尺左右的混凝土围起来,与周围的道路、建筑隔离开;而且这些城市硕果仅存的城市绿地(水能下渗)很多地面都高于道路,加之混凝土阻隔,使得,积聚到路面的雨水很难渗入,仅靠有限的下水道入口排泄,下水道被堵是常有的事(自然、人为兼而有之)路面不积水才怪呢?
一般来说,先修路、盖房,然后再搞绿化,这样在绿化之前平整土地时,完全可以做到绿化地面低于道路或建筑基座,而且没必要设围栏的就不设,这样就不会下太多的本钱,可以一步到位的。当然为确保道路运行(不至于水的浸泡而变形),修建绿化混凝土围栏也是不可或缺的,但也没必要完全封闭,将仅有的水系统到也阻断,可以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排水孔(有利于水由路面两侧向绿化带流动),当然前提条件是绿化地面要低。在大的绿化带,如公园,可设置下渗井,便于收集的雨水下渗地下,回补超采的地下水,不是很多城市由于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漏斗甚至地面下沉吗?与其让雨水白白流失,有时还造成内涝,乃至决堤、洪水泛滥,为什么不能将雨水充分利用起来呢,使原本下渗的地下径流加之一部分地表径流,通过人工方式都变成地下径流(可适当设置入渗装置)呢?曾观察过处于同一城市相邻的甲、乙两高校,甲校夏季常出现雨后路面积水,大雨时要涉水前行,而乙校,出现这种情况很少出现。近观之,发现乙校的绿地属地坑式, 水可倒灌之。虽然小例不能说明一切,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至少可以提供参考吧。海绵吸水,用时再放出来,岂不更好,将雨水进行分流,更多的通过下渗方式转变为地下径流,这样在同等雨强下,地表径流就小了,城市排水管网系统乃至河道所受的压力也大减,这与增加水域面积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针对目前城市内涝,增大水域面积、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加强江河堤坝建设与提高江河防洪调度能力之外,降低绿化带地面、增加(硬化路面向绿地的)流水通道,也不失为一种操作性强、技术难度不大、成本低的措施。当然长远的发展还要靠科学规划。一家之言,贻笑大方,不韪避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4065-458196.html
上一篇:
端阳下一篇:
地球上的北极熊————格陵兰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