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锋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戴锋

博文

『云作战』的计划设计方法

已有 1284 次阅读 2024-5-5 08:39 |个人分类:【云作战】论题精选系列|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 锋启云涌

摘要计划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将作战目标以任务形式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内容,按照所有行动内容及其先后顺序,归纳、提炼成为作战基础方案;按照作战基础方案,确定每项行动时间顺序、时间限度和行进路线,进而形成整个作战行动的实施计划。

 

有了战略和目标,明确了作战任务,接下来就需要设计和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战略与目标需要通过作战计划得以实现,作战行动需要按照计划有序展开,计划是连接战略、目标与作战行动的纽带。计划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将作战目标以任务形式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内容,按照所有行动内容及其先后顺序,归纳、提炼成为作战基础方案;按照作战基础方案,确定每项行动时间顺序、时间限度和行进路线,进而形成整个作战行动的实施计划。这里介绍的计划设计方法称为框线图方法。框线图方法是一种简便的计划设计方法,具有形象直观、易学易用等特点,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组成计划的基本行动及相互关系,绘制以方框、箭线为主要成分的框线图,借助简便的图上作业,实现合理设计计划的目的。

一、基本形式

框线图的基本要素是项目和事项。项目,是指构成计划的每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内容。项目在计划实施时表现为作战行动、保障作业或检修工序等。项目的实施需要消耗一定人力、物力或财力等资源,并需要一定的时间。事项,是指两个项目之间的衔接点,即项目分界点。事项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它意味着前一项目的结束和后一项目的开始。

项目表示

计划项目用方框表示,框中分别标有完成时间、项目内容和项目代码,如图5.6所示。图中,完成时间是指项目完成所需占用的时间。

精选-116-1.jpg

计划表示

线路是一条由两个以上项目按先后顺序构成的通路,线路的长度是指线路上所有项目的完成时间之和。计划是由两条以上线路构成的组合,计划的结束时刻是指计划中所有项目完成的时刻。一项计划只有一个开始项目和一个结束项目。

计划框线图表示的计划由图5.7所示,图中的箭线表示事项。

精选-116-2.jpg

二、基础要素

计划通常需要一定的完成时间,这是因为项目的实施需要时间。时间,包括项目的开始时刻、项目的完成时间,项目的结束时刻。此外,任何计划都有其重点路线,称为关键线路。计划设计有关的基础要素就是时间和关键线路。

时间表示

在框线图方法中,时间参数主要分为项目的最早时刻和最晚时刻。项目的最早时刻包括:项目的最早开始时刻和最早完成时刻;项目的最晚时刻包括:最晚开始时刻和最晚完成时刻。项目的最早开始时刻加上项目的完成时间,就是项目的最早完成时刻;项目的最晚开始时刻加上项目的完成时间,就是项目的最晚完成时刻,具体见图5.8所示。

精选-116-3.jpg

时间计算

项目的时间参数包括最早时刻,完成时间和最晚时刻。项目的最早时刻和完成时间需要根据作战要求、行动规模、任务难易等情况由指挥机构确定;项目的最晚时刻,需要根据项目的最早时刻和完成时间进行计算。

第一,最早时刻的计算。规定:计划开始项目的最早完成时刻为0,这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项目的最早开始时刻,是其所有紧前项目最早完成时刻中的最大者。这里,某项目的紧前项目,是指紧邻本项目的前期项目。项目的最早完成时刻,是其最早开始时刻与其完成时间之和,参见图5.9

精选-116-4.jpg

当某个项目有两个以上紧前项目时,该项目的最早开始时刻,是其所有紧前项目最早完成时刻中的最大者,即当所有紧前项目完成后本项目才能开始实施,具体如图5.10所示。

精选-116-5.jpg

5.9和图5.10中的虚箭线指出了最早开始时刻的选取路径。

第二,最晚时刻的计算。规定:结束项目的最晚开始时刻等于其最早开始时刻,这意味着计划若能尽早结束则绝不拖延。项目的最晚开始时刻,是其最晚完成时刻减去其本身的完成时间项目的最晚完成时刻,是其紧后项目的最晚开始时刻,具体见图5.11

精选-116-6.jpg

这里,某项目的紧后项目,是指紧邻本项目的后续项目。当某个项目有两个以上紧后项目时,该项目的最晚完成时刻,是其所有紧后项目最晚开始时刻中的最小者,即本项目最晚完成时刻必须在所有紧后项目的最晚开始时刻之前,具体如图5.12所示。

精选-116-7.jpg

5.11和图5.12中的虚箭线指出了最晚完成时刻的选取路径。

关键线路

关键线路,是指在连接计划开始项目与完成项目的所有线路中,用时最多的线路。关键项目,是关键线路上的项目。线路分析,主要是找出计划中的关键线路,根据关键线路上各关键项目的用时安排,还可以确定其它各个非关键项目开始时刻和完成时刻的允许范围。关键线路的寻找方法是,首先寻找计划中所有的关键项目,在完全由关键项目构成的、连接开始项目与完成项目的线路中,长度最大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这意味着,如果关键线路上的项目没有全部完成,其它任何项目的完成并不能结束整个计划。对于较大规模的复杂计划,可以借助计算机寻找其关键线路。在后面的示例中将会看到,关键项目的最早开始时刻与最晚开始时刻是相同的。这意味着,关键项目不允许有任何拖延。

三、计划设计

通常,越小的项目,其完成时间越容易确定。因此,面对完成时间难以确定的项目,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将其细分为若干更小的项目,建立起一个较小规模的计划框线图。确定出各个细小项目的完成时间后,便容易确定原项目的完成时间了。进行项目细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有关人员更深入地思考为完成项目应该具体做哪些更细致的工作。

假设:根据战略与目标设计,确定了联合作战的若干具体行动,及其先后顺序与所需完成时间,如图5.13所示。

精选-116-8.jpg

在确定关键线路之前,先要计算各项目的最早时刻和最晚时刻。

最早时刻计算

按照前面的计算方法,从计划开始项目出发,根据规定:计划开始项目的最早完成时刻为0。图5.13中,由于皆以计划开始项目为紧前项目,所以项目ABC的最早开始时刻均为0,加上各自的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刻分别为623,其它项目的最早开始和完成时刻可类似确定。特别地,项目J有两个紧前项目FG,它们的最早完成时刻分别为47,在两者中选大者,即项目J的最早开始时刻为7,这样选择的目的是,确保项目FG都能够按预定的计划时间完成。计划完成项目的最早开始时刻则是从16141915四者中选最大者,即为19

最晚时刻计算

如果说最早时刻的计算是从开始项目顺向展开,那么最晚时刻的计算就是从结束项目逆向展开。按照前面的计算方法,从计划完成项目出发,根据规定:计划完成项目的最晚开始时间等于其最早开始时刻,即为19。由于皆以计划完成项目为紧后项目,所以项目DHKM的最晚完成时刻均为19,减去各自的完成时间,最晚开始时刻分别为9141517,其它项目的最晚开始和完成时刻可类似确定;特别地,项目G有两个紧后项目JL,它们的最晚开始时刻分别为711,在两者中选小者,即项目G的最晚完成时刻为7,这样选择的目的是,确保项目JL都能够按预定的计划时间完成。计划开始项目的最晚完成时刻则是从330三者中选最小者,即为0

关键线路确定

观察所有项目的最早和最晚开始时刻,找出最早开始时刻和最晚开始时刻相同的项目,所有这些项目就是关键项目,计划开始和计划完成项目也是关键项目,所有关键项目可以连接成线路,这些线路中长度最大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图5.13所示的计划中,粗黑箭线所标示的线路: 

 精选-116-9.jpg

即为关键线路。可以看到,关键线路上的任何一个关键项目如果不能按时完成,整个行动计划的进度就将延迟;若想提前完成整个行动计划,就必须缩短关键项目的完成时间。除了关键项目,图5.13中其它非关键项目的最晚开始时刻都晚于最早开始时刻,这意味着非关键项目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存在可调整的实施空间。

四、注意问题

运用框线图进行计划设计时,需要注意两个基本问题,即绘图要求和时间确定。

关于绘图要求

通常是从计划起始项目开始,按照计划所含项目的因果顺序绘制框线图。但在某些情况下,从计划拟达成的结果逆向推进也无不可。采用逆向绘制框线图,需要不断地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本项目开始之前,必须完成哪些项目”,这实际上就是对项目实施顺序合理性的一种严格检验。需要注意的是,计划框线图中不允许出现图5.14所示的回路,因为这将导致计划无法有效完成。对于过程描述,允许有反馈回路,对于计划描述则不允许有回路。除了计划完成项目之外,任何项目都必须有紧后项目。

精选-116-10.jpg

关于时间确定

  时间确定是计划设计的重要问题,需要根据相关情况确定每个项目的完成时间。时间确定所遇到的主要障碍就是各项目中的不确定因素。由于在计划实施时无法保证不遇到各种意外情况,在进行计划设计时需要尽可能收集有关情报和信息,尽可能确定符合实际的项目完成时间,并随着最新信息的逐步获得,及时修正原定项目完成时间,使计划完成更有保证。

主要参考文献

[1] 戴锋, 魏亮, 吴松涛. “云作战”理论初探[J]. 中国军事科学, 2013(4): 142-151. (链接)

[2] 戴锋, 魏亮, 吴松涛. 再论“云作战”[J]. 中国军事科学, 2014(3): 129-138. (链接)

[3] 戴锋, 魏亮, 吴松涛. 三论“云作战”[J]. 中国军事科学, 2015(1): 135-146. (链接)

友情提示】本文主要内容选自作者的书稿《云作战导论》,更加完整、详细的背景资料可参见:

1. 科学网:戴锋的个人博客《云作战导论》节选系列);

2. 微信公众号:云作战『云作战』论点信息系列)。

作者声明】本文内容不涉密;作者对在科学网所发表的“云作战”相关原创文章与博文拥有版权,侵权必究。

联系作者电子信箱:fengdai@126.c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195-1432679.html

上一篇:『云作战』的目标设计方法
下一篇:『云作战』的战略决策方法
收藏 IP: 115.60.1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