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锋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戴锋

博文

『云作战』后勤保障体系

已有 4007 次阅读 2022-6-6 08:11 |个人分类:【云作战】论文与论题精选系列|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 锋启云涌

摘要云作战因其强调谋略主导、联合行动和机动变化,这使后勤保障比以往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对各军兵种力量及其构成的作战云(群),需要有效实现一体化、全局性综合保障。云作战后勤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后勤制度体系、物资保障体系和医疗救护体系。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军事作战行动都离不开后勤的保障和支持,云作战行动也同样如此。军事后勤是筹划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从物资供给、交通运输、装备维修、医疗救护、营房基建等方面保障军事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工作及其机构的统称。军事后勤保障是云作战实施的必要前提。相比一般意义下的作战,云作战因其强调谋略主导、联合行动和机动变化,这使后勤保障比以往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其显著特点是保障规模空前增大,保障类别多种多样,保障方式更注重效率,保障速度更加迅捷,保障标准更加严格,保障质量要求更高。尤其是对各军兵种力量及其构成的作战云(群),需要有效实现一体化、全局性综合保障。按照云作战的体系化要求,云作战后勤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后勤制度体系、物资保障体系和医疗救护体系。

一、后勤制度体系

后勤制度体系,是指军事后勤保障基本章程和实施规范的总称,包括后勤保障指挥机构、职能部门以及物资供应与管理单位的基础关系。不同的军兵种在其传统的后勤保障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业务领域和不同的运行过程,战时保障要求也不尽相同的。而在未来的联合作战中,军事后勤将要面对各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保障。按照云作战的联合保障要求,后勤保障与物资供给首先应该建立科学配套、协同运行的制度体系,不仅要适应全局性计划和统一性调配的作战需求,还能为联合作战力量遂行军事任务提供重要的保障基础和保障条件。云作战的后勤制度体系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

基本章程

基本章程,是指核心准则和法规。云作战后勤保障的基本章程,是指云作战力量后勤保障的基本准则、基础法规与核心标准。云作战后勤保障的基本章程,需要体现云作战后勤保障的总体目标,后勤保障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法规,高效运用后勤保障资源的基本原则,以及后勤保障任务的最高标准。后勤保障的基本章程,是云作战后勤保障所依据的总体性规章和指导性要求,是云作战后勤制度体系建立的根本基础。

运行体制

后勤保障运行体制,是指后勤保障计划制定、实战指挥、保障组织等机构之间的基本运行关系。在基本章程的指导下,后勤保障运行体制需要厘清各级机构的权限与职责,建立后勤保障工作规范运行的规程和标准体系,促进各级后勤保障机构依照运行规程和标准实施保障工作,促进后勤保障各级机构和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合力工作,引导后勤保障各项工作实现科学化和高效化运行。总之,后勤保障运行体制的设计与建立,应该具备清晰的基本架构和机变弹性。

管理规范

管理规范,是指促进后勤保障高效率工作的实施标准。未来作战的主导趋势是联合作战,加之云作战强调机动性复杂作战,适应以弱敌强的作战需要,这都给未来的后勤保障带来了新挑战。为了应对这样的新挑战,云作战后勤保障需要在联合保障的前提下,增强保障的聚散性和机动性。同时,规范后勤保障资源的统筹与管理流程,健全后勤资源运用的保障组织与监督规程,完善后勤保障过程的综合评估制度,提高后勤保障资源的战场供给与机动调配效率。

二、物资保障体系

就整体过程角度而言,物资保障是指对各类物资的研制、筹措、储备、调度、运输与供应的统称,是军事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资保障的目的是,从物质上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保证军事任务的有效达成。军事物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保障规划体系、物资采办体系、物流仓储体系和管理运行体系四个方面。

保障规划体系

物资保障规划体系,是指关于制定物资选用品类、功能指标、筹集过程和使用时段等具体方案的流程体系。物资保障规划制定,是军事作战行动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其作业内容要求包括五个阶段。

第一,任务需求分析阶段。根据作战任务需求,确定物资保障的门类、型号和数量,分析现役武器装备和(或)在研武器项目的实际作战功能,并尽力找出可能存在的缺项或缺陷,提出发展新型装备或改善已有装备的立项建议。

第二,任务需求定型阶段。运用文字方式明确阐述装备保障计划的详细内容,并清晰论述现有装备缺项或缺陷只能通过装备采办项目得以弥补,而不能通过改变作战任务、训练方法或调整力量编成等方式加以弥补,并完成立项报告。

第三,任务需求审核阶段。由任务需求发起者以外的相关部门,对任务需求书与立项报告进行审查,进一步确认任务需求,并对项目的潜力与使用价值进行论证与评估,给出建议和结论。

第四,任务需求批准立项阶段。在前三阶段的基础上,确认立项项目的需求价值,论证的严谨性,实际运用的功效等,完成立项审批。同时,排除不符合国家安全和作战需求的项目,避免重复建设,确保正式立项的项目是军队急需的、不可替代的项目。

第五,任务实施规划阶段。根据需求论证结论,制定具体的装备研制、物资采购、物资保障实施规划与运用计划。

物资采办体系

物资采办体系,是指军用装备和物资采购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等一系列作业机构。物资采办体系的任务是确保采办经费发挥最佳效益,采办物资符合现实作战与训练的迫切需要。物资采办作业大致分为四个基本阶段。

第一,方案论证阶段。在充分考虑项目经费、计划、性能参数的基础上,提出装备或物资项目的基本概念,积极探索完成任务所需的各种设计思路和可能方案,比较各方案的优劣,给出基本结论。

第二,演示验证阶段。针对装备或物资方案,设计和制造实验件、实验弹或原理验证机,以验证方案论证阶段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否可行,以及基本论证结果的正确性。

第三,全尺寸研制阶段。针对装备或物资的试验件,设计、制造、生产可进行实用评估的装备或物资原型样件,将最有希望的验证件方案转变为稳定的、高效费比的、可用于作战与训练的试验样品。

第四,生产和部署阶段。该阶段主要任务是,确保采办项目生产的经济性,通过标准化监督与监控过程,确保项目装备的优质性,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生产的数量与进度,有计划地列入装备体系并投入使用。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军事物资与装备采办项目由最初的概念描述,转化为技术上明确界定的方案,再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验证样品,最终成为符合作战需求、批量装备部队的具体物品或武器装备。在每一阶段开始前,都有一个里程碑式的审定决策点,以决定是否具备向下一阶段推进的条件。换个角度说,每一个阶段完成后都有一批专家,从国际安全形势、战争形态演变、军事技术发展等方面加以论证,看这个项目是否仍然瞄准未来战争,据此决定是否进入下一个阶段。

物流标准体系

军事物流仓储,是指满足军队平时与战时需要的物资采购、包装、运输、配送、存储和信息处理相结合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从更广的角度看,军事物流是军事供应链的核心环节。军事供应链是指围绕军队物资供应各个环节,通过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军事物资制造商、军事物资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军队各级物资供应部门,直到部队最终用户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为适应未来云作战的需要,提高物流仓储水平的关键是,有效建立军事物流的基础标准体系。建立军事物流的基础标准体系,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军事物流系统标准化总体规范。军事物流的任务是使军用物资采购、储备、运输、配送、分发合理化与高效化,并将物资按时、按质、按量、配套齐全、完好无损地迅速运达使用部队手中,实现其空间和时间效能。物流仓储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可分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动态决策的要素体系。各分系统和要素的协同的目标是:优质服务、快速准时、经济高效以及规模合理。随着现代军事物流的发展,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愈来愈重要,它将影响着军事物流现代化的发展。为了尽快适应未来云作战以及军民一体化物流发展的需要,避免军事物流系统之间以及与地方物流系统之间的互不兼容,需要在研究国内外军事物流与地方物流系统标准化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军事领域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军事物流所涉及的物流概念、仓储环节和整体过程,针对军事物流系统建设的运行模式和关键支撑技术等方面的标准化事项,制定和完善军事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总体规范。

第二,物流标识系统标准规范。物流系统是由所需的物资流量、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作业人员和通信联系等相互制约的动态因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具有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等多项主要功能,其中物流信息是实现其它各项功能的共同基础。只有对物流全过程实现信息共享与规范化管理,尤其是物流标识的规范化与实用化管理,才能建成现代化的军事物流系统,提高军事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需要对各类军事物流标识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建立物流标识系统,制定相应的军事标准或技术应用规范。

第三,物流基础性通用标准。物流标准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标准是物流的基础性通用标准,这类标准包括与物流相关的专业术语标准、物流的计量单位标准,物流的标准运量单位,等等。对于物流专业术语标准,可以采用国际或国家物流术语标准。物流专业计量单位的标准化,是物流作业定量化的基础。在统一计量标准的基础上,考虑到许多专业的计量问题以及与国际计量标准的接轨问题,需要制定和发展有特点、可操作的军用计量单位标准体系。

第四,相关行业的细分标准。物流标准体系中除了通用性标准,还包括其相关行业系统的细分标准,其中细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规范是最重要的内容。包装是一个与物流有着密切关系的行业系统,其标准体系中涉及的某些运输包装标准,可以直接为物流系统所采用;运输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事运输标准中,对集装箱、货运车船以及危险品运输有着不同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制定出适应现代物流运输需要的专业标准;装卸搬运方面也需要一系列关于装卸设备、搬运车辆和传输机具的专业标准;在仓储行业已有托盘、叉车等国际或国家标准,但仓库、站台、货架等专业技术标准,以及-些与仓储相关的作业标准还需要发展和完善。

军事物流基础标准化工作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军事物流技术的标准化。根据标准化的一般定义,即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或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军事物流技术标准化工作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物流信息标准化,包括制定统一的物资编码、保障对象单位代码、物流信息交换格式、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规范和技术体制、物流信息安全和系统管理指标体系等,其核心是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技术应用于军事物流系统中,实现军事物流信息系统的自动数据采集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及资源共享。

第二,实现物流装备的标准化、组合化和通用化,解决好各类物流设施设备,包括仓库设施设备,以及运输、包装、分拣等设备配套问题,提高物流装备的一体化运作能力。

第三,提高物资的通用性,研制和生产后勤保障装备、物资,应严格实行同一类型采用同一标准,不同类型的某些组件尽可能执行统一的标准,特殊需求的装备、物资实行系列化标准,所有物资都应使用自动识别技术。

第四,建立一体化物流信息平台,即建立军民兼容、各军兵种共用、覆盖各行业的一体化军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军事、社会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向军事物流保障能力的转化速度和广度。通过与作战部队共享、交流,增强对需求的预见性,提高快速反应和精确保障能力,以及作战与保障的同步性、持续性和精确性,缩短军事后勤保障的响应周期,降低保障成本,实现后勤保障链的高效运转。

管理运行体系

云作战后勤保障体系不仅包括物流标准化体系,还包括相应的军事物流运行体系。云作战物流运行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建立统一的军事物流管理机构。要从根本上加强对军事物流体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可在战区和军兵种建立统一的军事物流管理机构,负责全军、战区、各军兵种后勤物流保障,对物流保障设施、设备、信息系统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建设、分配和使用。军事物流管理机构还需要,负责统一各类物流保障平台的技术与建设标准,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军、战区、军兵种范围内各专业或环节的军事物流活动,负责管理全军、战区、各军兵种物流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负责与国家有关机构和地方企业合作,协调军队和地方物流系统的联合运营,以便充分利用社会和军事物流资源。

第二,建立现代军事物流中心。军事物流中心是军事物流系统的指挥实体,是担负军事物流任务的实施机构,是现代化军事物流设施、设备及功能建设与使用的专业部门。军事物流中心不但需要拥有现代化的物流硬件条件,还需要在不同区域、部队内外供应链的各级节点之间,以信息管理平台为基础,完成组织货源、运送物资、排除故障、修护设施、预防事故等多功能集成的军事物流服务。军事物流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包括对现有军事物流设施进行两类改造,一类是依托后方基地,整合全军战略物流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几个大型物流中心加以重点建设,形成以战略物资运输为主、兼具战略物资储备功能的全军性物流体系;另一类是在每个战区,根据战略地位和地域条件,包括资源的丰富性、交通的便利性、良好的防毁性等,建设现代化的军事物流配送中心。

第三,构建保障力量专业化编队体系。现代化战争要求后勤保障部队必须具有综合的保障能力和强大的机动能力,因此后勤保障力量编队体系的专业化构建势在必行。这里的编队是云作战后勤保障力量的基础单元。保障力量专业化编队体系建设,主要应从多方面展开。具体包括,将各专业、各层次的后勤保障力量集中起来,通过优化组合,形成专业保障编队;综合保障力量由采购、仓储、运输、维修、救治等专业保障编队构成,各编队具有相对独立的后勤保障功能,又可以与其它编队相互协调,根据任务特点进行灵活组合;后勤保障部队具有综合性功能,不仅可以保障传统的陆、海、空军部队,还具有对天军部队、网军部队等作战力量提供战略保障和技术支援的新型功能;等等。

三、医护保障体系

未来战争形式复杂多变,战争发起的突然性、战争本身的残酷性以及恶劣的战场环境,都将给参战人员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加之,强度不断增大的日常军事训练以及自然灾害救援均可能导致官兵的伤病。如何迅速展开对伤病官兵的医疗、救治和护理也将成为军事医护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为了有效实施云作战,医护保障体系建设要能充分适应机动作战中的伤员救治与护理,因为机动作战中的伤员救治与护理难度将会超出以往任何时候。按照云作战的要求,军事医疗、救护保障体系建设需要体现在医疗制度体系、医疗救护体系和医护保健体系三个基本方面。

医护制度体系

随着国防与军队建设水平提高,以及军事作战与训练强度加大,军队医疗、救护保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和新要求。医护制度体系则是决定军事医护体系能否对军队人员伤病提供有效救治与护理的保障基础。军事医护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

第一,医护结构体制。医护结构体制是指医疗、救护机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和运行制度。医护机构的设置既要结合军队结构与军种需求,又要考虑环境与地域特点。这就要求根据一体化联合勤务观念,做到“统筹兼顾,不留死角”。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充分顾及重点与局部,针对军兵种与作战部队的分布特点,设置相应的医疗机构体系,包括全军的医护领导机构及其下设的分级医护机构,做到“布局精准,主次明确”。所谓不留死角,就是要清晰界定各级医护机构的职责与任务范围,而这样的职责与任务范围必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既能全面覆盖整个军队及其行动区域又能避免重复建设。

第二,医护管理体制。有了合理的军事医护体制,医护保障体系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医护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还需要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云作战机动与协同的基本特点要求,医护保障体系应具有“规制配套,协同运转” 的高效管理方式。所谓规制配套,就是要结合医护结构体制的主体框架,制定相应的制度、政策和法规体系,使医护保障体系的运行具有“依规作业,有条不紊”的特点。所谓协同运转,就是任何医护保障任务都有主要的负责单位,不出现错乱。如果主责单位力量不足,相关单位可适时协助,确保各种医护保障目标得到有效实现,达成“主辅清晰、运作顺畅”的医护管理常态。

第三,医护信息体制。随着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水平的迅速提高,军事装备呈现出多样化、体系化发展特征,这导致军兵种类型的不断增加和作战区域逐步扩展,军队将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战场情况和环境,加之作战部队机动性程度的快速提升,使得军队人员数据信息、伤病类型也出现快速变化和递增,这给医护保障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建设并完善部队医护保障的信息体制,提高军队医护保障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多用途部队医护保障信息系统。这样的信息系统既可以快速、准确地管理人员数据,又可以具备包括智能诊断在内的医疗专家系统功能,为远程医疗提供实施途径,解决医护人员和资源需求问题。

医疗救护体系

有了科学、严谨的医护体制和管理,就为医疗救护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军事医疗救护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为作战行动中的伤病员,提供有效的救治与生存机会。云作战医疗救护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方面细分救护体系。

第一,战场救护体系。战场救护是指,在作战过程中,为使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程度而对负伤参战人员所进行的止血、包扎、手术、处理等施救措施。由于战场救护所涉及的资源包括救护人员、救护设施和消耗用品等,而这些资源的供应和保障直接关系到受伤人员的性命,应该做到及时供给,有些须随军常备,某些情况下可以借助联合勤务机制和渠道提供保障。此外,还应加强日常培训,使参战人员具备自我救护与相互救护的基本常识,以便更为快捷地实施战场急救护理。

第二,灾病救护体系。在军事行动过程中,有时会因为地域、环境灾害,或者饮食等方面出现意外与紧急情况,导致部队出现伤情或疾病,针对这类情况的救治与护理属于灾病救护。灾病问题虽然在作战过程中并非经常出现,可一旦出现影响将会较大,因而不容忽视。为此,应当建立必要的预防与救护应急机制和运行策略,做到“未雨绸缪、遇事不慌”。面对重大的突发事件,还可以在条件允许时借助军地联合的国防动员机制积极应对。

第三,远程救护体系。远程救护是指借助有线或无线网络等可视通信手段,利用后方专家和技术资源对出现急难伤病的作战现场进行遥控指导,对伤病员实施护理和救助的行为。远程救护体系的基础是一整套规范、科学的工作与管理制度,以及配套的医疗人员和资源供给渠道。远程救护体系的基本保障,是基于远程可视信息平台的医疗救护专家系统。医疗救护专家系统,包括医疗救护专家人员,以及具有专家知识的智能计算机救护诊断与处理指导软件系统。当管理制度、医疗资源和救护系统能够相互协同并有效运行时,就可以实现远程救护体系的设计目标。

医疗保健体系

保健是指保持身体健康状态的方式和行为,医疗保健则是指通过医生指导、药品使用、习惯养成、健康护理等方式保持身体健康状态的方式和行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说医疗救护体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战时和用兵,那么医疗保健体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日常养兵和军事训练。当然,战场上的保健也在医疗保健的工作内容之列。可见,军事医疗保健的工作量更大、任务量更多。军事医疗保健体系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日常保健体系。日常保健主要指,部队及相关人员常规性卫生检查、健康体检、疾病防控及治疗等方面的医疗与护理工作。世界军事强国就非常重视现役、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和军人遗属的医疗保健服务,制定有全军性联合保健计划,它以区域管理为基础,服务于现役、退役及其家属的医疗保健体系。这样的计划,综合了陆、海、空三军卫生保健资源,并辅以民间医疗服务网。全军性联合医疗保健计划可分为主体型、补充型和标准型三种类型。军队医疗保健受益人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医疗保健计划。全军联合医疗机构是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主体单位,辅以与军队签订合同关系的民间医疗机构服务网。通常情况下,军队医疗机构提供大部分医疗服务。对有些病症,可由军队医疗主管机构安排到规定的民间医院或诊所进行检查和诊治。因此,按照云作战的要求,军事力量体系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在联合勤务体制下,发展和完善相应的全军联合医疗保健体系。

第二,训练保健体系。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标准和要求逐渐提高,部队训练的强度越来越大,训练损伤的情况也日益突出。为了减少训练损伤,提高训练实效,建立军事力量的训练保健体系非常必要。该体系的任务包括,组织训练保健的相关培训,训练损伤治疗用品的发放,训练损伤的医疗处理与救治等。训练保健培训内容,可以涵盖身体素质训练中的自我保护常识、军事技能训练中的肢体损伤防护、训练器械的正确使用及训练损伤的自我康复方法等。训练保健体系建设是一项容易被忽视但又不应被忽视的工作,是现代军事力量建设的内容之一,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三,战场保健体系。战场保健是指在战场上保持身体健康状态的方式和行为。军事行动总与战场密切联系,而战场保健问题不可忽视。战场保健体系通常涉及野外生存保健和战场战时保健。战场保健通常有三种基本方式,即随员保健、自我保健和远程保健。随员保健是指,由随行保健人员对战场人员实施的野外生存保健或战场战时保健;自我保健是指,作战人员运用其掌握的保健知识,对自我实施的野外生存保健或战场战时保健;远程保健是指,借助有线或无线网络等可视通信手段,利用后方专家和技术资源对出现急难救护问题的作战现场进行遥控指导,并采取措施进行战地保健的具体行为。为了实施有效的战场保健,通常需要建立和健全远程保健网络,以及远程医学指导中心、远程卫勤支援中心、远程卫生监测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机构,形成依托后方卫勤力量的远程保健服务平台,用以保障作战官兵的身体健康。

由于无论是在平时还是战时状态下,人类的许多伤情和疾病是相似的。因此,相比其它类型的军事工作,军事医护保障工作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借助社会医护保障力量,建立基于“军民融合”的医护保障体系,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军队医护部门的某些负担,还可以充分发挥民用医护力量的巨大作用,进而有效提高国家医护保障资源的使用效率。

以上论述表明,后勤保障体系对云作战效率的发挥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援作用,而后勤保障体系的基本结构关系可以由图2.14表示。

精选-16-1.jpg

2.14表明,云作战后勤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军事后勤制度体系、军事物资保障体系和军事医护保障体系,它们共同保障着云作战行动。这三类体系可以独立地建设与发展,也可以通过军民融合平台借助全社会的后勤力量实现共赢建设与发展。因此,这些体系和平台是未来云作战保障体系发展和建设所不容忽视的基础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 戴锋,魏亮,吴松涛.“云作战”理论初探[J].中国军事科学,2013(4):142-151.

[2] 戴锋,魏亮,吴松涛.再论“云作战”[J].中国军事科学,2014(3): 129-138.

[3] 戴锋,魏亮,吴松涛.三论“云作战”[J].中国军事科学,2015(1): 135-146.

友情提示】本文素材选自作者的书稿《云作战导论》,更加完整、详细的背景资料可参见:

1. 《云作战导论》节选系列(科学网: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4195&do=blog&classid=177502&view=me&from=space)

2.『云作战』论点信息系列(微信公众号:云作战)。

作者声明】本文内容不涉密;作者对在科学网所发表的“云作战”相关原创文章拥有版权。

联系作者电子信箱:fengdai@126.c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195-1341730.html

上一篇:『云作战』技术支援体系(2)
下一篇:『云作战』的力量模式
收藏 IP: 115.60.1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2 2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