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shine 无奈的生活,有趣的人生

博文

海北站记事之一

已有 4207 次阅读 2008-12-15 17:26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对科研的了解是从海北站开始的,所以,相关的记事也就从此开始。


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于1976年在青藏高原率先建立了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先后进行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提高生产力途径模式的研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青藏高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示范模式的研究。近年来,围绕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国家需求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通过与国内和国际有关研究院所的合作,进行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作用、高原极端生境下生物的适应性与抗逆性、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珍稀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重大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
 
      1989年海北站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开放台站,1992年成为CERN重点站,2001年成为国家科技部野外观测试点站,2006年通过专家组的综合评估和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科技部野外观测站。目前,海北站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高寒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的基地。
 
      海北站位于青藏高原东北偶的祁连山谷地(37°29'-37°45'N,101°12'-101°23'E),站区山地海拔4000米,谷地2900-3500米。行政隶属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门源马场,距西宁市160公里。
 
      站区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气候而冬季受西北利亚寒流的影响,一年中无明显的四季之分,暖季短暂而凉爽,冷季寒冷而漫长。年平均气温-1.7℃,年极端最高气温温27.6℃,极端最低气温-37.1℃,年降水量范围426-860mm,其中的80%分布于植物生长季的5-9月。年平均太阳辐射2462.7小时,占太阳总辐射的60.1%。
 
      土壤类型有草毡寒冻雏形土(高山草甸土)、暗沃寒冻雏形土(高山灌丛草甸土)和正常有机土(沼泽土),发育差,砾质性,土层深度60cm左右,母质为黄土,其下为洪冲积物。土壤呈现有机质及全量养分丰富而速效养分贫乏的特点。
      植被类型为青藏高原典型的地带性植被-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为建群种的高寒灌丛草甸和以嵩草属(Kobresia)植物为建群种的高寒嵩草草甸,前者主要分布在山地阴坡、山麓以及河谷低地,后者主要分布在山地阳坡和滩地。群落结构简单、种类组成较少,植物生长期短、生物生产力较低。

远眺海北站

 
      海北站现有固定科研人员25人, 国内外流动客座科技人员40个。利用世行贷款和国家大、中型基建项目投资建设,海北站的科研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海北站站区37716hm2, 具有多种小地域单元,适宜布置多种类型野外实验。现有1个草地生态环境要素综合观测实验场1000亩,辅助观测场2个面积800亩;1个气象自动观测站,2个草地小气候梯度自动观测场;1个人工草地示范试验场400亩, 1个牛羊肥育棚500平方米;1个高寒湿地研究实验场面积9km2;2个鼠类种群动态观测场12km2;3套微气象碳通量能量观测场;2个不同放牧强度试验观测场;1个60平方米大型水分蒸散仪地下观测室等一系列能用于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的场地和野外观测研究设施。同时配备了用于野外观测的叶面积仪、叶面蒸散测定仪、光合作用测定仪、露点水势计、红外辐射热量仪、植物气孔导度仪、中子水分测定仪、TDR土壤水分测定仪、全位定位系统仪(GPS)等仪器设备。海北站实验室设置于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面积300 m2,现有仪器及野外观测设备39台件,设备运转良好,可基本满足各项研究的需要。 已购置原子吸收光谱仪、CO2气体分析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微波消解炉、自动定氮仪、总有机碳测定仪、纯水器、粗脂肪测定仪、粗纤维测定仪、多功能水质仪、氧氮热量计、一系列实验室常规理化分析仪器。
 
    海北站距西宁市160公里,交通方便,站现有交通车辆,往返于海北站与西宁,站内水、电、暖设备齐全,程控电话连接国内外各个地区,住房公寓管理,保证来站工作科研人员吃、住、行的便利。

海北站站区办公实验楼

以上资料来源于:http://www.nwipb.ac.cn/yjjg_view.asp?id=107&lm2=70,180&sss=海北站简介&ss=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实验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040-51220.html

上一篇:获奖感言
下一篇:醋溜“接吻”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