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文学恒久远,科学可流行? 精选

已有 7529 次阅读 2012-12-8 23:25 |个人分类:时事浅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 流行

2012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文学火了,莫言火了,莫言的小说火了,莫言在颁奖仪式上的演讲更是火了。今天早晨,我几乎是怀着一种平静又有些激动的心情读完了莫言在瑞典颁奖仪式上的演讲稿《讲故事的人》,深深被其朴实又充满人性、爱、宽容的话语所感染,的确有一种共鸣,是一个曾经经历过那个年代,同样经历过苦难的中国人的共鸣。可见,植根于生活的文学其感染力有多么强大。

 

我就在想,要是换成诺贝尔科学奖花落中国,情况会是怎样,假如是物理奖什么的,物理学会不会就此火一把呢?显然,首先火的该是科学家,至于他的成果,肯定不是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热门话题。看起来,文学与科学是不同层面,不同方向的东东,但似乎在科学流行的表述和涵义上,人们是多少有些误解的。

 

“让科学流行起来”,这样一句口号,无疑已成为科普界最具“煽动”性的口号之一。记得在今年十月落幕的中国科普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举办的“科普创作论坛”上,中国著名的科普作者叶永烈先生就是以这样一句口号结束了他的发言。当然,某著名的民间科学传播组织,也以这句口号作为“座右铭”。可见这句口号在科普领域是很流行的。

在一般人眼里,文学可以超越时空、流传千年,就某门科学来说,由于其时间局限性等原因很难长久流行。唐诗宋词至今仍为人们广泛传播,而中国人又有几个人记得中国唐宋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呢?当然,中国古代包括近现代,科学技术远谈不上发达,科学离流行看起来更加遥远。但即便是在科学发达的西方,其科学的流行程度与文学艺术不能比拟。尽管欧洲文艺复兴,不仅仅是文化的革命、思想的革命,也同样是科学的革命,伴随着一大批科学成果的诞生,但了解者并不多。中国宋代的文学鼎盛时期,也同样伴生着科学技术不同寻常的发展。但肩负着为人类寻找精神家园和情感归宿的文学总是让人们感觉如此之近。而尽管我们自始至终都在享受着科学的恩赐,但有时为什么却感觉科学离我们如此之远。科学如何能打动我们,与我们产生共鸣?

以想像性、模糊性、审判性著称的文学可以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充分张扬个性,不用过多纠缠于对错;而科学则讲求实证性、准确性、认知性,就科学本身的传播,必须遵循严谨性原则,这决定了传播的难度,局限性,创新发挥的空间。

 一方面将科学与文学割裂开来,另一方面总是强调科学知识本身的传播,而忽视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播撒。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人们一直在人文与科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的支点。对于科学传播来说无疑很需要借助文学的手段,而内容更多需要渲染的也许该是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表现的科学精神以及人们认识自然中不断修正的科学方法。

记得上中学时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这个话题很是流行了一番,其实并没有多少人了解这个猜想本身意味着什么,更多关注的是陈景润这个数学家本身,他的传奇人生,他献身科学的精神,科学价值观。上世纪70年代,陈景润火了,数学其实也跟着小小火了一下,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徐迟火了,可今天又有多少文学工作者能写出《哥德巴赫猜想》那样的科学报告文学作品呢?

在这个更注重享受、简单浮躁的年代,人们对科学家的关注远远不够了,对科学技术更注重享受其成果,而不愿意纠缠更多。只有到了真的需要依靠科学做出有用的判断的时候,人们才会愿闻其详。而信息量不是问题,选择和判断则需要科学精神,也需要更直接、省力的获取渠道。这也是科学传播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吧。

文学值根于生活,融入人的灵魂,可以恒久远,而高深的科学本身难与人产生共鸣。但其实就科学名词和简单层面的东西,现代社会科学其实已经流行,我们每天不都在重复着像“健康,污染、医学”这类科学名词吗,只不过我们期待的流行与传统的认识有一定差距。科学继续流行的空间还很大,价值值得挖掘。而文学与科学这对双胞胎本身早已相通,让科学与文学更好地相聚,无疑会促进科学更好地流行,让人们与科学产生更多共鸣,从而让社会向着科学文明更进一步。

 

为此也许我们应该努力促成以下一些事情:

我们需要更多的复合性人才,比如有较强的科学背景,又有较深的文学素养。当然,社会责任心是第一位的。不是每一个科学背景的人都适合当个科学家,也许其中的一些人可以成为优秀的科学传播者,让科学流行起来,需要一只专业的队伍。这需要改革教育体制,这需要转变社会价值观。

我们对科学传播或者说科普的观念还需要继续转变,也许我们花费了太多的社会资源去向人们灌输其实并不怎么受欢迎的生硬知识,而忽略了科学精神的传播。这需了深入的研究,舆论的引导。

让科学流行起来,我们需要宽容的社会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让科学流行起来,以人为本,首先应该让科学工作者获得更多的尊重,让更多的科学家成为名人。有科学素养的文学工作者应该更多地挖掘科学家的精彩科学人生。国家应该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投入。这让我想起最近自己刚调整的工作之一,参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工程”相关出版物的出版,其实采集工程这工作很重要,也很艰巨,需要巨大的投入,也不是一天两天能作好的,需要避免急功近利,需要更多人的群策群力。

科学传播的手段急需创新,而这需要大的投入,这正是政府公益事业需要做的。比如中国的影视作品科学内容并不多,甚至拍不出像样的科幻片子,为什么不多想想办法呢?

 

不知不觉,又写了这多,不知道说清了啥,反正说起文和科,咱是两者都爱,也许更偏重于科吧,所以,还是想让科学更加流行起来,如果能力所能及,为此做点什么,自然是很高兴的事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640693.html

上一篇:这个寒冷的冬季,愿所有人都能享受温暖
下一篇:飘雪的日子,我的蟹爪兰又盛开了
收藏 IP: 114.243.200.*| 热度|

37 刘钢 蔡庆华 李学宽 李伟钢 曹聪 刘艳红 戴德昌 吕喆 刘全慧 武夷山 王守业 张树风 李宇斌 张志东 贾伟 吴国胜 朱志敏 庄世宇 刘士勇 周可真 柳东阳 陈冬生 吕新华 王春艳 戎可 陆俊茜 鲍海飞 王号 郭朝鹏 刘用生 苏德辰 余昕 张木诚 zhanghuatian zhouguanghui fansg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