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四,为了赶在家门口的社区市场八点开门时能补充到新鲜蔬菜(昨日下午附近的几个市场都没有菜卖了,运输还是出了点问题,加上大家加大了储量和消耗,短期断货不可避免),起的比较早。买完菜后回到家里,老公就告诉我,我们住的小区可能已经有确诊病例了,开始不信,以为是谣言,因为物业和居委会并没有什么动静,小区出入相对宽松,昨晚还见到有送外卖的。
过了一会儿,住在不远处的朋友打来电话,也说了这个消息。想再找物业问问详细,电话已经打不通了。
原来一直以为新冠病毒肺炎离我们比较远,不必太恐慌,早上还和家人说,我们小区会不会有,会不会封闭?因为住的公务员多,平时出差也多,难免有到过武汉的。结果不幸可能言中,据说这个患者果然是十几号去过武汉出差的。希望是谣言或者疑似。
听到这类消息,开始心里一点不紧张是假的,看到相关消息,传言对面的小区也有一例,就感觉周边真的不安全,庆幸深圳的亲人取消了来京住在家里的行程,庆幸家里的储备还算充足,最近不用出门了。想想昨天和今天出门都戴了口罩,进门洗手,换衣服,消毒手机钥匙,应该问题不大,些许安慰。
最近一直关注相关的科学报道,科普信息多多,有的说的模棱两可,并不准确。学过微生物学,对病毒这玩意儿有些了解,也写过一些科普,但算不上专家。相信还是可以相对准确识别信息的可靠程度。目前公认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除了通过飞沫传播,还可能通过接触传播。所以,很多人认为,只要没有近距离接触病人,应该是安全的。再说离开宿主,病毒会很快失去活性。
但比较麻烦的,单纯讨论新型冠状病毒在空气中,以及在离开活体的环境中能“存活”多久,似乎很难判断。病毒这东西,虽然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离开活体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繁殖,但它们会“假死”,会以“晶体”的形式保持核酸的完整性,等待机会,进入宿主体内,就可以恢复生机,致病。至于,这种新型冠状病毒适应环境的能力如何,能在多长时间内保持复活再感染的能力,还没有准确的说法吧。
这让我想起了所谓的朊病毒,它没有核酸,只有蛋白质,竟也能感染牛等,带来疯牛病。太平洋小岛某个土著部落的”库鲁病“,据说也与朊病毒有关。
关于病毒这种特殊的生物,它的潜伏规律,致病机理,也许我们还有许多未知。
每种病毒适应环境的能力都不一样,据说在北极冰层下还发现了病毒。很多病毒特别抗冻,这也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所以,这样看来,凡是潜在的传播者接触过的物品、公共环境,都在一段时间会造成潜在的传播危险,我甚至想到了大门的按钮、电梯的按键,菜市场的门帘,细思极恐,不过,想想几率很小,还是不要那么恐慌吧。
爆出的华南海鲜环境样品中检出的新型冠状病毒,并非取自于活体动物,应该包括动物的血液、分泌物,接触的面板、容器等,没有活性的病毒晶体,但保留了完整的核酸,危险依旧。不知道环境中有多少这样的病毒晶体颗粒(其实就是生物大分子的复合体)。酒精消毒和高温对于彻底消灭它们复活一定是有效的。所以,勤洗手很重要,出门除了戴口罩,必要时也可以戴一次性手套。回家最好就换衣服,消毒手机钥匙等物品。家里有成箱的消毒湿巾,可以派上用场。
今天看到有群里发洗泡热水澡有利于消灭病毒,细想有一定道理,虽然不能完全杀灭,但起码缩短了病毒的存活时间,反正家人来自南方,也有这个习惯,不用多说了。多洗洗总没有害处。
低温和相对干燥的空气应该有利于病毒的潜伏。这也是近期在武汉病毒大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北京最近雾霾,湿度比较大,环境不好,所以还是有点麻烦。记得北京非典时,到了5月20号左右,气温明显升高,到30度,新增病例数明显下降,与环境变化不无关系。
今天总病例突破4500例,数字有点吓人,应该很多都是疑似病例转确诊的吧。轻症占多数,死亡率也不是很高。所以,不必太恐慌。还有就是目前没有发现明显的变异,也是个好消息。
掐指一算,从本月中旬大规模爆发,经过两个14天的隔离阻断,兴许到了2月中旬,疫情就能完全遏制呢。
疫情快点结束吧,真想暖和了,尽情出去玩。
看到科学网的老师们也行动起来,平时不怎么发博客的老师也在发有关疫情的分析和科普,挺好。
刚打通了物业电话,说还没有得到确认的消息。希望只是谣言。或者疑似被排除。这非常时期,真真假假的消息太多了。了解了一下,北京市卫健委不会委托各区县街道发布疫情数字,错怪街道和物业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