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近夕阳时分,漫步在北京玉渊潭公园号称樱花小湖的水畔,看着不知从哪儿飞来的上百只鸳鸯打闹戏水,湖面时而平静,时而水花溅起。看着一对对素有恩爱夫妻象征的鸳鸯在水面上并肩前行或蹲在露出水面的石头上休息、秀恩爱,然不时也有貌似第三者闯入,似乎还有为争夺配偶引发的战争,人们在感叹鸳鸯夫妻恩爱的同时,也领略到了鸟类之间的嫉妒和争斗。
鸳鸯,忠贞不渝的爱情,没有的事儿。
人类总是喜欢生活在各种想象的故事中,比如,人们看到鸟儿总是成双成对活动,结对繁育后代,就寄托一种爱情忠贞不渝的愿望。怪不得人们根据想象出的鸟儿的这种习性,编织出了诸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夫妻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这样美好的词句。
但现实根本不是这样。雌雄鸟儿都会“出轨”。
研究鸟类行为的专家告诉我们,即便有大约90%的鸟类都倾向于单配,即一夫一妻制,雌雄都出轨的情况也是非常常见的。
先说鸳鸯等,其实只是在一个繁殖季节夫妻相伴,属于露水夫妻。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终身一夫一妻。而是一夫多妻。雌雄鸳鸯的结合基本上昙花一现。在一个繁殖季,夫妻双方能待在一起交配、生育、觅食、御敌,繁殖季一过,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就像肥皂沫一样破灭了……许多传说中的一夫一妻制鸟类大体都是如此。
鸟儿的习性无关道德伦理,一切皆为生存和繁殖,是适应环境的需要。
也有比较严格的一夫一妻,大多发生在晚成鸟,就是幼雏在刚孵化时发育很不完善,需要双亲的共同哺育,所以多为单配偶制。如白眉姬鹟,在育雏前期雏鸟发育不完善,除需亲鸟喂食以外还需要亲鸟暖巢庇护,驱赶天敌。
当一只亲鸟无法完全承担喂食和暖巢并保护雏鸟两项任务,需双亲同时育雏才能保证雏鸟存活时,自然选择单配制。在这期间如果任何一方将能量消耗在与其他个体的婚配上(比如为争夺配偶打斗不但消耗精力,也容易造成伤亡)就可能使幼体失去生存机会。父亲的参与可以提高鸟类的存活率,所以单配偶制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稳定的配偶的确能提高繁殖成功率。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还有帝企鹅,在南极严寒的条件下雌雄个体轮流育幼,尽力保障后代的成活。
但严格的单配也有明显的弊处,付出进化的代价。鸟衰老了,繁殖率就会下降。夫妻双方也会互相拖后腿。比如雄性的精子用不完,浪费了繁殖的机会。所以,像苇莺这样的单配制鸟儿,雄鸟善于“包二奶”就很好解释了。雌鸟被“骗婚”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有趣的是,雌鸟往往可以控制“婚外情”的繁殖成功率,可以决定和原配生育多少,和情夫生育多少,真是不可思议。类似这些鸟类行为目前还不太好解释。
天鹅属于比较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但也只是大多数能白头偕老,出轨的事情也不算什么新鲜事情。据说雌雄天鹅都会偷情,一旦雄天鹅发现雌天鹅偷情,就会拒绝孵卵抚育后代,这点倒是有点像人类社会。
鸟类社会有文化吗?我不知道,对于爱情这个高尚的行为,在鸟类社会,忠贞也好,背叛也好,大致都是为了繁殖和进化。
观鸟,拍鸳鸯,顺便学点鸟类行为生态学的知识,希望相关专家补充指正。下面,上照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