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yongjun

博文

中医药之花:杏花

已有 10718 次阅读 2024-4-19 06:34 |个人分类:好摄之图|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DSC03213.JPG

杏林杏花

千树万树花盛开,阳春三月杏花天。

董奉门前五棵杏,仁医有爱佳话传。

子昂丹青杏林图,花开时节春满园。

采花入诗亦入药,补虚活血治病患。

 DSC03211.JPG

《中药大辞典》:杏花

【拼音注音】Xìnɡ Huā

【出处】《别录》。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花。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杏仁"条。

【性味】《别录》:"味苦,无毒。"②《纲目》:"苦,温,无毒。"

【功能主治】《别录》:"主补不足,女子伤中,寒热痹,厥逆。"

【复方】治妇人无子:杏花、桃花,阴干为末,和井华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卫生易简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DSC03209.JPG

《中华本草》:杏花

【拼音注音】Xìnɡ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Apricot, flower of Ansu Apricot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Armeniaca vulgaris Lam.[Prunus armeniaca L.];2.Armeniaca vulgaris Lam.var.ansu(Maxim.)Yü et Lu[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 Maxim.];3.Armeniaca sibirica(L.)Lam.[Prunus sibirica L.];4.Armeniaca mandshurica(Maxim.)Skv.[Prunus mandshurica(Maxim.)Koehne].

【采收和储藏】3-4月采花。

【资源分布】1.杏: 分布于全国各地,多系栽培。在新疆伊犁一带有野生。2.野杏: 主产于我国北部地区,栽培或野生,尤其在河北、山西等地普遍野生,山东、江苏等地也产。3.山杏 :分布于东北、华北和甘肃等地。4.东北杏 :分布于吉林、辽宁等地。

【原形态】1.杏: 落叶小乔木,高4-10cm;树皮暗红棕色,纵裂。单叶互生;叶片圆卵形或宽卵形,长 5-9cm,宽4-8cm。春季先叶开花,花单生枝端,着生较密,稍似总状;花几无梗,花萼基部成筒状,外面被短柔毛,上部5裂;花瓣5,白色或浅粉红色,圆形至宽倒卵形;雄蕊多数,着生萼筒边缘;雌蕊单心皮,着生萼筒基部。核果圆形,稀倒卵形,直径2.5cm以上。种子1,心状卵形,浅红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2.野杏: 本变种的主要特征为 叶片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花常2朵簇生,淡红色;果实近球形,红色;核卵球形,离肉,表面粗糙而有网纹,腹棱常锐利。3.山杏: 灌木或小乔木,高2-5m。叶卵形或近圆形,长(3-)5-10cm,宽(2.5-)4-7cm。花单生,直径1.5-2cm;萼片长圆状椭圆形,先端尖;花瓣近圆形或倒卵形,白色或粉红色。果实扁球形,直径 1.5-2.5cm,两侧扁,果肉薄而干燥,熟时开裂,味酸涩,不能吃。核易与果肉分离,基部一侧不对称,平滑。花期3-4月,果期6-7月。4.东北杏: 大乔木,高5-15m。幼枝无毛。叶椭圆形或卵形,长6-12cm,宽3-8cm。花粉红色或白色;雄蕊多数;子房密被柔毛。核果近球形,直径1.5-2.6cm,黄色;核近球形或宽椭圆形,长13-18mm,宽11-18mm,粗糙,边缘钝。花期4-5月,果期7月。

【化学成分】杏花含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棉子糖(raffinose),密二糖(melibiose)

【归经】脾;肾经。

【性味】苦;温;无毒。

【功能主治】活血补虚。主不孕;肢体痹痛,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各家论述】《名医别录》:主补不足,女子伤中,寒热痹,厥逆。

——摘录 《中华本草》

DSC03163.JPG

DSC03165.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7607-1430319.html

上一篇:藏在《诗经》里的中草药:桃花
下一篇:花盆里的中草药:朱顶红
收藏 IP: 120.230.19.*| 热度|

22 宁利中 许培扬 杨卫东 刘进平 王从彦 高宏 孙颉 朱晓刚 曾荣昌 郭战胜 杨正瓴 崔锦华 聂广 孙南屏 杨学祥 王涛 汪运山 农绍庄 钟炳 王安良 胡泽春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