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宇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free

博文

已有 3362 次阅读 2016-5-30 15:40 |个人分类:科搜研手册|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每个人都会死,但却有人怕死。


意识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按照《贪婪的大脑》的说法,生命源于复制自身而繁衍这样一种行为,没意识什么事。我们先回顾下生命出现的过程:在没有生命的日子里(冥古宙),地球孜孜不倦的煲了几亿年的分子汤,中间可能有一部分还被撞出去形成了月球,想来应该是很壮观的。当然米勒-尤里实验只说明可以得到小分子,但从氨基酸自发走向蛋白质的证据一直没有出现。但RNA世界假说认为,生命起源于RNA分子的自我催化复制,借助这一过程的漫长积累终于等来了蛋白质跟DNA的帮助,当然证据链并不全。但生命起源问题不要跟进化论与智创论搞混了,进化论强调的是物种是不断被自然选择的过程而对立面智创论强调的是物种是创造设计出来的,没有明显的变化过程,但在起源问题上,那个最初的一刻究竟什么鬼,跟他们之间的核心争论关系不大。另外,目前主流认为生命的从无到有是纯化学的,也就是化学起源。之后生命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了,要知道原始大气根本就没有氧气,光合作用搞了十几亿年才把还原性大气搞成氧化性的。这里面的疑点在于最早的生命必然是厌氧的,在一个到处厌氧的环境里光合细菌如何翻身,想必是出现了地质上的大变动,而这时候好赖地球的地质变动也开始平稳下来了(太古宙)。但从结果上看,氧气多了就可以形成臭氧,有了臭氧紫外线减弱,生命的存活概率也就提高了,更多的氧气意味着大气中更少的二氧化碳,所以温室气体少了,地球迎来大冰期。大冰期给了生命更多样的形式,内共生可能是这个时期(元古宙)形成的,多细胞生命也出现。这个过程反复更改了地表的状况与大气的组成,这时候出现了另一个大冰期,也就是第二次雪球地球,生命的形式磕磕绊绊到了腔肠动物但几乎团灭,地质年代上也留下了一条还原性氧化亚铁矿层,而这种还原性矿层只会出现在冰期。然后地质年代进入了显生宙,在寒武纪出现了生命大爆发,关于为什么会出现大爆发,目前也是众说纷纭,但几乎所有现在有的动物门都是这个时间出现的。后面就是出现脊椎动物,然后就是几亿年的进化到了今天。这个生命演化舞台里虽然出现了细胞、组织、器官,但多数时间里还是分子其主要导演作用。用《自私的基因》里的话说基因有一种强有力的繁衍意识,没有的都成了化石。但依赖分子层面的突变去适应日渐复杂的生态系统是不够的,然后就出现了神经节等应对外界刺激的细胞分化与有性繁殖等多样性生存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在生命的进化过程里,病毒与细菌多次入侵了优势物种,将自己的基因整合进了别的物种里。他们中有的起了实质作用被自然选择,有的则仅仅就是跟着物种的繁殖去复制,纯粹的无干扰繁衍,据说真核生命中的非编码区有相当部分纯粹就是一些原核生物或病毒的寄主,纯粹的搭车客,有可能从中得到一些它们经历生存斗争的信息。而意识的出现本质上可能是生存斗争里的副产品,依赖分子突变效率太低,面对天敌可能团灭,而神经系统的出现可以保证个体能活到进行有性繁殖,例如躲避天敌与捕食等。这被看作一种本能,但副产品却很bug的产生了意识,同一个生命体里可以同时存在很多指挥部,例如大脑,例如脊椎,甚至大脑的效率并不如一些本能来的快,例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而死亡可能还是分子复制过程里的一种必然:个体的长期稳定存在不利于进化且如果已经有了后代,亲代个体已经完成使命了,留着也是给后代抢资源。我觉得这个看法虽然很没三观,但本来生命跟非生命本质区别就是可以复制,根本就没有个体意识这一说,个体不过是分子的载体而已,而意识则只是外包的职业经理人。生命的方向意识说了不算,再说也没什么方向,地球变成什么样,生命就进化成最适合的那个样并把不适合的淘汰掉,可以说生命是地球上最壮观的一个耗散结构工程,更无情地说就是一个阶段性现象,没什么大不了。也许,运行在无数神经细胞上的意识同样可以存在于存在无数节点的互联网,毕竟层级同构性算是生命的一个特征。


在《基地》里,川坨帝国的文明衰落是无可避免的,过大的体系,繁杂而分工细致的学科知识已经无法让作为运转个体的人类所掌控而运行在一个并不有效的帝国体制里,最后文明就成了谁也看不懂的化石。同理,不用等所谓的资源枯竭、外星人跟小行星,人类文明被摧毁只会是内源的,好比有一个阈值,越线就会出现倒退。但对此倒不必悲观,文明的倒退与个人的幸福没太大关系。现代社会最容易被摧毁的是表象而显露出赤裸裸的事实,而在这个时代生存,最需要的则可能是面对事实的淡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0956-98123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藏 IP: 210.72.152.*| 热度|

1 zxs61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