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漫话科普创作 精选

已有 4265 次阅读 2011-9-23 20:4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们进入了一个快餐时代,任何东西都讲究速成,人们也期望一下子获得所有东西的精华,而为了迎合这种心理,各种速成教材、速成班应运而生。前几天的手机新闻登载了这样一个消息。“目前一项调查显示,即便算上电子书、网络阅读,仍有逾五成职场人士每周阅读时间不足3小时;令人扼腕的是,受访者中竟有12.7%坦言‘几乎不读书’。”我们暂时不去质疑这个调查的客观性,我要说的是即使每周阅读的那些人中有多少人关注科普读书和科普著作呢?现在图书市场上的畅销书又有哪些可以算是科普图书呢?一度畅销的《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图书再也难现往日风采,在图书商店里几乎找不到科普图书的位置,而我们现在的科普创造也很少有精品出现。我们是否也可以采取那些畅销书的营销模式,请一些科普大家、科普名家联袂推出一些经典的科普图书和口袋书籍。

我们进入了一个微阅读时代,碎片化、轻质化、电子化是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而阅读终端的智能化进一步加速了微阅读时代的步伐。置身于这个上班忙碌,下班也忙碌的时代,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越是这样,越显得阅读的珍贵。可是随身携带一本图书有时候是不现实的,可是通过移动终端(包括手机、电纸书等)来阅读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在公车、地铁上到处可见乘客在摆弄自己的手机。然而到底有多少人在利用手机进行阅读,又有多少人在打游戏。浏览一下可供下载的电子书,我们不难发现占据重要位置的依然不是科普图书,而是玄幻、魔幻、穿越等题材的小说,科普图书只在生活百科和社会科学等栏目内才能找到。这也说明了科普创造不仅仅是过去科普作家爬格子了,还应该有科普资源的电子化以及无纸化化的科普创作。在web3.0时代,博客、微博成为了科学传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也是科普创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非科学、伪科学的东西就会去占领。而无纸化的科普创造并不是把现有的科普创造变成电子档案,它应该是紧随时代步伐的创作,更应该是富有人文关怀和关怀民生的创作。

我们进入了一个更加多元化的时代,网络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无限可能,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之前,通过读书人们可以获得知识,很多成果也通过图书的形式得以发表,因而科普创作的渠道也比较单一,因而科普图书吸引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可以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然而,我们现在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网络不仅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种文化载体,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了。而网络时代人们的需求也是多元的,科普创作的途径是多元的,我们更应该针对多元的群体开展多元的科普创作。科普图书、科普游戏、科普动漫等等都可以成为科普创作的阵地,也可以成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阵地和载体。一个植物大战僵尸吸引了多少孩子的目光,又让多少孩子沉迷,可是我们并没有一个科普游戏可以做到这一步。

我们进入了一个更加关注人才的时代,《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让我们更加关注科普人才的培养。当前我们的科普人才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匮乏,而是一个断层。就科普创作而言,目前活跃在这个领域的大多数人都是我们所说的“老科普”, 而很少有新人崭露头角,发表科普创作的渠道不畅肯定是一个方面,各中原因是值得探讨的。如果我们有充足的科普人才,我们的科普动漫、科普游戏、科普创造和科学传播肯定会有一番新的气象,也不会有人说某科教频道的节目是“打着科学的旗帜,用悬疑的手法拍出了幽默的效果”了。而我们未来科普人才队伍的充实也不能单单依靠培训来实现。因而科普人才不仅应该具备科学知识,更应该具备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这些不是短短的培训就可以实现的。而只有充足的科普人才队伍,科普创作才会有更加绚烂的明天。

我们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科普图书出版,但是销量却不尽人意,甚至有些还要补贴出版,这也反映了科普图书的市场占有率是让人堪忧的。我想今后我们应该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出精品,重质轻量。把目光从关注出版的图书种类和数量转移到科普图书的质量上。同时更应该细化我们的受众群体,针对不同群体的读者,我们的策略肯定是不同的。而有些科普图书被束之高阁,部分原因也在于不知道它适合什么样的人阅读。

我们生活的时代天天都在发生变化,因而我们的科普创作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们需要的科普创作不再局限于出版物了,它应该有更广泛的外延和内涵。至少应该包括科普动漫、科普游戏、科普剧、科普表演、科普影视,这些科普形式和内容的充实需要大量的科普人才,也需要更多的科普素材。而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要形成并倡导一种文化,那就是热爱科学,关心科学,实践科学,同时有着批判性的思维以及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的科学文化。

(本文有感于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的讨论,并在本人发言的基础上总结而成,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489701.html

上一篇:科普到底应该怎么普
下一篇:如果语文老师不知道郭敬明
收藏 IP: 1.203.58.*| 热度|

2 唐常杰 杨文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