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的一个模式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xun 本博将以数学杂文为主,科技杂文为辅,其它杂文为补。

博文

从文 革藏品博物馆到国家文 革博物馆

已有 5132 次阅读 2010-12-10 09:55 |个人分类:天下|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博物馆, 近代史

作者:蒋迅

按:读到许小可转载的“文革期间的知识分子自杀档案”,突然想起自己在2003年写的一篇旧文。

在五月十二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个不起眼的栏目里有一个不起眼的杂文“碧玉流淌的 地方”,谈的是博物馆文化。锦溪以其博物馆之多、种类之杂被人们称作是民办博物馆之最,其本身也可称作是博物馆之博物馆了。这篇杂文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 它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段关于文 革博物馆的描述。这令我意外,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国内别的博物馆可以建,就是不允许建文 革博物馆。这才导致了海外关心文 革史的人们在《华夏文摘》上建立了网上的文 革博物馆。难道是我记错了?或是没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这是大陆上的第一个文 革博物馆,那么它在文 革史上是应该记上一笔的。

杂文中关于文 革博物馆的一段并不长。我们不妨摘录如下:

“在 一个又一个博物馆的参观中,唯有一处我的心情是沉重的,那就是《文 革》藏品博物馆。望着当年撒满城乡的造反派传单、红卫兵小报、五花八门的《严正声明》,仿佛那疯狂的年代就在眼前;看着当年家家户户不可须臾离开的粮票、 布票、棉花票、糖票、肥皂票,仿佛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岁月就在昨天。锦溪办起这个博物馆,不就是昭示人们:结束过去、开拓未来吗?”

我没有机会去锦溪。不知这段介绍是否全面。但可以看出,这个文 革博物馆所向人们展示的是可以流传下来的物品。作者写的很清楚:那是个《文 革》“藏品”博物馆。作者看到这些东西时的心情是沉重的。显然,带给他沉重心情的不是那些他三十五年前所熟悉的东西,而是它们给全体中国人们带来的痛苦和 灾难。如果不看到这一点,不认真地记取文 革的教训,那么建立一个只见物的文 革博物馆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锦溪的这个博物馆所应该向人们昭示的是:总结过去、改革现在,开拓未来。

文 革是中国人民的一块无法痊愈的伤疤。文 革是中国人民必须认真回忆和反省的历史。而有些人却在忘却这块伤疤,有些人却不愿意回忆这段历史。发动文 革的人们走了,参与文 革的人们也在相继走着,被文 革利用和耽误了的当年的红卫兵小将们也已进入了不惑之年。难道这段历史就永远不能记录下来吗?

巴金是第一个倡议建立文 革博物馆的。老先生若知道有这样一个藏品博物馆终於建立起来了,一定会想去亲眼见一见。

在海外,前面提到了《华夏文摘》上的网上文 革博物馆,那里已经收集了一百多万字的文字资料,是一个不断膨涨的巨大的无形博物馆。其中的五月十九日的文 革博物馆通讯第一七七期上有一篇冯 骥 才的关于“文 革”博物馆的文章值得一读。与之相应的是一个“浓缩”了的文 革博物馆:那就是杨健利博士为文革三十周年编辑的《……》 (此处删去九个字) 一书。这是一本有关“文 革”的研究文集,由七个部分组成:关于“文 革”研究;“文 革”前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及“文 革”起因;“文 革”中重要事件再讨论;“文 革”中的经济、文化;毛 泽 东及“文 革”遗产;“文 革”一代与世纪交替;“文 革”再评价,历史教训和民主化。这是关于“文 革”研究的一个重要文献。还有一个是网上的《中国文 革受难者纪念园》,在那里,我看到的不是粮票、布票、棉花票,而是一个个血泪控诉!我看到一个夫妇双双含冤跳楼自杀的故事,而作者至今没有找到那夫人的名字,还在请读者帮忙寻找。

我想,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文 革博物馆应该包括以上所有的方面,而且这样的博物馆应该是在国内、在北京的一个国家博物馆。於是我突然醒悟过来:不是我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是我期待的那个博物馆还在孕育待出之中。当它诞生的时候,我知道我会飞回北京去参加它的开幕式。

2003年7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0554-392116.html

上一篇:这初恋感觉够数学的
下一篇:航天飞机的起落轮胎
收藏 IP: .*| 热度|

7 牛登科 曹裕波 叶威源 李小文 许培扬 丛远新 ljweng2008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