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闲聊:学术界的两大悲哀 精选

已有 27965 次阅读 2015-9-2 19:58 |个人分类:个人随感|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研, 研究生教育, 学界悲哀

闲聊:学术界的两大悲哀

(王德华)

 

有些日子没有坐下来写点文字了。知道为什么,也说不清为什么。生活就是这样子过的。写了,也就写了。没写,日子也就过去了。写了,看后也许觉得全是废话,没什么意思。没写,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有些自觉很不错的想法和感悟也忘记了,好像越想越亏似的。每个人内心都会有这样的纠结,不纠结这事,就会纠结那事。好事,纠结,倒霉事,更纠结。

前些日子聊天的时候,说了两个悲哀。今日写下来。

悲哀之一:研究生盼着毕业

研究生培养训练本是按照培养计划和课题要求进行的。

与研究生闲聊,研究生们感到压力最大的就是毕业,白天想的是毕业,做梦都想如何毕业,日常聊的也是毕业。问的多的、聊的多的是谁谁谁的文章发到什么刊物上去了,点数是多少。但很少关注谁谁谁做了什么研究,科学问题是什么?是如何提出来的?如何发现的?有哪些有意义的结果和结论,多么有趣,实验设计多么精巧,思路多么巧妙。

我从事研究生教育和管理这么多年,我知道这种现象和心理当今很普遍。普遍的现象,不见得是正常的。如果不正常的现象变成普遍现象,是需要关注的。

我们都说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原创的动力之一,是兴趣。我们也提倡兴趣驱动的科学研究。但实践起来,不是很容易。

如果只是关注论文是否能够发表,科学研究很自然就少了很多有意义的成分。如果只是机械操作,不去体验科研过程的每个细节,自然就没有了趣味。如果实验不顺利,结果不理想,一定会很沮丧。实际上做过实验的人都知道,实验很少一次就完美的,结果符合预期。反过来说,如果结果符合预期的结果,一定不是创新的结果。大自然的规律,简单又复杂。按照科学规律,意想不到,出乎意外,违背常规,等等这样的发现,可能会是新的发现。问题一个一个解决,疑问一个一个解除,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趣味。这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原动力。这个过程才不会去想发个什么点数的文章。

科学就是这么不科学。

做科研的人,不去享受探索过程的乐趣,不是很遗憾的事情吗?

所以,我说读研究生读到这个份上,或者说我们的研究生如果多是这个心理,那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悲哀之二:研究员盼着退休

这个话题也是上了年纪的研究员们经常谈及的。经常听到同事们很自豪地说再过几年我就退休了,也就是说熬到头了。也听到年轻学者说,我现在都盼着退休了,意思是这日子真难过。本来做研究是越做越有趣,越做问题越多,越做路越宽,可做研究到了盼着退休的份,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大家都很清楚,各种因素混合起来,科研没有了乐趣,失去了往日的追求和乐趣。每天思考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科学问题。做学问不思考科学问题,思考什么呢?研究生要毕业,每年都要算公分,房费、电费等等什么都要付费,每天都被这些问题困扰着。没有经费,事事愁。有了经费,研究生的整体状态,也是愁。更要命的是文章比点数,发表点数低的论文渐渐变成一种耻辱了。学者要有耻辱感不是,那就想办法提高文章的点数。细细嚼味,五味杂陈,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无语。也许会有不少经费砸出来的CNS论文,真不敢期望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这样的文化,会有多少学者安心思考、孜孜追求那些所谓的原创性的问题。要说提出一个理论(假说)、发展一个学科(领域),挑战一个传统理论或假说,那是何其难。如果真有这样的,那定是真学者。

一个学者努力了几十年,似乎没有一天安全感,这日子是不是过得够悲哀的?

学生学得厌恶,教授教得厌烦。大学学习没有快乐感,大学教育没有成就感。研究生的追求与导师期望越来越不协调。国家财政对科研、教育投资越来越多,科学家队伍,教授队伍,大学生队伍,研究生队伍,越来越大。但大家看到的,感受到的,所期望的,则是完全不同的一面。

也许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时代。

   一个时代,写就一代人的创造和文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917958.html

上一篇:我们组来了大学生夏令营学员
下一篇:会议通知:第五届全国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将在南京举行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123 曾泳春 蔡小宁 尤明庆 逄焕东 武夷山 李明阳 杨学祥 李天成 张能立 任胜利 杨正瓴 麻庭光 王启云 陈南晖 李学宽 孙学军 姬扬 侯成亚 陈楷翰 周朝宪 吴飞鹏 罗德海 彭渤 李本先 李东风 张强 吕洪波 王水 黄永义 蒋永华 马军 陈建军 王春艳 晏成和 黄仁勇 刘庆彬 李永丹 毛秀光 褚昭明 张学文 张帅 肖里 余洪波 苏华 李承哲 王永林 张家峰 唐小卿 梁洪泽 周小洁 曹贺贺 郭奕棣 张江敏 肖映雄 户国 陆占国 李明坤 韦玉程 俞立平 叶春浓 徐旭东 吴信 刘光银 张辉 许方杰 冯朝君 彭真明 陈新 刘晓锋 牛丕业 陈智文 印大中 冯大诚 陈齐风 李毅伟 梁进 刘全生 穆仕芳 刘淼 周忠浩 刘锋 陈筝 韩健 代恒伟 姚伯元 王云才 程柯仁 曾纪晴 谢平 梁礼铭 fighting110 dsgwz jlx1969 biofans wou enet37 qzw loyalSciencefan wgq3867 mpywang xchen xibujd ghzhou5676 sc2000sw zhangling zjzhaokeqin lrx zhuiqiuzhuoyue htli forumkx fangfa12 wangqinling aliala wqhwqh333 doctor5 jiareng crossing brns blackrain007 UNCblue ttee1 Zxt2012 mathtj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