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问题讨论:学生上课、听报告可否允许拍照? 精选

已有 14486 次阅读 2014-11-30 14:44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教育, 课堂拍照, 学术礼仪

问题讨论:学生上课、听报告可否允许拍照?

(王德华)

 

最近有位老师对于学术礼仪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我交流。她说在一次讲座上,她坐在最后一排,发现课堂上有学生偶尔拍照,有的似乎一直在拍照(拍PPT)。等讲座快结束的时候,前排有个同学开了闪光灯拍照,闪得讲座的教授似乎有点不悦。讲座的教授后来说,讲座最开心的是遇到聪明有趣的学生,最危险的就是当面翻脸。像第一排开闪光灯拍照这样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学术礼仪问题。

这位老师说,好像记得我以前写过类似博文,谈及该如何做好学术报告的听众(我都不记得写过什么了),觉得这个教育对于青年学生来说真的很重要,应该让同学们知道听学术报告的基本礼仪。还希望我以后有机会再谈谈听学术报告需要注意的事情,并在方便的时候给同学们普及一些这些学术礼仪。

受近期情绪的影响,我的回答有些消极。我说,现在听课、听报告,手机拍照已经是无法制止了。对于自己喜欢或敬佩的学者,拍个照作为留念,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所有行为不能对演讲人产生影响。如果不是单位为了报道的目的特别安排专业摄影者,一般听众拍照是不可以打闪光灯的,要是拍PPT打闪光灯就更不好了(既影响报告人,也影响听众)。很多话,我也不愿意说了。看机会吧。说多了,人家都烦。

 这些年来,我逐渐认识到,幼小的心灵埋下的种子,父母、老师在发育过程中浇灌的各种营养,对于成年后的影响是太强大了,有些事根深蒂固的。到了研究生阶段,要改变骨子里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哪怕是按照社会常识非常错误的观念,导师也不要指望进行一些改变。但是,由于学术规范、学术礼仪等,对于一个研究生阶段还算是幼年,这些内容也不算是个性问题,多说、多讲应该还是有效的。成年人有一个方面是很清楚的,知道社会有规矩、行业有规矩。所以,告诉自己的研究生一些学术规范、学术礼仪,也是应该的。

我一直认为,能够索要PPT拷贝,拍照PPT等,还是一个愿意学习的学生。有学习的欲望,本身是很好的事情。优秀的学生,更应该注意学术礼仪。

学术礼仪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些导师懂得一些,有些导师也不懂。我们应该都经历过和见识过:

报告厅里,会议室里,手机铃声会突然响起。严重者,随着铃声消失,打电话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期待着会迅速结束,没成想有时候会遇到不堪忍受的程度,心里会涌起无名火。有这些行为者,不只是一般的学生,一般的教授,有很优秀的学生,很有名的教授,很有权势的官员。有位国际友人曾对我调侃说,(在中国开会时打电话)好像地位越高,声音越高,电话越频繁,身体动作也越夸张。言外之意,这是一种象征,一种地位的彰显。曾遇到过,在家门口国际学者厉声指责我国学者报告厅里打电话的情况,要求打电话者退场。现在的会议手册上,有些已经有提示会场关闭手机或调到静音。也有些主持人也会专门提示一下。

还有一个经常看到的现象是,报告已经开始,晚到的听众依然大摇大摆走到前面找空座,也会让他人起立给他(她)让路、就坐。也有中间突然起立,毫无顾忌地走出会场。

听报告拍照是数字化时代出现的新现象。数码相机、手机、ipad等拍照太方便了。有些报告人不在乎,有些就很在乎。由于考虑到对于演讲者和其他听众的影响,以至于有些国际会议的会场,专门有中文写的不准拍照的提示。

会场听报告拍照,课堂上听课拍照,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是不是应该有个规范,是否符合教学规范,我不是很清楚。经历多了,似乎也见怪不怪了。今年的国内会议上,朋友在做学术报告的时候,我也用手机拍了照片。我的老师、学生在做学术报告的时候,也忍不住会拍几张照片,当然不能打闪光灯。前几日在所里听一位很敬仰的大科学家的讲课,发现很多学员也忙着拍照,这是对大学者的一种敬仰。报告后,要求与之合影,是这种心理的一种说明。

单说授课吧。我从1997年开始在研究生院授课。用胶片投影的年代,学生会要求去复印胶片的内容。由于有板书,大家也会很认真记笔记。后来开始用PPT了,学生要求拷贝PPT。考虑到学生复习用,在进行相关处理后,会把PPT发给教学秘书,并说明仅作复习用,不要扩散,不要上传到网络。尽管绝大多数研究生是遵守规矩的,但发现还是有学生上传到了网络上。逐渐地,课堂上开始用手机拍照了。今年课堂上拍照的学生数量就明显多了起来。

所以,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学生上课、听学术报告,是否允许拍照呢?我们还有哪些学术礼仪需要学习呢?

  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847452.html

上一篇:杂谈:违心话、效率、学术报告和专家
下一篇: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首先要排除自卑心态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34 刘立 曹聪 蔡小宁 谢平 郭战胜 曹建军 李伟钢 张强 冯大诚 黄永义 赵序茅 吴斌 唐凌峰 赵凤光 王立勇 温世正 赵霞 孙瑜隆 彭真明 孟繁军 薛宇 胡俊 高文元 张骥 梁进 虞左俊 李宇斌 杨顺楷 李毅伟 毛宁波 biofans xqhuang shenlu zhyz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