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胡言(7):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王德华)
昨晚朋友们在微信上闲聊。离开西宁的朋友,在西宁工作出差在外的朋友,在西宁工作的朋友。
在杭州的朋友们贴了在西湖的照片,亭子后面是一片残荷。看着残败的荷叶,很容易让人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句子。昨日杭州无雨,所以只赏荷。成都的朋友说,昨日成都大雨,可以听雨。西宁的朋友说,昨日西宁大雪,贴了即时的大雪照片,并很有诗意地说,我们在西宁赏雪。最糟糕的是在北京的我们,昨日北京重度雾霾。昨天去参加一个会议,本是一个小时的车程,竟然走了4个小时。很有意思的是,昨日的四景,很有画面感:杭州赏荷,成都听雨,西宁赏雪,北京看霾。
聊几句理想和人生目标的话题。
树立人生目标是有条件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次跟学生聊,谈到一个人还是应该有个理想时,学生顺口就冒出了这句话。我当时稍有不悦,也顺口说了你们怎么能让网络上这些东西来影响自己的生活呢,何况网络上有很多看起来有道理细分析则是一派胡言呢。谈到现实,有学生又说了,那就熬吧。过一天是一天,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更是要不得。熬,等,靠,这是消极被动的。掌握主动,任何时候都是没有错的。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是应该提倡的。既然我们无法预测明天,无法预测未来,所以我们要过好每一天。快乐过好每一天,充实过好每一天。力争做到今天比昨天快乐,比昨天充实。明天比今天快乐,比今天充实。充实快乐的人生,一定是很美好的。
有理想,有追求,有人生目标,是有条件的。首要条件是衣食足。温饱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生存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谈梦想可以,谈理想,谈追求,谈人生目标,恐怕会招人笑话。所以,基本的生活保障,是有尊严活着的一个很重要方面。那么衣食足之后呢?应该有一个理想,有追求,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生活上档次,有品位,有尊严。
Idea (想法,点子,主意)什么时候最重要?
做学术的人都知道idea的重要性。所以流传着做科研idea最重要的说法。但也会读到idea is cheap (想法并不重要)的文字。我觉得这取决与科研的档次和学者的眼界。刚开始做研究的时候,往往是一片迷茫,一思考很多问题,转眼每个问题都难以具体,难以形成明确的idea。一旦进入一个领域,取得一定进展,放眼学术界,综合其他学科知识的时候,会有一种会当凌绝顶的快感,这个时候脑海里会冒出很多的idea。所以,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是如何判断和选择重要的科学问题,在重要的科学问题中,如何判断和选择更重要的科学问题?这是学术人的一个很关键的素养。
与之相关的是读书有没有用的问题。经常听到和读到一些年轻人抱怨读书无用,尤其是读大学无用,甚至有些看似有学识的人也发出此类言论。读书有没有用,实际上不需要更多讨论。说这些话,写这些文字的人,本身就是读书的结果。他们也是读书人,很遗憾缺少一些逻辑思维能力,自我评判能力。读书,知识,学历,虽在整体上与工作职位、甚至挣钱多少等是有关的,但具体到某个人又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在给研究生授课的时候,也说讲授的知识,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对于将来从事的科学研究,很少是有用的,或者是没有用的。有用,无用,是辩证的。真正有用的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是思想和逻辑。思维,思想,逻辑,是需要知识积累的。
品行和规矩
我们都期待和喜欢品行兼优的学生,爱戴德艺双馨的学者。当被问到,学问和品行我更看重哪一个的时候,我总是毫不犹豫说,我选择品行。品行包括很多方面。一个人的性格,处世方式,行为和意识等很多方面,早期的影响非常关键,在很多程度上受家庭的影响,受父母的影响,受幼儿园和学校老师的影响。一旦成人之后,很大方面已经成型,要改变是很难的。所以到了研究生阶段,导师想按照自己的思想意识来改造学生,是自己给自己过不去了。但是,学术方面的规矩,是可以树立的,也是可以改变的。致力于研究生的学术素养的培养和能力训练,应该是导师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非学术方面,人性方面只能是包容和宽容,这需要导师具有一定的胸怀。成人需要的是规矩约束。规矩意识是重要的。建立规矩,遵守规矩,维护规矩,是一个集体正常发展很重要的内容。
昨日西宁的雪景 (朋友拍摄)
北京昨日下午的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