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哪里是在读博士呢?
(王德华)
端午节,六一节,周末,三合一,快乐。
过节,需要好心情。好心情,营造好生活。
捧着书,静静读。有故事,有知识,有道理。喜欢这种感觉。
读书,本是一乐事。清闲读书,心静读书,获知解惑,怎么说都是一乐事。
孩童的时候,缠着爸爸妈妈买画报,买带图画的故事书。自己反复看,让爸爸妈妈反复读。没有厌烦的时候。
逐渐自己能读了,要买更多的书。开始自己能讲故事了,给妈妈讲,给爸爸讲,给爷爷奶奶讲,给小朋友们讲。得到的鼓励越多,表扬越多,心情越高兴,读书的动力就越大。读书带来了快乐。
终于,背着小书包进了日夜向往的幼儿园,然后背起真书包进了期盼的小学,再然后进了中学,初中、高中、大学就这样不知不觉过来了 … 可是渐渐地不怎么喜欢读书了。
从哪一天开始,不喜欢读书了呢?从哪一天开始读书成了负担呢?从哪一天开始读书成了压力?从哪一天开始厌恶读书了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谁造成的呢?
回头想想看,应该是与这些原因有关的:考试,成绩,排名,升学,课外辅导班… …孩子完全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失去了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家长定的,老师定的,很多逼迫的意味。
… …
这些年来,眼睁睁地看着研究生群体的变化。苦读的学生很稀罕了,珍惜机会和时间的学生很少见了。读书,完全成了人生中不得不经历的一种痛苦折磨,想不清,道不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忙碌碌,没有快乐的感觉,没有满足的感觉,没有充实的感觉。有的感觉是:累,每天都累。着急,每天都着急。迷茫,一直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
读文献,不是为了求知,不是为了求新。成了被迫的任务。
做实验,不是为了寻找谜团的答案,获得数据。成了不堪忍受的机械重复。
写论文,只为了发表。没有时间思考结果的新意在哪里,结论是否合理?文章是否符合逻辑?语言表达是否达到专业化?概念理解是否准确?为了审稿人而写文章,为了获得学位而写文章。
完全是被动的,消极的,无奈的。这怎么会是读博士呢?这么美好的事情,怎么会沦落到了这种地步?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是求学生涯中最最重要的一个时期。虽然没有理由挥霍散漫,也没有理由过得艰难。追求学问,是一条清贫的路。在这条路上,是希望心静的人,不贪图富贵的人,希望充实自己的人,能够做到清心寡欲的人。
所以,每天思考着自己喜欢的问题,脑子里弥漫着各种猜测假想,然后查书读文献,设计着能够验证自己猜想的实验,精心收集者数据。然后,急待着自己的实验结果,是否与自己的猜想一致?不一致,问题出在哪里?一致了,还存在哪些未知?再思考,再实验…. …数据充实了,思想成熟了,写成论文,在主流刊物上发表,等待学术界的认可。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自己的发现,听取同行的意见和批评,再完善,再深入。完善,深入,再完善,再深入….. 这样逐步发展着自己的学说、理论,从学生转变成一位独立的科研人员,从学生转变成研究生导师,然后指导着有兴趣的学生继续着未知的探索…. ….整个过程充满着新奇,充满着期待,充满着提高,充满着满足。这就是科学人的生活。
研究生,本是这样读的。
博士,本是这样读的。
科研,本是这样做的。
生活,本是这样过的。
读了博士,却不喜欢科研生活,进不了状态。
从事科研活动,却羡慕着朱门酒肉,羡慕着花前月下。
心猿意马,身在曹营心在汉。
那,可真是一种痛苦。
既然是痛苦,为什么不及早结束这种生活呢?
人生苦短,还是早些意识到自己喜欢什么,做什么自己才能快乐起来?
自己的努力,与自己的梦想背道而驰,永远不会达到预期目的地了。越来越悲观,越孤独,越无助。这才是最大的人生悲剧。
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沿着自己喜欢的路向前走,朝着自己追求的方向行走。这样,就会越来越快乐,知足,自信。脱离苦海,走出泥潭,这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
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向哪个方向走?
明确了,就不要为难自己了。
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是确定了目标后的一种心态。哪条路上都有沟沟坎坎,有平坦,有弯曲。
朝着自己追求的目标逼近,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知足。
很简单的问题,要想获得学术界的最高学位,需要怎么做,应该很清楚的。哪些事情,有利于达到这个目标?反之,哪些活动不利于达到这个目标?甚至严重影响达到这个目标?既然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做个决定:多做有利于达到目标的,少做或不做有碍于达到目标的。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花最多的时间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六一随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