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一研究生朋友讨论:“更好发展的前提就是文章”吗?
(王德华)
在博文:原来导师的心理也是如此不堪一击,有一研究生朋友的评论,希望就师生关系问题与我进行相关讨论。很多老师一听“师生关系”就开始反胃了。关于这个话题,也不知多少老师都唠叨多少遍了,我自己也写过不少文章了。但是,学生是一茬一茬的,很多问题是相同的,不少问题是时代性的,跟每年都要讲课的道理是一样的。
研究生的评论:
【关于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因为我本人是研二学生,可能站在学生立场上会让老师有新的角度来思考:
学生为什么要读研究生?这个问题可能很多老师都认为是“为科学做贡献”。但是不要忘记了,现代社会的本质就是“以财富论英雄”的社会大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谁还能真正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生做科研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而更好发展的前提就是文章。试想一下:如果学生在实验室里看不到任何发文章的希望,如何让他对这个实验室有更多的留恋呢?这里不能不说,在中国有的时候的确是老师的问题,包括科研思路和方向以及团队组织的问题。但是我们做学生的可能也会有自己的原因。因此我个人认为想要缓和老师、学生的关系的话,应该从以下入手:(1)给学生兴趣和自由,并且让他们感觉在实验室里有“更好的出路”;(2)不要把学生定位在“为我打工”,而要让学生作为一个全面更好的“人”来发展;(3)每周定期开研讨会,大家可以畅所欲言;(4)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要把思路放开,用一种更宏大的眼界来看待文章、看待科研。这样才能使得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从敌对变成知己。不知道王老师是否同意我的看法?希望与您讨论。】
不知道持这种看法的研究生们占多大比例,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正式回答一下,尽管我以前的很多文章中已经说得够清楚了。
为什么读研究生?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还是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体验更高层次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发展自己的思维方式。达到这个目的,是不能有功利性的。
“以财富论英雄”,不是现代社会的本质。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也不是现代的教育和学习理念。读书,发不了财。发大财的,也不一定是读书好的。读书是一种精神需求,是一种生活需求。
恰逢“五一劳动节”,我欣赏“劳动最光荣”这句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文章(论文)能说明一切吗?“学生做科研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而更好发展的前提就是文章”,同意前半句,后半句值得商榷。论文与能力是一个什么关系,论文与发展潜力是什么关系,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现在的认识是:做科研、读研究生,唯论文论是不妥的。论文之上,也是不应该提倡的。把发表论文作为一种追求和理念,是错过很多美好的事情,严重者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信念和生活。
关于你提出的改善师生关系的四条建议,简单讨论如下:
“(1)给学生兴趣和自由,并且让他们感觉在实验室里有‘更好的出路’。”
读书追求的就是一种自由,不仅仅是躯体上的自由,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自由。兴趣,不是导师给的。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毫无疑问,做自己永远没有兴趣的事情,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如果走错了路,应该及早退出,这是上策。
“(2)不要把学生定位在‘为我打工’,而要让学生作为一个全面更好的‘人’来发展。”
一般有责任心、了解研究生培养目的的导师,都不会有这样的定位。师生关系是很复杂的一种关系,雇佣关系反而简单多了。关键是学生自己不要把自己定位在给导师打工上,如果是这样,就过得很无趣了。导师可以提供机会和条件,发展还是在个人。发展好了,不是导师的功劳。发展的不好,也不应该是导师的责任。禽择良木而栖,有选择权的时候,眼睛要睁大一些。
“(3)每周定期开研讨会,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每周定期召开组会,不是难事。我身边的导师们几乎都这么做了。组会,一定是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的。关键还是学生要正确理解组会的目的,主讲的人、聆听的人,都要主动些。
“(4)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要把思路放开,用一种更宏大的眼界来看待文章、看待科研。”
师生关系,自然是师生双方的事情。要改善和维持,必然需要双方的努力。双方都需要在一些方面进行相应调整,双方都应该知晓自己的角色、地位和作用。知道了自己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问题就会少很多了。不信任,相互猜疑,相互保留,是师生关系的大敌。
不明白“如何用一种更宏大的眼界来看待文章、看待科研”。
据我的观察,您提出的这4条,在科学院应该基本都达到了,至少我身边是这样的。但是师生关系似乎是越来越复杂了,越来越恶化了。相互不满、抱怨、误会、误解的,越来越多了。所以,我觉得问题不在这4条。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我的看法:问题在师生双方的观念和需求上,导师的希望和学生的要求不一致,导师的要求和学生的希望不匹配。师生都感觉自己的付出与收效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大环境,是很重要的因素。个人,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导师的理想化与学生的现实化,导师的功利性和学生的理想化,这两方面的错位和冲突,造成了师生关系的方方面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