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我的几则评论:SCI 、科学与技术 精选

已有 9920 次阅读 2014-2-9 11:00 |个人分类:个人观点|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SCI, 考核, 科学与技术, 科研评估

我的几则评论:SCI 、科学与技术

(王德华)

 

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是做学问的人一生都在思考和践行的。时不时会有些新的启发和思考。所以,学术需要交流,不交流就会是一潭死水,可能会走偏。学术成果,是需要学界认可的,需要服务于社会和大众的。

科学和技术,不是闭门造车,不是闭关自守,也不是山寨模仿。如果说技术可以模仿,专利和知识产权的相关法规,是企业必须遵守的。世界能有序运转,需要不同系统的和谐,这个和谐是建立在严格规矩的基础之上的。科学家,需要规矩意识;企业家,也需要规矩意识。

学识,视野,胸怀,对于一个学者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我们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经历是有限的,思想和思维是有局限性的,认识水平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要求每个人都认可自己的观点,同意自己的说法。有些问题是需要反复讨论的,有些方面是需要提高认识水平和学术涵养而不需要讨论的。

学者把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直言不讳说出来,这是值得赞赏的,这是交流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我说:敢于承认自身不足不容易

 

这几天,有几次发言,摘录在这里。

 

对王老师的文章:以一个错误纠正另一个错误

既然大家反对唯SCI为唯一考核标准,那么论文这块,我们就换一个标准,就以本领域最好的那几个国际(国内)期刊为准如何?这也是很多国际上很多大学,研究中心对于科研论文,采用的考核标准。

 

1]王德华  2014-2-8 08:45

国内很早就有这样的说法:

好的单位,看引用citation,一般单位,看点数IF,其他单位,看数量。

 

(王)博主回复(2014-2-8 09:34)其实,引用都是可以运作的,也是靠不住的。

 

任何事情只要有人为因素的掺与,尤其怀有自私的心理,忽视或无视行业规范,都是不正常的。运作,这是个很有特色的当代中国词汇。

至于论文的引用(尤其是他引)、影响因子和论文数量,是不同阶段的评价手段,都是根据具体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很多规矩是教授们参与的,也是征求过意见的,按说是合理的。关键问题就是对科研人员的考核问题。该不该考核?如何考核?谁来考核?这是一个大工程,既需要规矩和制度的完善,也需要学界总体素质的提高。没有一个指标是完美的,H-index 也一样。不管什么指标,单一化,绝对化,一定是不完善的。科学院很多单位早就实行了本领域的主流期刊,前5%,15%等等的做法了。但是,都存在很多问题。科学家的素养上不去,管理者的理念上不去,相互都不信任,严重的是无法做到相互信任,所以,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理解,不解决问题。

 

有网友提供信息:杨卫在接受《大学周刊》访问时说:以美国大学为例,它们是三流学校数论文篇数,二流学校数论文的影响因子,一流学校不对论文发表提要求,而顶尖的大学非常强调教学。

 

对林老师的文章:科研必须考虑中国国情

钱,在不同的家庭支出是不一样的。穷人家主要是吃与穿,富人家可以用来买宝马车!

一部分教授做基础研究(例985高校与一般高校中的国家重点学科),大部分教授做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中国这么多大学教师与研究人员,大量的产品技术如此落后,还不鼓励研究人员为中国工业服务,以SCI论文为考核最最重要指标,这符合中国国情吗?

 

[3]王德华  2014-2-7 11:28

林老师这个问题,就是一个生存和发展问题,是买船和造船的问题。

恰恰说明了,科研是一个奢侈的职业,清贫而富足。

大学教育,需要清楚定位。教授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放的头脑,上进的学习态度,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还有严格要求学生。

不能总是山寨,不能总是拿来主义。

眼前,是生存问题。

长远,是发展问题。

 

(林)博主回复(2014-2-7 11:32)我们只有技术进步,从山寨到超越,需要中国的大学做出杰出贡献。中国企业是根本无法完成的。至少需要许多年企业才有这个可能。

 

中国的企业需要技术支持,大学担负着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靠屈指可数的大学教授支撑企业的发展,肯定是不可能的。企业发展,需要有规划,有目标。大学发展,需要定位,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企业需要的人才。真才实学的人才,企业会喜欢的。

自然科学研究,必须有国际视野。地域特色,值得关注,但科学规律是统一的。

生存很重要,不可以忽视现实情况,实事求是是必须的。

发展是大计,没有发展,就没有出路。

当今与未来,需要平衡,需要规划,都不能荒废。不能太近视,只顾眼前利益,也不能不顾现实,空想蛮干。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吴老师的文章:好高的钉子,换个角度看看

从我卧室的窗户看过去,照片里这个东西(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的新的观景台】只有四根(钉子)。可除了我家的角度,估计哪里都能看到是五根(钉子)。可就是这个五根,在不同的角度看是不一样的。我一直想借此来说明一下做研究根本没必要跟风,即便用的材料一样,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东西,能看出不同的侧面,会有不同的认识,这就是SCI论文。只要你想写,需要论文,那就认真去做,认真分析,认真的描述,认真的写出你的认识就可以了。

 

[27]王德华  2014-2-9 09:25

(如果从外观上)8个方向看,可以写8SCI论文。但是凡是看到4颗钉子的,论文写得再漂亮,结论也是错的(数据错了)。如果有一天走到里面去,又可以写数篇SCI论文,说是关于机理研究的。所谓的机理可能只是关于一颗钉子的,那5颗钉子的机理(综合),估计需要20年的时间,需要无数博士教授的努力,需要好几个973课题的支持,最后还可能解决不了。

总之,科学家的话,不要随便相信。认真的人,可信点大点。粗心的人,可信点低。如果是心术不正的人,则纯属忽悠、欺骗。

 

所以,科学研究成果是有局限性的。科学的终极目标是探索自然的真相和规律。

科学研究是科学家做的,科学家是人,人本身就有很多的限制。一系列问题就来了。反之,也就可以理解了。

学术成果,需要学术界的共识,不是个人的宣传和吹嘘。

科学,需要实事求是。求真,求实,是科学的精髓。

         

       奥,大家都知道了啊。那说的全是废话啊,赶紧打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765848.html

上一篇:敢于承认自身不足不容易
下一篇:谁说不是呢?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45 罗德海 叶春浓 张海霞 廖晓琳 赵斌 张德元 曹聪 李学宽 武夷山 徐绍辉 张吉良 王善勇 肖振亚 雷蕴奇 彭真明 董侠 梅志平 朱朝东 高应波 郑小康 吕喆 孙学军 李毅伟 杨建军 谢其峰 韦玉程 郑永军 张南希 高建国 徐晓 刘淼 杨生茂 李伟钢 陈冬生 陈辉 张永祥 李庆祥 郭宪光 曹建军 陈绍云 张能立 李宇斌 wangqinling zhoulangxiucai zg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