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几则评论:SCI 、科学与技术
(王德华)
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是做学问的人一生都在思考和践行的。时不时会有些新的启发和思考。所以,学术需要交流,不交流就会是一潭死水,可能会走偏。学术成果,是需要学界认可的,需要服务于社会和大众的。
科学和技术,不是闭门造车,不是闭关自守,也不是山寨模仿。如果说技术可以模仿,专利和知识产权的相关法规,是企业必须遵守的。世界能有序运转,需要不同系统的和谐,这个和谐是建立在严格规矩的基础之上的。科学家,需要规矩意识;企业家,也需要规矩意识。
学识,视野,胸怀,对于一个学者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我们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经历是有限的,思想和思维是有局限性的,认识水平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要求每个人都认可自己的观点,同意自己的说法。有些问题是需要反复讨论的,有些方面是需要提高认识水平和学术涵养而不需要讨论的。
学者把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直言不讳说出来,这是值得赞赏的,这是交流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我说:敢于承认自身不足不容易
这几天,有几次发言,摘录在这里。
对王老师的文章:以一个错误纠正另一个错误
【既然大家反对唯SCI为唯一考核标准,那么论文这块,我们就换一个标准,就以本领域最好的那几个国际(国内)期刊为准如何?这也是很多国际上很多大学,研究中心对于科研论文,采用的考核标准。】
1]王德华 2014-2-8 08:45
国内很早就有这样的说法:
好的单位,看引用citation,一般单位,看点数IF,其他单位,看数量。
(王)博主回复(2014-2-8 09:34):其实,引用都是可以运作的,也是靠不住的。
任何事情只要有人为因素的掺与,尤其怀有自私的心理,忽视或无视行业规范,都是不正常的。运作,这是个很有特色的当代中国词汇。
至于论文的引用(尤其是他引)、影响因子和论文数量,是不同阶段的评价手段,都是根据具体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很多规矩是教授们参与的,也是征求过意见的,按说是合理的。关键问题就是对科研人员的考核问题。该不该考核?如何考核?谁来考核?这是一个大工程,既需要规矩和制度的完善,也需要学界总体素质的提高。没有一个指标是完美的,H-index 也一样。不管什么指标,单一化,绝对化,一定是不完善的。科学院很多单位早就实行了本领域的主流期刊,前5%,15%等等的做法了。但是,都存在很多问题。科学家的素养上不去,管理者的理念上不去,相互都不信任,严重的是无法做到相互信任,所以,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理解,不解决问题。
有网友提供信息:杨卫在接受《大学周刊》访问时说:“以美国大学为例,它们是三流学校数论文篇数,二流学校数论文的影响因子,一流学校不对论文发表提要求,而顶尖的大学非常强调教学。”
对林老师的文章:科研必须考虑中国国情
【钱,在不同的家庭支出是不一样的。穷人家主要是吃与穿,富人家可以用来买宝马车!
一部分教授做基础研究(例985高校与一般高校中的国家重点学科),大部分教授做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中国这么多大学教师与研究人员,大量的产品技术如此落后,还不鼓励研究人员为中国工业服务,以SCI论文为考核最最重要指标,这符合中国国情吗?】
[3]王德华 2014-2-7 11:28
林老师这个问题,就是一个生存和发展问题,是“买船和造船”的问题。
恰恰说明了,科研是一个奢侈的职业,清贫而富足。
大学教育,需要清楚定位。教授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放的头脑,上进的学习态度,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还有严格要求学生。
不能总是山寨,不能总是拿来主义。
眼前,是生存问题。
长远,是发展问题。
(林)博主回复(2014-2-7 11:32):我们只有技术进步,从山寨到超越,需要中国的大学做出杰出贡献。中国企业是根本无法完成的。至少需要许多年企业才有这个可能。
中国的企业需要技术支持,大学担负着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靠屈指可数的大学教授支撑企业的发展,肯定是不可能的。企业发展,需要有规划,有目标。大学发展,需要定位,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企业需要的人才。真才实学的人才,企业会喜欢的。
自然科学研究,必须有国际视野。地域特色,值得关注,但科学规律是统一的。
生存很重要,不可以忽视现实情况,实事求是是必须的。
发展是大计,没有发展,就没有出路。
当今与未来,需要平衡,需要规划,都不能荒废。不能太近视,只顾眼前利益,也不能不顾现实,空想蛮干。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吴老师的文章:好高的钉子,换个角度看看
【从我卧室的窗户看过去,照片里这个东西(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的新的观景台】只有四根(钉子)。可除了我家的角度,估计哪里都能看到是五根(钉子)。可就是这个五根,在不同的角度看是不一样的。我一直想借此来说明一下做研究根本没必要跟风,即便用的材料一样,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东西,能看出不同的侧面,会有不同的认识,这就是SCI论文。只要你想写,需要论文,那就认真去做,认真分析,认真的描述,认真的写出你的认识就可以了。】
[27]王德华 2014-2-9 09:25
(如果从外观上)8个方向看,可以写8篇SCI论文。但是凡是看到4颗钉子的,论文写得再漂亮,结论也是错的(数据错了)。如果有一天走到里面去,又可以写数篇SCI论文,说是关于机理研究的。所谓的机理可能只是关于一颗钉子的,那5颗钉子的机理(综合),估计需要20年的时间,需要无数博士教授的努力,需要好几个973课题的支持,最后还可能解决不了。
总之,科学家的话,不要随便相信。认真的人,可信点大点。粗心的人,可信点低。如果是心术不正的人,则纯属忽悠、欺骗。
所以,科学研究成果是有局限性的。科学的终极目标是探索自然的真相和规律。
科学研究是科学家做的,科学家是人,人本身就有很多的限制。一系列问题就来了。反之,也就可以理解了。
学术成果,需要学术界的共识,不是个人的宣传和吹嘘。
科学,需要实事求是。求真,求实,是科学的精髓。
奥,大家都知道了啊。那说的全是废话啊,赶紧打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