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教学”新领悟 精选

已有 7891 次阅读 2014-1-15 13:06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科研, 研究生教育

“教学”新领悟

(王德华)

 

 

老师尊重知识,享受知识,学生就会尊重知识,享受知识。教育是一种熏陶,能力随兴趣和火花慢慢燃起而提高。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学生发现自己的喜好所在,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想成为什么,然后去准备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独立能力很重要。自学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举足轻重的,这个能力在中学阶段就应该具备。如果读完大学,还不具备自学的能力,那就需要反思一下了。

 

有博友说的好:“大学有三个功能: 1)提供学习环境 learning environment); 2)追求科学发现(scientific discovery);3)积极开展社会互动(social engagement)。”

学习氛围(环境),学术氛围,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这是潜移默化的。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有朋友问,同样的学生在国内成不了才,为什么去了国外就成才 呢?我说,环境很关键,我们没有成才的环境,没有积极向上的氛围,没有学习的环境,没有学术的环境,谈什么培养人才。

大学的底蕴、传统和文化,不能抛弃,不能被世俗所替代,不能被社会的俗气所浸染。大学里,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种追求科学、追求知识的精神。大学,不是封闭的,但是独立的,人才最后是要走向社会的,知识是要为社会服务的。这些方面,大学里的每个人,从校长、教授到学生,都应该知晓并努力去践行的。

 

我很喜欢老吴的这几句话:“大学,就是教学第一。基础课的教学比专业课重要,而专业课中基础内容的教育比前沿教育重要,学科思想教育比知识教育重要,思维方法论教育比学科思想教育重要。这些都不(去)想,从来没有人(去)认真思考,(总)以为把课时完成,生动的讲课就是好的教学。

教学好,不是说讲课要多精彩,而是要让自己教的课具有启发性和思想性,能赋予学生学校和专业的烙印,最好能让学生带上自己的烙印,一看就知道,这小家伙估计是那谁的学生。这是需要动脑子的,也是只搞科研不搞教学的教授不会的事情。

 

凌峰曾介绍过遗传学家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他的读书笔记中有这样的记录:“摩尔根是这样上课的,他讲课时随兴所至,杂乱无章,而且还常常迟到,有时干脆不来。但另一些学生简直对摩尔根和他讲的生物学着了迷。他有热情,有才学,能使有兴趣的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广阔天地和多种多样的实验方法。而且,他舍得花时间。你要是有问题需要讨论,随时可以打断他的话。这样,他轻而易举就赢得了大批追随者。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68-663047.html,谢谢biofans的提示)

 

这就是一位好教师的魅力。这样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不可估量的。摩尔根为什么能成为这样有魅力的老师呢?有科研经历,有教书经验,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所以说,教育就是把学生心头的火把点燃。整个燃烧过程,是学生自己去掌握和体验。

 

至于有人说:“科研做的好,讲的再差也差不到哪去;没做过科研的讲的再好,也好不到哪去。” 这个话是值得商榷的。


   做科研跟教学是两码事,一个是感知未知的敏锐和探索未知的能力,一个是对已有知识的系统综合能力,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拓展,以及传授能力。所以,课讲得精彩是需要的,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解析是必要的。


说明:文中的一些内容来自博文:我很讨厌忽悠“大学是教学至上”的说法,就一帮骗吃得主!的评论部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759338.html

上一篇:寒门学子要敢于追梦
下一篇:自信与自卑
收藏 IP: 159.226.67.*| 热度|

38 吴飞鹏 陈楷翰 李学宽 强涛 汪育才 李宇斌 唐常杰 徐满才 戎可 李东风 梁进 彭真明 张海霞 张忆文 刘立 蒋永华 熊伟 刘全生 梅志平 曹郁 曹俊兴 韦玉程 王桂颖 曾海波 赵新铭 赫荣乔 王琛柱 罗利 罗慧 wgq3867 zgg wangqinling chenhuansheng jimiyg zzjtcm yunmu 好象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