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诗人毛泽东

已有 6437 次阅读 2013-12-25 23:10 |个人分类:人物风采|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毛泽东, 橘子洲头

诗人毛泽东

(王德华)

 

从识字开始,学校里学习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

学得最早、听得最多的歌曲是:东方红。每天早上的有线广播里,都会准时高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帽子上和衣服上戴的是毛主席像章。

每年春节父亲买的年画,总有一张新的毛主席像。

家里的厚厚的书籍《毛泽东选集》和红塑料皮的《毛主席语录》,里面有毛主席像。

家里的瓷盆、茶缸子上,有毛主席的像和毛主席语录。

农村里看电影,有《新闻简报》,可以看见毛主席接见国际客人,那是动态的。

 

学校里,课本上经常有毛主席的诗词,那是需要背诵的。

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和《纪念白求恩》,很多段落也是要求背诵的。

初中的时候,曾用白白的“窗户纸”做成的练习本,描摹过毛主席的书法,“向雷锋同志学习”。同桌的周同学,也学着用铅笔描摹,竟上了瘾,不知道描摹了多少遍,甚至用上了彩色蜡笔。

 

教室里贴的是毛主席的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村里的街道上,墙上贴的标语是“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村头,有毛主席的画像。有些家里的迎北墙上,有毛主席的画像。

 

直到19769月的一天下午,我们背着在田野里勤工俭学活动拔来的青草回到学校,发现老师们在办公室里哭泣。不知原由,不知所措,听到有悄悄议论,“毛主席去世了”。

第一次为领袖戴上了黑纱,冒雨参加了毛主席的追悼会。

 

读大学的时候,一进大学校门,广场上矗立着巨大的毛主席塑像。

这半年每天乘坐公交车上班,路过中国农业大学,总会看一眼一直矗立着的毛主席塑像。在车上,有时候会听MP3里的新时代配乐的《东方红》(50-70年代的歌曲),也会跟着哼哼“毛主席栽花咱们来浇水,众手浇出幸福花”。

 

毛主席,这三个字代表了一个时代。那个时候,毛主席就是天。天塌了,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很喜欢毛主席的一些诗词。自己学着在春节写对联的时候,也写过“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喜欢他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实在是壮观,有气魄。做动物适应寒冷环境的学术报告的时候,曾引用过主席的这首诗。

 

2008年去长沙,去了一趟韶山,参观了毛主席故居。

 

今年11月在长沙开会,有机会去了趟橘子洲头。那天天气不好,雾霾,正值为纪念主席诞辰120周年进行塑像整修。在公园里,又看到了主席的那首《沁园春 长沙》,又回味了主席年轻时的那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是一位伟人。不管历史如何评价,伟人总是伟人。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记得毛泽东曾被评为国际上影响世界的100名伟人之一。

 

×××××××××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752899.html

上一篇:新时代的师生冲突
下一篇:2013年最后悔的一次科普活动
收藏 IP: 159.226.67.*| 热度|

18 刘全慧 张海霞 李伟钢 张忆文 陈小斌 王又法 周华 李广勇 余昕 柏舟 武夷山 樊晓英 韩枫 范秀山 杨顺楷 happylittlejoe hainanchen zg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