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到专业?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史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王德华)
在上文:跟研究生聊专业与敬业, 最后说:“能够发表CNS论文,是不是就可以说专业了呢?我说不一定,您说呢?”
接着聊。
先说发表CNS论文。能够发CNS论文,毋庸置疑是很让人羡慕的,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光环和待遇更是让人羡慕。发CNS论文,是好工作、好点子、好运气等等,原因很多。除了突破性的热点问题,多数研究还是基于多年的研究基础,有自己所在团队的基础,也有领域内全世界科学家的工作基础。有一类幸运者,问题明摆着,实验室多年没有做出来的结果,很多研究生都试过,都失败了,轮到他(她),竟然做出来了,这就发了CNS;有些实验室实验做到一定程度和水平,遇到了瓶颈,进入了死胡同,他(她)突发奇想,竟然走出了一条新路,也发了CNS;有些实验室,一个个研究生做了大量基础性和积累性工作,他(她)来的正是时候,与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果子成熟了,自然就发了CNS… …那么,可以说做到专业了吗?我说不一定。
学业上专业,其中一点就是要熟悉专业领域的发展,掌握领域(学科)的发展趋势,熟悉领域(学科)的发展历史。要经常梳理自己的领域或学科发展,对一些概念、重要理论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要熟悉。再比如:自己所在学科领域的重要科学家有哪些?各自的贡献是什么?国际上有哪些重要的实验室?有哪些里程碑式的文章?有哪些专著?有哪些经典理论?有哪些专业期刊?….这些内容都是做到“专业”所要求的。
学术视野,需要站得高、看得远。站得高,会当凌绝顶;看得远,一览众山小。爬到山顶峰,自然会体会到崎岖山路的艰难,知道有多少峭壁悬崖。到达顶峰,也会开心欣赏眼前的风光,看到远方的迷人景色。
到达顶峰,有很多途径。有从山底下一步步爬上来的,有做索道缆车上来的,有接力上来的,有乘直升飞机上来的。虽是殊途同归,但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体验和含义大不相同。
一个人被蒙面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区、高楼、悬崖,不知道路线。解开面具后,一定会更加迷惑和惊慌。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归程的路。迷路了,就迷茫。不知道老路,也没有能力开拓新路,身在天涯海角,自己就知道后果了。
做学问也是一样的道理。该走的路,一定要走。不能重复走的路,也要熟悉一下路线。这样才能不会迷路,也知道哪是新路。读史使人明智,自然科学也如此。青年学者要有意识了解一下本领域的发展历史。对自己从事的领域,了解越多,理解越深,兴趣也就越浓,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自然逐渐就是这一行当的专家了。
了解领域的了发展历程,就具备了判断哪是新知识的能力。一旦读到新的知识时,眼睛会不自主地发亮,呼吸会急促,读下去的欲望强烈。我给学生举了自己的一个例子:我从1985年开始接触褐色脂肪组织 (brown adipose tissue, BAT),当时国内没有一篇研究论文。从查阅文献开始,逐渐了解国际学术界对这种组织的研究进展。当时急于知道BAT的形态学,查到了上世纪20年代的文章,逐渐知道了直到60年代才基本确定了BAT是一种产热组织,也知道了1982年我国的学者林其谁先生分离了BAT线粒体内膜上的产热蛋白UCP1(解偶联蛋白, uncoupling protein),逐渐了解了野生动物中BAT的研究情况,也逐渐发现BAT的功能研究已成为一个多学科研究的课题。可以说,自己当时感觉对BAT的发展历史比较熟悉,通过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和交流,也逐渐感觉自己对BAT的了解,比他人知道得多,逐渐也就建立了自信。由于兴趣的原因,后来也是一直关注BAT的发展,自己的研究中也几乎没有中断对BAT的研究。到了200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出版了一个专刊,专门论述人类BAT的发现和可能的生理功能。当时就感觉这是一个新的热点,由于根据以前的知识,BAT在人类幼年阶段是存在的,成年后逐渐退化消失。由于BAT的产热作用(释放热量)在成年人中确定BAT的存在,一定会引起学术界的兴趣,至少对于人类的肥胖和体温调节的理解会增加新的内容。了解了一个领域的发展简史,对于新知识的获取有一种特殊的直觉和敏感,发现新知识也会有一种特殊的兴奋感。
推荐阅读: 跟研究生聊专业与敬业
推荐一篇非常好的旧文:初涉科研生涯的四个黄金戒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