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逃课”有理?
(王德华)
北京今天又下雨。
时不时读到老师们抱怨当今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对待学习和科研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态度。如老师给学生发邮件和短信,学生不理不睬,更不会回复;老师安排的任务,没有完成也没有理由。也有老师说现在的大学生没有礼貌,不懂得尊重老师和长辈。同样,学生们对当代老师们的抱怨也是洪水涛涛。师生矛盾,小学有,中学有,大学有,研究生还有。师生,真是一对拆不散的冤家吗?那些蜡烛,那些园丁,不在了吗?
“逃课”,这个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听都没有听过的“词汇”,现在已经很时尚。科学网上也有老师和学生公开“鼓励”逃课,且振振有词、理直气壮。“逃课”有理?看起来似乎学生们是有理的,现在能够能够摆得上台面的就是老师上课不敬业,讲课没有吸引力,学校开设的课程内容没有用,脱离实际太多。
如果真是这样,大学是需要认真对待和进行一些思考和整改的。教改喊了这么多年,难道越改越差了吗?课程如何设置,我不清楚。既然现在大学生是交学费上学,课程不合理、老师不敬业、管理不合理、服务不到位等等现象,是应该及时纠正的,学生也有权力质疑。
那么作为学生呢?如果大学生都去图书馆自学,还办大学干什么?更糟糕的是,逃课的同学是在床上自习呢,还是真到图书馆自习呢?是在网络游戏中遨游呢,还是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呢?我一直呼吁大学要加强培养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规矩意识。当今不少年轻人缺少的就是规矩意识(甚至一些年长者也不遵守规矩!),不懂得社会共识,这与大环境有关,与我们缺失的文化有关,与时代的追求有关。一个没有规矩的大学,还是什么大学?没有规矩的班级,是一个什么班级?没有规矩意识的一代,会是什么样子?没有规矩的国家,会是什么样的国家?
面对当今大学生的这些情况,能够认真思考的老师,本身就是值得赞扬和鼓励的。教师如果没有责任心的话,顺着学生来,还可能被学生评选为“优秀教师”呢。曾听到大学的老师调侃说,现在的大学不是官员治校,也不是教授治校,是学生治校。稳定压倒了一切。
我不知道学生“逃课”是否符合校规,上课规矩管理是属于授课老师负责还是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负责。如果逃课符合校规,就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学生违背了校规,那么就要按照校规处罚。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是大学里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比课程内容更重要。属于授课老师的职责范围的,老师应该提醒和记录逃课的同学;如果属于学校管理部门负责,老师有责任将逃课的学生名单上报。只要按照规矩办事,事情就能够解决。千万不要感情用事,更不要“人治”,动不动就不给学生及格和处罚,随便发挥老师的威风。老师的权力和威风是需要校规支持的。
如果是教师授课问题,应该加强教师的水平和教学质量管理。学校应该有相应的组织对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的吧。学生反映问题,也应该按照程序进行。学校应该给学生反映问题的途径和窗口。学生会、班委会也应该担当起相应的责任。
想起自己在大学的一件事情。有一学期,我们的公共外语课授课老师的水平不是很好,大家有些意见。通过班委会反映到系领导那里,系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专门去听这位外语老师的课,并且在课堂上当场对这位老师讲课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点评。后来经过系领导与外语系领导沟通,给我们班调换了一位新的老师,授课水平确实高了不少,大家都受益。
我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从1997年开始给研究生授课,这些年来也感觉学生上课的热情在减少,求知的眼神少见了,那种向往中的阳光少多了。尽管每年上课我都会花点时间唠叨几句关于研究生如何学习的事情,希望他们能够珍惜来到科学院的机会,珍惜这段老师花钱自己安心上课的时光,但每年还是会发现在课堂上睡觉的同学,男女生都有。为此,我最近几年要求研究生院负责课程的老师把我下午的课程推延一堂课,以保证学生们的午睡时间,但还是有学生在课堂上睡眠。所以,有时候我会提醒说,要睡眠的同学,希望能自觉坐到后排,不要坐在前面,以免影响大家听课,也影响老师的授课情绪。当然最好是自己在宿舍里睡觉,我从来不会点名的。也巧,由于安排讨论课程需要分组,所以偶尔的点名,真是发现不少学生真的没有到课堂上来。最让我感叹的一次是,正讲着课学生站起来,我在讲台上看着他走出课堂。
不管怎样,多数学生还是怀着求知的欲望来听课的。所以,我也一直没有动摇去研究生院上课的信心和热情。每次课,不知不觉就放飞的激情。为了那些能够坚持听课的同学,为了还有的那些求知的眼神,幻想着自己的某一句话也许能够给一些学生一些启发。所以,每次授课的最后,我总是说如果大家能够记住几句话,记住几句有用的话,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能够为聪慧的学生授课,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能够遇到智慧的同学,问到智慧的问题,更是幸事。如果自己的讲课,能够解除一些学生的困惑,能够加深他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能够开拓他们的视野,能够对他们的学业有所帮助,能够激发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和激情的话,那就是做教师最大的满足了吧。
刚看到一句话:As long as there is ONE student, you should lecture with enthusiasm. 只要有一个求知的学生在课堂上,就应该满怀激情地给他授课。这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也曾记得科学网上报道过一位老先生只给到场的两位同学上课的事情。这就是职业精神,敬业精神。当今社会缺少的就是这些,老师做到了,就会有学生做到的。老师都做不到的,不要奢望学生能够做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