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论文是科研的一部分
(王德华)
吴老师的文章《发表论文是做科研吗?》中有一段让很多人接受不了的论述:“写论文和发表论文不是科研的一部分,甚至连科研活动都算不上,只能算与科研有关的必不可少的商业活动。” 这说的是当下,是我们的现实。
如果考虑不同的学科领域,我也不同意这样的论述。我对此也曾写过个人的理解和认识,我比较认可 Data + Publish = Research (数据 + 发表 = 研究)的观点,当然我这是针对生物学而言的。我们都听说过学术界的 Publish or Perish (不发表就死亡)的说法,我也曾写过“学术论文是研究生(年轻学者)的硬通货”。做生物学研究,做实验科学研究,做基础理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是硬道理。应用研究、临床研究,则不需要强调什么点数的学术论文,实实在在的成果和实实在在的技术才是最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临床专业的博士生,不会看病、不会手术刀,就是发表点数再高的SCI 论文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如果认真读完吴老师的文章,就会明白他的用意。在当下的大环境下,在各种奖励计划、人才计划的推波助澜下,一切都是数论文的篇数、数论文的点数,也可以说“当前的情况下,发表论文不是科研”。就是论文数量世界第二,也说明不了实质性问题,只能说我们的环境太浮躁了。借老吴的话说“(这些论文)甚至连科研活动都算不上,只能算与科研有关的必不可少的商业活动。”为什么呢?大家都很清楚,或者说是明明清楚装糊涂,也不否认有些年轻学生可能真的不清楚,不知道科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应该是怎么一会儿事,如果错误地认为当前的状况就是科研的正常现象,自己也不知不觉陷了进去,那10年后一定又是一个悲剧,又会跟我们今天一样啰里啰嗦、唠里唠叨说着昨天的故事。
我们当前的教育很不正常,当前的科研同样不正常。既然不正常,里面的一些活动就是不正常的,如项目的审批、奖项的评审、人才的引进、科研评估、教学评估、职称晋升、研究生培养等等,都在不知不觉中变了样,在中国变了样,在有了钱的新时代的中国变了样。怎么变了样?变成了什么样?看看就知道了,学生不是为了学习知识,研究生不是为了探索未知,教授不是为了“为师”,导师们不是为了培养科研人才,人才招聘不是为了学科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需要… … 学生不是学生,教师不是教师,世风日下,传统丢失,文化丢失,诚信丢失,信任丢失,精神丢失。一切都是那么功利,那么短视,那么市侩,那么世俗。如果年轻人错把这些极其不正常的现象当做正常,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那不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吗?
科研是什么?是探索未知,是发现未知。凭什么去发现,去探索?凭兴趣、凭热情、凭好奇心。发现了有什么用?显然是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满足了自己的兴趣,同时为社会提供了新的知识,为人类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水平,充实了自己,让社会大众变得更加理性,了解了未知。这样整个社会的理性提高了,知识丰富了,每个人的行动就会有所改善,至少再不会去相信喝绿豆汤、吃紫茄子就可以包治百病了吧。
所以,没有敏锐的直觉,没有好的悟性,没有热情,没有兴趣,没有好奇心,进入科研是误入歧途。至于读文献、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论文,都是可以学习的,可以培训的。有些个人的素质方面,是很难培养的,尤其是成年阶段。如果一个博士生毕业了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喜欢的学科是生态学还是生理学,是分子生物学还是神经生物学,是化学还是基因组学等等,还在科研这个行当里谋生的话,一定是非常艰难的,有笑容的时候不会多。能够发现自我,正确认识自我,本身就是很大的进步和提高。所以,研究生获得学位不需要有发表论文的要求,发表学术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方面,一个基本技能而已。一切为了论文而论文,整个研究生阶段整天就是为了那篇能够获得学位的论文,这样的日子实在是枉费了这段人生青春的大好时光。最后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发表了学术论文、获得学位的博士们,离开导师后再不会有点像样的科研结果,为什么呢?
科研需要点子,需要好点子。好的点子(idea) 哪里来?好的数据哪里来?好的文章哪里来?在努力中来,在勤奋中来,在汗水中来,在快乐中来。科学是发现,发现就是以前没有的,还未知的,这就是新。不花时间读文献,知道什么是新?井底之蛙能有什么视野?你可知道井的旁边就有一个大池塘?如果您一辈子满足于井底的天地,能够安安心心快快乐乐,也是一种生活。您到了晚年可千万不要爬上来,一旦您看到了那近在迟尺的大池塘,那是一种什么程度的遗憾和懊悔呢?你会有很多假如,“假如我早一点知道….假如我早一点爬上来….假如我也…的话”,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生命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该让位就让位吧。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才是正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7: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