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理解“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王德华)
曹老师在博文:高校和科学院,学术环境孰优孰劣?中写道:“虽然有人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此话不假。可如果大家都能自行修炼成佛,那跑到科学院干什么?要那么多教授干什么?家里面不照样能修炼成佛吗(现在的资料不管在世界的那个角落,总有获取它的渠道)?所以说,这些人也只是在自欺欺人,为众多无‘教’、‘授’行为的教授开脱”。
如果从这段文字的描述上看,我个人感觉这是对“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曲解。如果大家对修行都有一个正确理解的话,那说到“师傅领进门”,怎么才叫领进门?如何领进门?这是很关键的。
我们都会熟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怎么传道?怎么解惑?怎么授业?传什么道?解什么惑?授什么业?有多少人去认真思考和践行过?
记得早些时候儿子曾问我一个问题,大概是攻读生物学这样的实验科学的研究生是需要导师的仪器设备、科研经费和实验技术指导等等,那些理论学科或独立性比较强的学科如数学,研究生的课题又不是导师的方向(或具体题目),自己做不就得了,干嘛还需要导师啊?导师有什么用啊?我大概的回答是:数学一类的学科怎么读研究生我不是很清楚,怎么搞课题研究我也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导师的作用在研究生的成长过程中是举足轻重的,既然始自欧洲的研究生教育能够传承到今天,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如果科学研究像爬山的话,你要知道是哪座山?如果面前很多山,有山丘、山包、险峰、无人攀登的山等等,导师会告诉你哪座山是值得攀登的,哪座山高,哪座山低,哪座山热闹,哪座山冷清,也会告诉你哪些团队攀登过哪座山,有哪些教训,成功了多少?失败了多少?壮士有多少等等,同时导师还会告诉你那是山峰,那是山坡,那是山谷,这样作为研究生就会有的放矢,不会在很长时间里去毫无目的地碰撞,困惑,迷茫,一则可以节省时间,二则心里有底,目标明确,知道自己是在山谷,还是在山坡,还是靠近山峰,心里有数、有底。当然,导师在身边,可以直接讨论,直接咨询。有时候得到导师的认可在心理上是一种需要和满足。同时导师的处事方式,学风、品行,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科研思路,人格魅力等等,都很能感染和影响一个年轻学生的,年轻人的可塑性很大,容易接受一些事情。研究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科学素养包含的内容也很多。再说,研究生们在一起,师兄师姐们在一起,集体生活,也有很多优势。人类是群居性很强的动物,需要交流和交往,需要沟通。从同伴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研究生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训练的过程,充实的过程,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准备资本的过程。所以,修行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主观努力在个人的成长之路上是非常关键的,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求学路上,有一个智慧的师傅领路,是很幸运的事情。
不可否认自我成才者也很多,但这肯定不是大多数人的成才之路。如同上大学一样,有些人可以不读大学也可以成才,可能更出色,人生会更优秀,如果你属于这类人,那千万别去找导师,别让他人泯灭了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影响了自己日后的成才。如果自己不属于呢?那我觉得还是按部就班去接受一些训练和指导好些,毕竟人类的文化和智慧是需要传承的。
延伸阅读:同学们,我就是想让你看到一棵完整的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