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温-爱德华(V.C.Wynne-Edwards)故居 精选

已有 10185 次阅读 2011-7-10 15:57 |个人分类:走南闯北|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进化论, 群体选择, 温-爱德华

 

                                      (照片来自网络)

 

-爱德华(V.C.Wynne-Edwards)故居

 

Aberdeen 看到了温-爱德华(V.C.Wynne-Edwards)的故居。

 

-爱德华是进化生物学理论中(自然选择)群体选择 (Group selection) 理论的提出者。一般学术界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其作用的目标(主体)是个体。温-爱德华的“群体选择”理论无疑对进化生物学理论是一种挑战。自然选择是作用在个体水平,还是作用在群体水平上,一直存在争论。科学发展到今天,多数学者似乎并不赞成群体选择理论。

 

知道温-爱德华的名字是在做学生的时候,读北师大孙儒泳院士编著的教材《动物生态学原理》时,关于种群调节的学说介绍中,有一个学说是“行为调节学说“,就是温.爱德华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动物的领域性、社会等级和进攻性等行为可以调节动物的出生率。

 

-爱德华的全名是Vero Copner Wynne-Edwards (V.C.Wynne-Edwards),他的同事称呼他为“Wynne”。温-爱德华在生态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一位伟大的博物学家和有创新思维的生态学思想家。

 

-爱德华对海鸟的生态有重要贡献,是海洋鸟类学的先驱之一。也研究过淡水鱼类和高山植物学。他关于鸟类分布和后冰期植物分布的工作都获得了博物学会的Walker Prize

 

-爱德华从1946年始担任阿伯丁大学的动物系主任,一直到1974年退休。28年间,结合英国的环境研究,温-爱德华将阿伯丁大学动物系发展成为在欧洲最大最成功的动物学系之一。他还担任过英国政府资助的环境研究的主要团体自然环境研究会的主席。

 

-爱德华的主要科学贡献是他1962年出版的650页厚的著作“动物的社会行为与扩散”(Animal dispersion in relation to social behavior)。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动物可以调节自己的种群水平的思想。这样动物就可以避免过量消耗食物和其他资源。他提出的包含了新的遗传选择的这个理论,就是我们熟知的“群体选择”学说。所谓的“群体选择”就是说能够持续利用其资源的动物群就能够生存下来,过度挥霍资源的群体将被淘汰。

 

尽管至今很多生态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并不接受“群体选择”的理论,但温-爱德华的这部著作对于鸟类生态学的发展还是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行为学研究。这可能是温-爱德华对于生态科学和行为科学发展的最大贡献。不可忽视的是,20世纪末期“群体选择”又重新被认识(或者说复苏),被作为进化理论中多水平进化学说 (multilevel theory of evolution) 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爱德华在科学发展和科学管理方面也有重要贡献,他由于对苏格兰博物学的突出贡献而获得多个奖项、多个荣誉、多个奖章,如当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获得爱丁堡皇家学会Neill Prize等。

 

-爱德华出生于1906年,于1997年在阿伯丁过世,享年91岁。温-爱德华在1986年又出版了著作“基于群体选择的进化”  V.C. Wynne-Edwards, 1986. Evolution through group selection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386pp), 1993年87岁高龄时还发表学术论文: V.C. Wynne-Edwards, 1993. A rationale for group selection.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162(1):1-22。这是真学者,追求一生,工作一生。

 

-爱德华的故居位于 Old Aberdeen High Street 70号。20116月访问阿伯丁期间,在去大学的路上,专门与学生找到了这位科学家的故居。

 

 

 

 

(High Street 70, Old Aberdeen, Scotland, 2011.6.16)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463517.html

上一篇:夏荷
下一篇:千屈菜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15 李学宽 武夷山 刘立 姜宏斌 熊李虎 逄焕东 张玉秀 张天翼 谢鑫 王海辉 张欣 陈儒军 刘钢 罗帆 zgg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