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一位记者老师关于学术界几个问题的对话 (王德华 2008.10.18)
前些日子,有位老师要写一篇有关改革开放30年中国科学发展的综合报道,想问我几个问题。由于事不凑巧,没有机会面谈。我便遵命进行了简单书面答卷。由于没有相互交流的激发,没有太深入的思考。有关问题都是到当今科研领域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现将我的回答经部分修改后,放在这里供大家讨论。
问题一、周光召先生前不久说: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和SCI论文数大幅增长,很多单位买来的硬件设备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准,但相应的国际一流成果却仍然缺少,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他希望大家来思考这个问题。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思考?
回答:
科研经费提高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自然是个好事情,但是由于资源分配体制(方式)不是很完善,往往导致有些真正埋头干活的,可能并没有足够的经费进行科学研究。当今的项目评审中的种种问题,网络媒体上也披露了不少(记得前几年《自然》杂志上的中国之声专集上有文章论述)。所谓“小项目大评,中项目小评,大项目不评”的说法早就流传了。大家也很清楚,没有关系,没有路子,再不去活动活动,有时候很难申请到经费。民间流传有所谓“跑部钱进”的说法。少数人掌握巨额经费是个现实问题,恐怕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当今重大项目评审中的“利益共同体”现象似乎比较严重,媒体上经常披露一些项目的评审问题,主要是由于利益共同体的原因。这样,尽管有些研究人员有能力和工作基础,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依然得不到经费资助。
社会浮躁,成名心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大家都几乎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没有时间调研,没有时间分析文献和数据。多数研究实际上就是在模仿、重复,目的也就是为了交差。因此尽管当今SCI论文多了,国际一流成果缺少,应该是不难理解的。科研环境(分配体制)不完善,科研考核机制不健全,社会各个环节都浮躁,再加上严重违背科研规律的不适当的检查和考评过于频繁等等。
还有一点,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都要求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才能获得学位,这样也就势必产生了大量的网络上所称的所谓“垃圾论文”。
问题二、周光召说搞科学需要长期积累、甘于寂寞、追求卓越的理念。但是不少研究人员说,这样的以追求科学真理为目的理想主义者很难在现今的环境下生存。
您觉得怎样才能让研究人员安下心来做科学呢?
关于耐不住寂寞的问题是个普遍现象。浮躁的社会,谁要是耐得住寂寞,谁就会被淘汰。每年的考评,随时的检查,经费刚下拨就进行项目中期检查和考核等等,都无法让科研人员真正能静下来工作。研究生3年或5年的学制,他们也要急着发表论文毕业拿学位,同时由于扩招往往毕业后工作又没有着落,这样他们也就无法尽心和安心进行科研工作,逼急了也只能糊弄(粗线条一些)一下了。长期以往,风气就逐渐变差(坏)了,环境变浮躁了。要是想从浮躁转向寂寞,这个过程可就难了!
如果要科研人员安心进行科研,首先是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要好一些。经费要有保障,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当然完全没有压力也是不行的)。行政干预尽量少一些,相关政策更加合理一些(现实中莫名其妙的各种政策很多)。无论科研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按照科研规律办事,管理人员要尊重科研人员的相关建议和意见。实际上,经常讨论的实行教授真正治校(研究员治所)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方式),也是一定会见效的途径。
问题三、周光召还说:回顾"两弹一星"的研究,那时候团队精神和学术民主的氛围都很好。拿今天的话来说,是软环境很好。当时,我们完全是针对问题本身展开各种讨论甚至争论,根本没有等级和身份方面的顾虑和限制。大家都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自己的想法被大家讨论,早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这种情况很难看到了,反倒经常出现两种不开放的情况:一是缺乏学术民主的氛围,往往是院士或领导一讲话,就再没有人敢讲话了;二是实行不必要的封锁,大家都生怕自己的想法被别人知道了。
您认为是这样吗?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学术民主和团队精神反而不如50年代、60年代了?怎样才能使软环境变得更好?
回答:
学术民主的氛围(环境)缺乏,是事实,而且在某些单位可能还比较严重。实际上也是由于利益问题所导致的。当今官员的生杀大权太大,院士的特权和利益也不小,因此希望获得经费的,想向上爬的,就不能得罪相关的官员;想奔院士的,自然也就不能得罪相关的院士。50、60年代学者们肯定没有这些顾虑,人事关系估计也没有这么复杂,科研经费不是个人争取,工资也不是从自己的课题费里支出。官员没有这么大的权利。院士也没有这么大的利益,社会上只把院士看作是学术界的一种最高荣誉,是科研人员的一种最高追求。现在社会,全都变味了。
软环境要想变好,不是很容易。文化环境要改变是最难的,一旦变坏了,要想短时间内恢复,恐怕是要下大功夫的,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看看“文革”给我们国家造成的影响,就清楚这种危害有多大了。文革结束30年了,有些影响到现在也很难去除。更令人担心的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的一代,有可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国家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是很危险的。国家的未来是他们。什么样的文化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群。
毫无疑问,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各个领域的发展让世界惊叹。成绩是第一位的,也是值得自豪的,当然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当今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问题的确还很多,这实际上也是所有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我国当前的教育和文化建设出了问题,学生从小就知道考试、享受、自私,学校里注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技能的培养。需要传承和发扬的好传统逐渐都丢失了。新一代的青年学者,如果没有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再没有学到和掌握国际学术界的科研规范,在这种浮躁浮夸的形势下成长起来,不让人担心才怪呢。
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喜欢就事论事的讨论,不喜欢人身攻击的言论。谢谢!
(王德华2008.10.1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