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不等于“环境”
国家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定义:
环境 (Environment):
1)影响生物机体生命、发展与生存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体。
2)在某一给定时刻系统所遭受的所有外界条件及其影响的综合。
生态学 (Ecology):
1)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研究生命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3) 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生态环境(没有合适的英文,ecological environment? ):
有4个学科选择了“生态环境”这个术语,但很明显不是生态学的理解,如:
《植物学》中: habitat (注:生境,栖息地)
《公路科技》中:Ecology environment (注:没有这样的用法)
《电力》中:Biological environment (注:生物环境)
《大气科学》中:ecological environment
定义: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如光、水分、大气、土壤等)。
查百度信息,发现有一学术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期刊名。原刊名为《土壤与环境》, 2002年更名为《生态环境》(Ecology and Environment),2009年更名为现名《生态环境学报》。
根据英文名称,还是很明确的: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应该是《生态学与环境科学》,Ecology and Environment应该是《生态学与环境》或者《生态与环境》(而不是 Eco-environment 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李培根院士最近在《科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我国自主创新生态环境的若干问题 中,分析了产业环境、政府环境、教育环境、文化与社会环境四类影响我国自主创新的环境。这四类环境就是我们理解的平常环境的概念,没有什么新奇的,不知为何题目中用了“生态环境”这个术语。很多场合下,媒体上、科普文章甚至是学术文章中的“生态环境”实际上表达的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环境”。
很多人会说不必严格去追求“生态”的含义,多说“生态”说明大家都关心“生态”了。实际上,不了解“生态”的本质,根本无法关心“生态”,很可能会认认真真做着破坏生态的事情。也会发生打着“生态”的旗号,做破坏“生态”的事情。我们说过很多次了,“生态”强调的是“生态关系”,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自然关系。
现在媒体、大众似乎都简单认为,“生态的”,就是安全的,环保的,没有污染的,健康的。这样理解,有点偏面了。如这几天的“生态猪”新闻,大家就知道什么是“生态猪肉”了。
所以,“生态”就是“生态”, “环境”就是“环境”,“生态”不等于“环境”。
环境问题,一定是生态问题。环境破坏了,生态关系就会受到损失。生态关系出现了问题,一定是环境问题导致的。“环境”是可以改造的,“生态关系”是自然的。生态关系需要维护,环境需要保护。
(《科学时报》截图)
(秦岭的“生态猪”养殖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