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6年前就注意了这个现象,所以一直在怀疑诺贝尔奖委员会是在刻意找平衡。
20世纪的前半页,是现代物理学奠基的时候,是人类从经典物理学走进现代物理学的时候。奖项给予的是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发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验。那个岁月是标志是量子力学的诞生,以及原子结构的发现,人类第一次认识到了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核,原子核和电子组成了原子,原子又组成分子,也是第一次知道了有反物质的存在。那个时候人类刚刚进入微观世界,还没有把物理学的领域分得那么明显。
二战是个分水岭。
二十世纪后半页,即二战之后,物理学是“粒子物理”的黄金岁月,也是“凝聚态物理”引导信息革命的时代。因此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部分都被这两个领域瓜分。量子场论的建立,和打碎原子核的加速器的出现,使得粒子物理发展极其迅猛,到标准模型的建立以及它预言的粒子均几乎都被发现而达到顶峰。凝聚态物理的两个最主要标志就是半导体和超导现象,尤其前者奠定了整个信息革命的基础。当然也有液晶,磁性等方面的成就。
那个时候“原子分子和光物理(AMO)”与这两个领域相比显得比较小众,得奖数也比较少,最大的标志就是激光器的发明。那个时候“天体物理和宇宙学”虽然确立了恒星形成的机制以及大爆炸理论,但也无法分得更多的奖,显得比较非主流。
新的世纪到来,楚汉之争变成了四国军棋。“凝聚态物理”继续延续着信息时代的强势,占据了头把交椅。因像微观世界探索的路日益艰难,“粒子物理”到了一个激情回落并平稳发展的阶段。“原子分子和光物理”因为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技术的出现,以及量子信息学的需求而发展迅速,大有和“凝聚态物理”分庭抗礼的架势。“天体物理和宇宙学”因观测技术的发展也发展迅速,与粒子物理的交叉也日渐增多,宇宙射线和加速器某些地方做到很好的互补。
于是诺奖委员会开始对这四个领域找平衡,奖励给30年内他们各领域很多的重要先驱工作。从2001年的诺奖开始,十一年的奖项成了这四个领域的轮流坐庄,而且非常有规律:
2001,原子分子与光物理: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
2002,天体物理与宇宙学:探测宇宙中微子和X射线源。
2003,凝聚态物理:超导和超流理论。
2004,粒子物理:量子色动力学(QCD)。
2005,原子分子与光物理:量子光学和飞秒光梳。
2006,天体物理与宇宙学:微波背景辐射的各向异性。
2007,凝聚态物理:巨磁阻效应。
2008,粒子物理:对称性破缺。
2009,原子分子与光物理:光纤技术和CCD镜头。
2010,凝聚态物理:石墨烯。
2011,天体物理与宇宙学:超新星和宇宙加速膨胀。
如果把2010年和2011年调换一下位置,这将是多么完美的四年轮回!诺奖委员会想让这个平衡继续下去的话,2012年毫无疑问要给粒子物理。如果Higgs Boson恰巧在这之前在LHC上被发现,那么铁定是Higgs拿奖了,当然Goldstone也可能分一杯羹。拭目以待。
2011诺贝尔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127-494223.html
上一篇:
对这两天新闻爆炒的“中微子超光速实验”的一点评论下一篇:
ICARUS实验的独立测量结果发现中微子速度并没有超过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