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维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urman 搞物理,80后,曾浪迹中科院两个所和丹麦一大学从事多年超冷原子实验和量子模拟

博文

21世纪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四大方向轮流坐庄 精选

已有 13468 次阅读 2011-10-7 19:4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诺贝尔奖, 世纪, 现代物理学

我大概6年前就注意了这个现象,所以一直在怀疑诺贝尔奖委员会是在刻意找平衡。

20世纪的前半页,是现代物理学奠基的时候,是人类从经典物理学走进现代物理学的时候。奖项给予的是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发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验。那个岁月是标志是量子力学的诞生,以及原子结构的发现,人类第一次认识到了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核,原子核和电子组成了原子,原子又组成分子,也是第一次知道了有反物质的存在。那个时候人类刚刚进入微观世界,还没有把物理学的领域分得那么明显。

二战是个分水岭。

二十世纪后半页,即二战之后,物理学是“粒子物理”的黄金岁月,也是“凝聚态物理”引导信息革命的时代。因此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部分都被这两个领域瓜分。量子场论的建立,和打碎原子核的加速器的出现,使得粒子物理发展极其迅猛,到标准模型的建立以及它预言的粒子均几乎都被发现而达到顶峰。凝聚态物理的两个最主要标志就是半导体和超导现象,尤其前者奠定了整个信息革命的基础。当然也有液晶,磁性等方面的成就。

那个时候“原子分子和光物理(AMO)”与这两个领域相比显得比较小众,得奖数也比较少,最大的标志就是激光器的发明。那个时候“天体物理和宇宙学”虽然确立了恒星形成的机制以及大爆炸理论,但也无法分得更多的奖,显得比较非主流。

新的世纪到来,楚汉之争变成了四国军棋。“凝聚态物理”继续延续着信息时代的强势,占据了头把交椅。因像微观世界探索的路日益艰难,“粒子物理”到了一个激情回落并平稳发展的阶段。“原子分子和光物理”因为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技术的出现,以及量子信息学的需求而发展迅速,大有和“凝聚态物理”分庭抗礼的架势。“天体物理和宇宙学”因观测技术的发展也发展迅速,与粒子物理的交叉也日渐增多,宇宙射线和加速器某些地方做到很好的互补。

于是诺奖委员会开始对这四个领域找平衡,奖励给30年内他们各领域很多的重要先驱工作。从2001年的诺奖开始,十一年的奖项成了这四个领域的轮流坐庄,而且非常有规律:

2001,原子分子与光物理: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
2002,天体物理与宇宙学:探测宇宙中微子和X射线源。
2003,凝聚态物理:超导和超流理论。
2004,粒子物理:量子色动力学(QCD)。
2005,原子分子与光物理:量子光学和飞秒光梳。
2006,天体物理与宇宙学:微波背景辐射的各向异性。
2007凝聚态物理:巨磁阻效应。
2008,粒子物理:对称性破缺。
2009,原子分子与光物理:光纤技术和CCD镜头。
2010凝聚态物理:石墨烯。
2011,天体物理与宇宙学:超新星和宇宙加速膨胀。

如果把2010年和2011年调换一下位置,这将是多么完美的四年轮回!诺奖委员会想让这个平衡继续下去的话,2012年毫无疑问要给粒子物理。如果Higgs Boson恰巧在这之前在LHC上被发现,那么铁定是Higgs拿奖了,当然Goldstone也可能分一杯羹。拭目以待。





2011诺贝尔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127-494223.html

上一篇:对这两天新闻爆炒的“中微子超光速实验”的一点评论
下一篇:ICARUS实验的独立测量结果发现中微子速度并没有超过光速。
收藏 IP: 123.165.162.*| 热度|

14 吕喆 武夷山 肖重发 王涛 李泳 惠小强 李宇斌 樊晓英 苗元华 赵凤光 蒋德明 曾新林 傅蕴德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