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殿堂岂容成为养鸡场、社交场、名利场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6年6月22日发布
大学是学术殿堂,过去有人形容大学成了养鸡场,现在有报纸称《大学岂能沦为社交场》(见附文),大学不能变成名利场,这样的学风也该认真地整顿了。
***************
聚餐风行 大学岂能沦为社交场
2016-06-21 07:5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胡欣红
【杏坛小议】
大学,是一个做什么都快乐、说什么都真诚的阶段。但也有人说大学是庞大社会的微妙缩影。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向460位大学生调查,29.31%的受访者聚会频率达每周两次以上,其中本科低年级占63.52%。所有受访者中,38.08%的大学生在聚会社交方面的开销占生活费的比例超过30%。
人们常说,大学是个“小社会”。作为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大学生之间呼朋引伴、聚餐交流,不仅无可厚非,而且还往往会在酒酣耳熟之际,迸发出真情的火花,留下许多经久流传的佳话。但是,当面对“近1∕3大学生每周聚会两次以上”,尤其是社联主席之类的“领导”“1个月20多个饭局”的恐怖数据,不由得令人忧心忡忡。大学毕竟是求学的场所,如此聚餐成风不仅喧宾夺主,而且也有异化正常交往甚至滋长不正之风等嫌疑。
聚餐成风,胡吃海喝,首先给身体带来伤害。虽然年轻力壮的大学生有身体资本,但也架不住隔三岔五的酒精“滋润”,“三高”和酒精肝之类疾患的低龄化便是最有力的证明,一旦落下病根,“宝宝”们可就悔之晚矣。对身体的伤害尚可以感知,聚餐风行还会对心灵带来负面影响,这种无形的伤害更亟待关注。
首先,聚餐风行会对家境不好的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家住豫北农村的小茜就明确表示,一次聚餐花费,相当于好几天的饭钱,对同学间的聚餐唯恐避之不及。“父母是倾全家之力供我读大学,我感觉寝室三天两头地聚餐‘改善生活’完全没有必要,而且我也承担不起。”但是,如果经常不去,那就显得“不合群”“高冷”“另类”,常常陷于两难之中。诚如心理专家所言:“请不起客的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对人际交往产生无形的压力,严重者可能会产生不良情绪,例如,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
其次,聚餐风行更容易助长学生层级化以及学生干部官僚化等歪风邪气。正常的聚餐本应以“结交朋友,联络感情”作为基本定位,但有事没事动辄聚餐,其用意恐怕绝不止于此。推杯换盏成了“工作需要”,敬酒时灌输“杯沿不能超过主席们的杯沿”的等级色彩……青涩纯真的大学生,何以沦落到如此境地,令人感慨万千。
事实上,大学生层级化和学生干部官僚化现象绝非危言耸听。今年年初,《南方周末》曾以《当学生干部也流行“视察工作”》为题,深度揭露了当下大学生“官范儿”十足的种种怪现象。比如有不少学生干部说话表达习惯了“出口成章”,动辄“尊敬的领导”“视察”等“官味”词语,还有学生干部描述自己参观学习的行程时,竟然用了诸如“我视察了…省…工作”“慰问……”“审议……工作制度”之类的话语。作者大发感慨,“怎么现在的大学生说话都跟官员似的”,“几乎不会说人话了”。
无独有偶,几年前《光明日报》等媒体亦对此类现象做了相关调查报道,“替学生会部长交手机费”“买饭打水”等吐槽从大一新生嘴里不断吐出,令人触目惊心……
大学生素来被称为天之骄子,如果对“请客文化”早早就已经心领神会;作为精英分子的学生干部,倘若以这种官僚化的僵化思维踏入社会,是也?非也?祸兮?福兮?在中央严厉正风肃纪的当下,整治请客吃饭之风已经取得立竿见影的功效,但社会陋习却在大学校园里继续“发扬光大”,令人情何以堪!
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畸形化现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乃关键所系。一方面,家庭和学校要进行思想引导,让“宝宝”们认识到请客吃饭绝非社交的主要手段,能力和地位才是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大学也有必要好好整肃风气,尤其是对学生干部要切实开展“反四风”之类的教育。其实,许多深受饭局之“累”的大学生们并不愿意经常聚餐,只是“人在江湖”,往往身不由己。只要各方善加引导,多管齐下,大学就绝不会沦落为累死“宝宝”的社交场所。
[责任编辑:陈百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