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k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jkf

博文

[转载]2】 邱学华 尝试教学理论 学导式倡导者 学导创 摘选201019

已有 2024 次阅读 2019-10-20 11:10 |个人分类:学导式创新教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2 邱学华 尝试教学理论   学导式倡导者 学导创 摘选201019

          

邱学华 尝试教学理论          

                     学导式倡导者 学导创 摘选201019

本文来源;互联网

 

邱学华,男,1935726日生,江苏省常州市人,1960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过小学、中学、大学、师范学校教师、 教科所教研人员等。中国当代著名的小学数学教学专家。特级教师,曾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社会兼职--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常州市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等。

著作情况---编著和主编250多本图书,在国内外教育报刊发表600多篇文章。

主要著作 1、《尝试教学法》(专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

2、《尝试教学法(修订本)》(专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尝试教学新论》(专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4、《邱学华尝试教学课堂艺术》(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尝试教学论》(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邱学华、苏春景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7、《邱学华与尝试教育》(邱学华、苏春景编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8、《尝试教学法新进展》(主编),气象出版社,1992

9、《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主编),接力出版社,1994

10、《尝试 成功 发展》(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11、《尝试 开拓 创新》(主编),海南出版社,1998

12、《尝试 创新 研究》(主编),海南出版社,2000

13、《尝试 学习 研究》(主编),海南出版社,2002

14、《尝试成功的学习》(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2、《尝试教学全书》(主编),北方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从以上出版的图书中可以看出从尝试教学法到尝试教学理论,再到尝试学习理论。这几十种尝试教学研究方面图书,总发行量达1000多万册,对推动尝试教学研究产生重大的作用。其中《尝试教学法》一书,在1989年获全国首届教育理论优秀著作奖,《尝试成功发展》一书中“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在1999年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还有多种图书获全国或地区的优秀图书奖。

5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学与研究,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方面的著作颇多,涉及面很广。大部份是在80年代出版的。文革后教师急需教学参考书。他日夜奋战写成《怎样教小学数学》,1982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受到广大教师欢迎,先后共印了近百万册。1982年开始在《福建教育》杂志上开辟专栏“小学教师之友”连载我写的文章,后来结集成书:《小学数学教学法讲座》(第一集)、(第二集),同样受到教师欢迎。为了向国庆四十周年献礼,他整整化了半年时间搜集资料,整理撰写了《中国小学数学四十年》,此书有近百万字,是研究建国后小学数学教学史的一本重要著作。1990年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期间,举办的中国数学教育图书展销中,此书受到国际数学教育家、特别是港澳台学者的青睐。他出身小学教师,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写的东西,贴近教师实际,教师喜欢看,许多书都是一版再版,多次印刷,总发行量有300多万册。

他的著作中,很大一部份是学生读物。中国的小学生有2亿多,一本好的读物能够影响多少孩子。他针对小学生应用题难和怕学应用题写了一本《解应用题的钥匙》,1984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十多年来连印了十五次,总印量竟达200万册。其中许多种图书都获得全国或地区的优秀图书奖。孩子们喜欢看我写的书,许多书都是多次印刷,总发量有1000多万册

教学录像

1、《邱学华谈尝试教学法》(3盘),江苏省电化教育馆,1996

2、《邱学华课堂教学实录》(2盘),江苏省电化教育馆,1996

3、《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精品课宝典 邱学华专辑》(2盘),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1998

4、《邱学华讲怎样教小学数学》(5盘),山西省电教馆,1995

5、《邱学华教应用题》(1盘),江苏省电教馆,1996

6、《邱学华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1盘),江苏省电教馆,1998

博物馆

小学博物馆是由著名小学数学教育家邱学华倡议,得到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全力支持,经过一年的努力,在万里小学建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小学数学博物馆。为国家收集、保留了珍贵的小学数学教育资料,对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国际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

人物评价:苏州大学教授、博导 朱永新评价:教育的“光明使者”

河南大学教育系教授 陈梓北评价:尝试教学法是“古为今用,有胜于古;洋为中用,有胜于洋”

杭州师范学院教授 汪刘生评价:是一位在教育思想有创见、教育理论有贡献、教育实践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是我国当代一位当之无愧的教育家。

烟台师范学院教授 苏春景评价:走出了由教师转型为教育家的典型之路,是一位中国特色的教育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戴汝潜评价:尝试成功与尝试教学法以受教育者自主学习为主,从而找到了落实差异教育的好途径。当然也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范式。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王 坦评价:“邱学华现象”的研究中可以探索出我国教育科学发展的许多有益的东西。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方健华评价:邱老师的一生是尝试的一生,也是成功的一生;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自古成功在尝试”的道理,同时也分享到一个名师“教育人生竞风流”的成功惬意!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李伯棠评价:邱学华同志周游列省,传道、授业、解惑,培养骨干,弟子竟达二十多万人,其中佼佼者何止万千,真可说是桃李遍天下。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和教育改革家。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顾明远评价:邱学华的“尝试教学”,开始从教学方法上的实验,到理论上的提升,其执着的精神令人佩服。

==尝试教学法的实质是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在尝试中创新。它改变了传统的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不是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再做练习。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中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就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尝试教学理论的学科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哲学基础、教学论基础和心理学基础等三个方面。

从哲学角度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要求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学生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教学论角度尝试教学法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法,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统一起来,引起了教学过程中一系列的变化,如从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先练,教师再讲,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等等。

心理学角度尝试教学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迁移规律,重视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新知识学习中的作用,使先前的知识结构改组,结合新学得的知识,使学生形成能容纳新知识的更高一级的新知识结构。

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尝试就能取得成功,而促进学生尝试成功的因素很多,如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师生多向的情意作用和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等。这七种达到尝试成功的因素,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运动构成了一个动力系统。其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主体作用通过课本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和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来实现尝试成功,而师生多向的情意作用则为上述因素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情境。

实践充分证明,“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是带有普遍意义的。200010月,邱学华完整地提出了“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的新观点,形成了尝试教学理论的核心。

尝试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索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致。

尝试教学建立了适应各种不同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体系,包括基本模式、灵活模式与整合模式三类。其教学程序分七步:

1准备练习--是学生尝试活动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引导出尝试题,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

2 出示尝试题--是提出问题,为学生的尝试活动提出任务,进入问题情境之中。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解决方案。

3 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在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自学课本之前,教师有时可提一些思考问题作指导,自学课本时,学生遇到困难可以提问。同桌学生也可互相商量。通过自学课本,大部分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时机已经成熟就转入下一步。

4 尝试练习--根据学科特点有多种形式。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信息,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可以继续阅读课本,同学之间也可互相帮助。

5 学生讨论--尝试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答案,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看法可以争论,学生在此过程中开始尝试讲道理,之后学生需要知道自己的尝试结果是否正确,教师讲解也已成为学生的迫切需要。

6 教师讲解--是为了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有些学生会做尝试题,但可能是按照例题依样画葫芦,并没有真正懂得道理,因此需要教师的讲解。讲解不是什么都要从头讲起,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的关键之处重点讲解即可。

7 再次尝试--是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

在第一次练习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错,有的学生虽然做对了但没有弄懂道理。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之后,得到了反馈矫正,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馈。这一步对学困生特别有利。第二次尝试题应与第一次不同,或稍有变化或采用题组形式,之后教师可以进行补充讲解。

以上七步是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学生完整的尝试过程,也是一个有序可控的教学系统。中间五步是主题,第一步是准备阶段,第七步是引伸阶段。

由于实际教学情况的复杂多变,生搬硬套一种模式是不科学的,可以从基本模式中派生出许多变式,称为灵活模式,如调换式,即把基本式中的某几步调换一下;

增添式,即在基本式上再增添一步或几步,如在出示尝试题以后可以增添一步学生讨论;

结合式,即当学生比较熟悉和适应尝试教学以后,基本式七步就不必分得过于清楚,而是可以有机结合地进行;

超前式,即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将基本式的前几步提前到课前作为预习进行。

尝试教学模式可以同其他教学模式整合,因而产生了第三类整合模式。

提倡一种教学法,并不排斥另一种教学法,它们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

当然,运用尝试教学理论在具体的教学操作模式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学生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而它在小学低年级应用范围较小;

对于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一般也不适合于应用该操作模式;

实践性较强的教材也不完全适于应用该操作模式。

此外,尝试教学还存在理论基础有待加强、在小学数学以外的学科运用模式还存在各种困难、理论实验不够科学、一些具体做法需要进一步思考等问题。

【】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简介

1 主要特点:先练后讲 三个为主:学生为主 自学为主 练习为主 2 四个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五步六结构",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易学易用。  

【】新结构的理论依据  

1. 系统理论的应用---课堂教学可以看作一个教学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有效地发挥这个教学系统的整体效果。尝试教学法组成了“五步六段式”课堂教学系统,以“解决尝试题”为核心。

2. 反馈理论的应用—安排了两次集中反馈:

 第一次集中反馈——第二次尝试练习。

 第二次集中反馈——课堂作业。通过课堂练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能够及时反映出来,如果再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 

3.最佳时间理论的应用 一般来说,上课后的第6分钟到20分钟之间,这段15分钟左右的时间是一堂课的最佳时间。当然,一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如果安排在最佳时间,教学效果就好。把“进行新课”放在最佳时间里,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也集中,就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51-1202703.html

上一篇:[转载]李庾南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研究的回顾  学导式倡导者 学导创 摘选 191019 
下一篇:[转载]3】张林波 学导式教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导式教学案例1-19) 学导式倡导者 学导创转载【211019】
收藏 IP: 111.41.13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2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