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的源动力是什么?是由“科学推动”还是由“需求拉动”?这个问题被争论了几十年,莫衷一是。国内也有学者专门研究这一问题,如王耀德等人的专著《论技术创新的起源和动力:技术创新的需求拉力与科技推力关系的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澳大利亚学者詹姆斯·穆迪和比安卡诺·格拉迪的专著《第六次浪潮》认为,使创新成为可能的因素基本上限于技术、市场或需求、制度三大类:
(1) 新技术的发展(科学推动);
(2) 市场的变化,或是对新科技的需求以及对现有科技的变革(需求拉动);
(3) 能够把以上两类变化融合在一起的制度的变革(制度影响)。
在这三个领域中,只要改变了一个,就会出现创新。然而,只有当技术、需求和制度同时产生变化时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持久创新。到底是技术、需求还是制度真正推动了创新则完全依情况而定。
最近在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猥琐男是推动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虽是搞笑,却能形象地阐释技术创新的源动力。引用如下(作者不祥):
自从上次奶茶妹妹发状态说饭卡丢了,全清华的同学都在找卡之后,有江湖传言奶茶妹妹在北京走丢了。随之江湖震动,清华各路豪杰纷纷出山……
1、清华生命学院叫兽:同学们,奶茶听说女人生孩子很痛苦的,你们懂的。
一个月后,基于iPS的试管婴儿技术实践成功,举世轰动。
2、清华汽车工程系叫兽:同学们,奶茶想去九寨沟玩,但是里面是生态保护区,不允许走内燃机汽车,你们懂的。
一个月后,清华攻破太阳能汽车技术。
3、清华物理系叫兽:同学们,有很多猥琐男都在偷听奶茶的电话,你们懂的。
一个月后,量子通信与加密技术投入实用。
4、清华化工系叫兽:同学们,奶茶同学的自行车生锈了,你们懂的。
一个月后,超级抗腐蚀纳米涂层诞生。
5、清华热能系叫兽:同学们,奶茶妹妹想去乘坐中国制造的空天飞机去看星星,你们懂的。
一个月后,中国人自己的领先世界的航天发动机耀眼世界。
6、清华航空航天系叫兽:同学们,奶茶同学是个路痴,走在偌大的北京城经常迷路哦,你们懂的。
一个月后,中国北斗系统完成升级。
7、《自然》杂志采访清华校长:清华近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请介绍下经验吧。
清华校长:猥琐男是推动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你们懂的。
这个段子形象地说明了技术创新的源动力。首先,需求拉动创新,不管这种需求高尚与否、纯洁与否。其实在咱中国,肮脏的需求(市场)牵引的创新也是很多的,如若干多的假冒伪劣产品和毒食品,多少都还是含有“创新”的成份的,也是需要一定的科学基础的。“需求拉动创新”的意思是,“如果有足够多的人希望某样东西是红色的,一些人就会站出来想出一种办法,把它变成红色。”清华生命学院的“叫兽”不希望奶茶妹妹生孩子很痛苦,清华的同学就发明了一种基于iPS的试管婴儿技术。清华物理系的“叫兽”希望保护奶茶妹妹的电话不被猥琐男偷听,清华的同学于是努力将量子通信与加密技术投入了实用。等等。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仅仅一个奶茶妹妹的失踪就拉动了清华6个学院的技术创新,足见恩格斯这一论断之英明伟大。
其次,科学推动创新。科学本身其实也有需求牵引的成份,尽管很大部分科学的驱动力来自好奇心。“科学推动”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推出一种新事物,其他的都会随之而来。”这是容易理解的。例如,二战时期原子核裂变现象的发现催生原子弹的发明和其后原子能的利用。同样,正是有了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革,清华的“叫曽”们才想到要发展前述各种“新”技术,以迎合奶茶妹妹的需求。需求拉动创新,其实创新也创造需求,创造需求本身也是一种创新,甚至是一种更重要的创新。苹果前CEO乔布斯的伟大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天才的创造需求的能力和勇气,苹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需求创新。科学推动创新,创新创造需求,需求牵引创新,这是一种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最后,制度推动或限制创新。制度对创新的作用十分关键,有时甚至是革命性的,但由于它不如前两个因素直接和显性,因而常常不被重视。制度涵盖了技术与需求的内在联系,因而对它们的影响非常大。九寨沟虽然是生态保护区,但如果制度允许里面走内燃机汽车,那么清华汽车工程系的“叫兽”就可能不会叫同学们去攻破太阳能汽车技术;如果制度规定人类生育只能由传统的两性关系来完成,那么清华生命学院“叫兽”就不敢让基于iPS的试管婴儿技术实践成功。同样的,如果政府不允许在城市里建设移动信号发射塔,那么移动通信(手机)将很难发展,但类似电话子母机的有线电话技术可能会有更多机会;如果政府出台政策:手机通话资费由接听方出,可以想象会诞生出不一样的新技术。如果制度允许侵占知识产权,那么技术创新可能既很难被“科学推动”也很难被“需求拉动”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