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开的老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Soliton contact me: scwen@hnu.edu.cn

博文

【学术评价】最好不评,尽量少评 精选

已有 14964 次阅读 2016-11-11 09:53 |个人分类:管点闲事|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学术评价

受邀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学部于119日在武汉主办的2016科技伦理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科技评价与科研诚信”。与会者都有5分钟的自由发言,老文大概是倒数第二个发言者,发言的主题是“学术评价:最好不评,尽量少评”。听了前面很多院士和专家的发言,感觉持类似观点的人不少,所以我的发言主题其实没什么新意,这里只不过想为这个主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事实佐证。

首先,学术不可能被准确评价,这是理论上决定了的,很难突破。前不久,我国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量子通信的最大优点是保密性超强,目前理论上不能破解。为什么不能破解?因为测量本身导致被测对象改变其状态,从而导致任何测量都不可能得到被测对象的本来信息。在量子通信中,你可以去窃听,但你窃听到的绝对不是真实有效的信息。学术就像量子,遵循测不准原理,学术评价就像量子测量,一评就变味,所以永远评不准。

其次,对不可能准确评价的东西进行评价,不仅破坏评价过程,也扭曲对评价目标的认识。这有大量事例证明。例如,我们用考分评价学生的智力水平,结果促使学校大力推行应试教育,而家长们和其他社会大众也往往把智力看作是学校教给学生的应试能力;我们过去用论文数量来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贡献,结果导致大量毫无意义的低劣论文,这种评价不仅没能评出真正的学术,反而使许多杰出的科学成就被低估甚至被埋没;最近,我们对论文的评价似乎从数量转向了质量,大家的眼界也提高了,开始追求所谓的“诺奖级”成果了,但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过分追求和倡导原创性成果,是今天不可重复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大家都去挖坑了,结果金子不一定越来越多,但坑一定是越来越多。

经济学家早就有个发现:一种评价一旦被选择用来作决策时,这种评价就开始失去其价值了。过去,国家用GDP衡量地方经济和官员政绩,结果单位GDP的能耗世界前茅,造成资源耗竭、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等问题;前几年,国家适时地淡化了GDP考核,经济进入相对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理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评价越多,对付评价的策略便越多,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越多。

所以,对学术,最好是不评,这样最有利于学术生态和学术本身的发展。但学术不评可能不现实,所以退而求其次是尽量少评。如果非评不可,那么评价维度不宜单一或偏颇,评价方法应与时俱进,该终止时就终止,以免形成不正常的学术生态。例如,大学如果长期过度重视甚至重奖论文,可以预计,大学里最终将只剩最会写论文的人。就像国家淡化GDP指标一样,我们也到了该消除论文崇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的时候了。

(发表于《湖南大学报》2016124总第1391期第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1014066.html

上一篇:有些研究即使无法重复大伙也愿相信
下一篇:2017,我们造航母
收藏 IP: 49.123.85.*| 热度|

72 檀成龙 何卓铭 晏成和 孙学军 鲍海飞 陈南晖 王从彦 陈楷翰 周健 王勇 刘玉仙 杨正瓴 冯大诚 朱豫才 罗春元 梁先庭 黄彬彬 叶通 梅卫平 武夷山 张江敏 戴德昌 吴飞鹏 王桂颖 杨延丽 陈列尊 姬扬 季丹 张云 马志超 王洪吉 金拓 马红孺 周孟虎 李承哲 李颖业 黄永义 王志平 彭真明 卢威 梁洪泽 张骥 张忆文 徐绍辉 黄仁勇 蒋永华 吕喆 韦玉程 喻海良 刘全慧 汤茂林 高峡 张启峰 文克玲 xlsd ericmapes brns loyalSciencefan gaoshannankai doctor5 CharlesWan zhyzh kaien huxn taoshl cmhuang xiexmbs ncepuztf mbnl lan6603 xqhuang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