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有人认为,做科研就应该做最好的。但大部分人,对到底什么才是好的科研不明白。科研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和科学本身并不一定一直那么美丽,而有时候比较粗糙甚至丑陋。无论是科学理论,还是具体的科学实验结果,漂亮的时候是少数,不漂亮的时候可能是多数,尤其是在刚刚形成和发展之初。
科研设计上。如果从论文上看,有许多许多的规范,可能现实中并没有那么漂亮。例如许多生物学研究论文中写着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的字样,理论委员会可能确实存在,但认可和批准可能只是写在文章中,实际上并从没有经过任何所谓认可。作为审核角色的杂志编辑和普通审稿专家,主要工作是看是否按照规范来写,并不一定要求你一定提供哪怕任何证明。虽然少数临床研究期刊,开始对这个比较注重。但对动物实验研究,则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医学生物学研究经常采用双盲对照,如那些动物行为学研究,但真实情况并不一定是真的双盲,或者研究者根本就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双盲。曾有人以为,让其他人做检测不就是双盲吗,但同在一个实验室,谁干什么活,大家整天相互交流,真正的双盲是很困难的。不过能这样实施已经不错了,更多研究只有一个人负责从头到尾,天知道会不会有一些低级设计漏洞,在撰写论文时偷偷补上。
在研究证据上。现在世界科技投入已经达到空前规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许多研究规模越来越大,研究技术越来越尖端。科学上曾经追求巧妙设计,简洁直接证据的年代,早就让位给复杂带有工程性质的集团化规模化研究了。许多研究论文,一张图片可能集成了10多张蛋白、基因分析、组织形态学和/或流式细胞研究内容,只要可以用10个证据说明的简单科学问题,绝对不会用3个证据,哪怕是3个证据完全说明问题。可用基因操作的一定会设法把基因操作,可进行规模化高通量筛选的一定要高通量筛选。那怕不小心偶遇新发现一个新东西,也要编造一个规模化研究故事,告诉别人这可不是随便找到,是从数10万个候选分子中给抓到的,这是典型的依靠高级技术的狐假虎威,不自信的学者的典型作法。这些现象并不是学者们对研究和证据本身的不自信,而是对结果是否可以在超高档次杂志上顺利发表存在不自信。奢华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典型特征。
整体上科研规模越来越大,但突破性发现和奇思妙想并没有成比例地增多。是科学已经走到尽头,缺乏需要解决的问题吗?是科学的春天已经过去,进入炎热的夏天?只有规模没有质量的科学研究绝对不是科学的本来面目,也许这真是酝酿革命的前夜,是科学快速发展的积累阶段。但科学会在哪里取得突破,似乎没有人去关心,也许就应该顺其自然。
这种追求细节,追求漂亮的科研文化是否就一定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