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可怜的中国学术论文(续) 精选

已有 12161 次阅读 2011-11-1 11:0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 中国, style

 

前几天写了篇关于中国学术论文的小文:《可怜中国学术论文,引起了一些关注,也鼓励我继续这个“家丑外扬”的恶劣行径。上文主要是从数量和H-index方面来看中国学术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差距。本文将从引用次数的统计细节上来具体分析我国SCI论文的劣质性。不作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以保持一点脸面。希望这样的数据能以引起大家关注,学术结仅拿出这样的答卷,实在对不起纳税人,汗颜!

引用次数500次以上的157篇。

引用次数500次以上的157篇,如果排除那些非中国所有的论文,大概只有全部论文的万分之一不到,真是罕见的论文。如果说一般的科研项目没有这么高的要求,那么973项目资助的项目,应该是向这个水平看齐。这其中超过600次的论文100篇,超过700次的论文68篇,超过800次的论文46篇,超过900次的39篇,超过1000次的33篇,超过1500次的13篇,超过2000次的8篇。好像比较让人高兴的是,这8篇论文都是最近10年的成果,但仔细一看,似乎这些论文都不是中国学者为主的研究,几乎所有的前3名作者都是外国学者,估计通讯作者也够呛。那这些超过2000次的论文只能是沾边的论文,也可以说我们到目前仍没有1篇论文超过2000次引用。2000次引用可作为国家规划的目标了,希望在5年内有所有突破。

目前真正来自中国学者的最高引用论文是1988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王振义院士发表在Blood上的论文。USE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作者: HUANG, ME (HUANG, ME); YE, YC (YE, YC); CHEN, SR (CHEN, SR); CHAI, JR (CHAI, JR); LU, JX (LU, JX); ZHOA, L (ZHOA, L); GU, LJ (GU, LJ); WANG, ZY (WANG, ZY)来源出版物: BLOOD  : 72   : 2   : 567-572   出版年: AUG 1988。目前该论文引用次数1589次,最近5年每年引用的次数大概增加50次,按照这样的速度,要到2020年以后才能增加到2000次。超过1000次的论文有几篇,一是第四军医大学发表在Neuroscience Lett上的论文。二是来自清华大学发表在Science上的论文Synthesis of gallium nitride nanorods through a carbon nanotube-confined reaction  作者: Han, WQ (Han, WQ); Fan, SS (Fan, SS); Li, QQ (Li, QQ); Hu, YD (Hu, YD)  来源出版物: SCIENCE  : 277   : 5330   : 1287-1289   DOI: 10.1126/science.277.5330.1287   出版年: AUG 29 1997  被引频次: 1,051

引用次数超过20次的论文不超过10%

如果说500次是高端论文的一个标准,那么回头看看绝大多数论文的引用情况如何。中国学者目前发表的120万篇SCI论文中,不超过20次引用的有110万篇,也就是有90%以上的论文引用不超过20次。如果有人发表的论文引用次数超过20次,可以大胆地说,我的论文引用次数已经进入中国论文的TOP 10%。这看起来是相当容易的。从一个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我们可以把我们论文的引用初步目标设定为20次引用。许多科研单位在制定各类鼓励政策的时候也可以参考这个数据,这是非常实在的数据。这个水平的要求应该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一个起码目标。不需要什么影响因子,只需要发表的论文引用达到20次,就算是合格的目标。可以给追加经费资助。否则就要限制继续申请经费,避免浪费有限的国家科研经费。

引用次数超过48次的论文不超过2%

再看看比较好的论文,也就是说有98%的学术论文引用次数不超过48次。如果你的论文应用次数超过48次,那么你可以大胆地说,我的论文已经进入中国所有学术论文引用排行榜的前2%

引用次数超过70次的论文不超过1%

具体数字是大于等于100次的论文数量为5828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0.5%以下。973和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这样的重量级基础研究项目,按照国际水平,应该是500次为目标。即使按照中国目前的论文发展趋势,也必须把100次引用作为基本目标。论文发表5年后,单篇论文100次应该是目前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如973这样的项目的最起码要求。

那么1%的论文引用情况如何,也就是第12000篇论文的情况如何?答案是70次,也就是说一篇中国学者的论文引用达到70次,那么就进入所有120万论文的1%,这可是相当了不起的成绩。有不少我熟悉的学者有超过70次的论文,这些大都是中国学者的精英。

总之,中国学者近年在SCI论文数量上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每年增加15%的速度,预计2011年可以超过15万篇。但是从引用次数角度看,质量差强人意。具体表现为,90%的论文引用不超过20次,95%的论文引用不超过28次,99%的论文引用不超过70次,99.5%的论文引用不超过100次,500次以上的论文只有不到100篇。高档次论文指标远少于国际上一个著名大学的数据如果哈佛大学。

表1 中国学术论文引用次数统计表

   引用次数

篇数

1000

33

900

39

800

46

700

68

600

100

500

157

400

273

300

570

200

1400

100

6000

70

12000

48

24000

28

60000

20

120000

 

 

 

图1  中国学术论文引用次数统计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503355.html

上一篇:中国学术界众生相
下一篇:另类科学观点
收藏 IP: 151.112.127.*| 热度|

45 许培扬 张卫忠 梁建华 王涛 赵美娣 李永丹 高建国 季斌 吴昌维 金小伟 魏东平 丁甜 吴吉良 罗晓敏 邵明飞 武夷山 杨如意 陈国文 吕喆 柳东阳 吕新华 王伟 苏力宏 陈绥阳 王华夏 周涛 任胜利 褚昭明 金小刚 杨海涛 王孝养 张骥 闫国进 徐耀 王芳 刘立 研学交流 何应林 曾荣昌 songzxj majiancheng pdongjie mqp luofalai congd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