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中国科学家的希望 精选

已有 7208 次阅读 2010-12-12 00:1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

摘要:中国特色的科研环境产生中国特色的科学家,其鲜明特点是以获得经费级别和规模为标志的科学家团队和科学家名人效应,许多有科研潜质的中层科研人员许多只能依附在一些有名有钱的团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模式显然不是理想的科研配置模式,这些有科研潜质的中层科研人员可能真正代表了中国科研的未来,如何给他们提供更多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条件和经费支持,应是当前比较重要的问题。

中国特色的科研评价模式和经费支持模式,造就中国特色的当代科学家。但中国科研和学术的希望不在于一味地支持这些已经成名的学者,而应在于是否能在现在就发现和支持那些真正具有潜力的科学家苗子。那么中国特色的科学家什么样?有潜力的未来中国式科学家都潜伏在什么地方?他们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中国当前科学家群体的特点。根据个人的观察,许多比较(不是特别出色的团队,团队中的带头人不一定就是科研的真正高手,往往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社会活动家,他们对科研并没有内在的兴趣,真正兴趣不在科研本身,而只在于科研能获得的利益,例如各种因科研而获得的各种地位、名气和经济利益。他们的强项是能获得大量各类经费,在这些带头人下面,总有几个在写申请书、实施项目、实验操作等方面的高手,他们或者在一个方面有特长,或者在几个方面有特长,但他们最缺乏的就是独立申请经费的关系或影响力。因此,中国的科学家群体在总体上呈现这样的特点,有兴趣的缺乏机会,有机会的缺乏兴趣。显然合理的应该是有兴趣有能力的有更多机会

有名气有地位的未必对科研本身有兴趣。把经费项目作为评价学术水平是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诱因。在当前中国学术评价模式中,特别强调经费来源档次,例如你是否有重大课题资助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那么利用各种资源,各种能力争取到高级别经费就成为许多学者的最重要工作,因为这能体现出个人的“科研水平”。这个方面的能力突出者,就更容易成为当代中国式科学家。显然获得重大经费的资助与学术水平并没有必然联系。获得大量经费后,有名气无兴趣的学者会怎么办,有良心有野心的人,会充分利用这些经费,招收有科研能力的人,帮助他们实现“科研”目的,这样往往可以把项目完成地比较“出色”。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能继续获得更多经费,另一方面也逐渐把自己的学术地位抬高。有不少这类实验室的一个特点是:文章数量多,档次高,技术手段高,但方向不集中,追风多,文章没有延续性(原因需专门论述)。我了解到有许多这样的情况,许多研究生感到导师不指导,只靠学生自己摸索,因为学生多,手下人多,总有一些比较出色的能做出一些比较满意的成绩。(注:这个部分感觉没有写好,这些人的特点大概是:管人能力强、从事科研的动力足,但没有从事科研的真正爱好和兴趣。)

有兴趣有能力的人未必有名气和地位。由于科研经费分配等原因,大量的科研经费都被不一定有能力的学者获得,真正有学术潜力的人获得支持的可能性很低。他们的能否生存下去只能采取两种办法,要么默默承受着孤独而无奈的处境,要么依附在有名气有经费的学者,帮这些人把获得的经费完成,甚至用自己的学术能力结合有名气的学者获得更多经费,在大树下面乘凉。他们多年生活在名人的阴影下,忍受着被剥削的痛苦,或者体味着被老板赏识的乐趣,也能慢慢学习到如何做名人的技巧,一旦脱离老板的环境得到解放,他们或者获得机会演变成名人,或者失去机会在寂寞中消失。这些才是中国有前途的科学家苗子,或者是潜在的中国科学家,代表中国科学发展的希望和未来。

给没名气有能力人更多机会,是中国学术届最应该重视的问题。既然中国的学术队伍现状是这样,有名气有地位的没有兴趣没有科研能力,有兴趣有可能能力的没有地位没有机会,这种模式长期维持下去,中国的学术将会真的没有希望。如何给那些真正有能力而热衷于学术研究的人提供更多机会,才是正确的方向。在经费资助机制和科研环境条件上给他们更多机会,对中国科学的健康发展将具有深远影响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392517.html

上一篇:科研人员要善于讲故事
下一篇:如何成为好的研究生导师
收藏 IP: .*| 热度|

37 刘锋 彭思龙 葛肖虹 陈儒军 刘进平 时志强 李宁 毛培宏 唐小卿 傅云义 杨正瓴 邹滨 邸领军 孔晓飞 耿文叶 李学宽 郭桅 侯成亚 李泳 许培扬 朱猛进 虞左俊 丛远新 姜洪洲 姜咏江 曾兆华 罗汉江 张南希 杨文祥 侯振宇 zhangling phage am007 baijiab xu1987125 zengfeng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