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2010年诺贝尔医学奖有没有问题? 精选

已有 16037 次阅读 2010-10-7 12:1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试管婴儿, 爱德华兹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经于104日公布,获奖者为素有试管婴儿之父之称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由其开创的体外受精技术使400多万人得以降生。诺贝尔医学奖委员会在公布奖项时表示:爱德华兹的成就让不育症能得到治疗。医学统计显示,世界上每十对夫妇中就有一对有生育问题……今天,爱德华兹的梦想成为现实,它帮助全世界不育的夫妇带来幸福……这一成就代表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一座里程碑。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以说出乎许多人意料。我们是否可想想,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真的物有所值吗?

医学奖给了体外受精技术的科学家,在早期研究阶段就有许多宗教领袖一度要求爱德华兹停止扮演上帝。声明我不支持这些宗教领袖的观点。

单从创新性角度看,体外受精技术的原始想法没什么特别了不起的,技术难度也不大,思路就是解决体外受精和受精卵体外培养的问题,然后把受精卵移植到子宫内的技术,先进行动物实验,然后人体实验获得成功,最后把技术公布让全世界广泛使用。这个研究重要性是解决了人类中不小比例的不能生育夫妻的问题,现在我们人类已经有400万试管婴儿。假如没有这个技术,这400万人将不会来到世界上。

如果拿这400万试管婴儿来说这个技术的意义,证明其重要性,远远不如说对这400万试管婴儿的父/母更重要。因为我们人类现在的历史阶段从整体上,已经不需要担心生育问题,或者说人种传递已经不是问题。对我们人类来讲,每个人能有幸成为人,从概率上讲都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极其偶然的事件。

受精是个什么事?人类的受受精过程是这样的,女性的卵巢每个月一般排出一个卵子,男性一次射精中精子的数量大的惊人,男性的精子进入女性的输卵管,与这里的卵子相见并完成受精,卵子受精后发育并沿着输卵管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并最终发育成胎儿。受孕成功一般是精子在女性排卵前12小时或排卵后48小时进入阵地。不育的原因显然有男女一方或双方共同的原因。如果是女性的卵子有问题,采用体外受精然后把受精卵移植到子宫是可以的,不过这个孩子从遗传的角度看并不属于这个妈妈,实际上只是代人怀孕而已。爱德华兹的研究最重要的贡献也是解决了这类问题。如果是男性的精子有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换个男性,或者把其他男性的精子采集过来,直接注射到女性体内。这就是所谓的人工受精,与试管婴儿不同,但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替代方案。这个人工受精方法在动物的被广泛采用,例如前段日子我们送给日本的大熊猫就是在采集精子的过程中死于非命。(人工受精与体外受精技术不是一回事。人工授精是指通过非性交方式将精液放入女性生殖道内,以达到受孕目的的一种技术。而体外受精技术是由卵母细胞成熟、精子获能、受精、受精卵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程序组成的完整系统。从技术难度看,体外受精技术要比人工受精复杂的多,但从实际使用角度看,两者解决的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体外受精许多情况可以用人工受精来解决。)人工受精方法也广泛用于人类的不育症治疗。当然也可以采用爱德华兹的方法,就是把女性的卵子采集到,再把丈夫的精子采集到,体外受精后移植到子宫。这可能对那些精子数量无法达到受精条件的部分男性不育症患者有意义。如果是精子的品质如遗传基因出了大问题,那也不是什么好的解决方案。总之,对于需要别人提供精子的不育症夫妻,解决的方法如果能用人工受精,就比试管婴儿更安全和有效。

我觉得,诺贝尔奖应该给那些从事更能影响人类生存的医学生物学问题的科学家,更有意义的学问如关于重大疾病、衰老、脑功能、生命基本现象的阐述等相关问题。因此我觉得2010年的医学奖给的并不让人满意,无论是理论价值,还是应用价值都算不上一个特别重大的突破。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没有预测成功的一个原因。当然我不会小人到认为瑞典的科学家故意为之,但我觉得他们今年的判断有误。



诺贝尔情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370544.html

上一篇:氢气预防噪声性耳聋
下一篇:氢气与健康-前言
收藏 IP: .*| 热度|

17 杨学祥 印大中 赫英 刘锋 梁建华 陶依红 耿文叶 李学宽 许培扬 曾庆平 朱猛进 曾新林 张南希 yinglu zhangling WC101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