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肠道细菌代谢有机致癌物引发膀胱肿瘤

已有 2013 次阅读 2024-9-2 09:48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肠道中的细菌能够影响身体其他部位肿瘤的化学诱导生长。某些肠道细菌将亚硝胺化合物(存在于香烟烟雾和加工食品中)转化为代谢物,这些代谢物触发了小鼠膀胱中肿瘤的生长。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人类相关的微生物(微生物组)和暴露于致癌化学物质(致癌物)在癌症的发展和进展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1,2。尽管微生物如何促进癌症发展在分子层面上仍然知之甚少,但研究已经显示,肠道细菌可以化学修饰多种类别的化合物,并因此改变这些分子在体内的活性和分布3,4。这些发现促使我们调查肠道中的微生物是否通过代谢经常在香烟烟雾和加工食品中发现的亚硝胺类致癌物来促进肿瘤的发作和发展。

发现

我们使用了一个已建立的化学诱导膀胱癌小鼠模型5,在该模型中,一种名为N-丁基-N-(4-羟丁基)-亚硝胺(BBN)的致癌物被添加到小鼠的饮用水中。通过用抗生素处理小鼠,我们能够减少它们肠道中的细菌数量。然后,我们量化了小鼠中膀胱癌的发展情况。

消耗肠道微生物显著减少了BBN诱导的小鼠膀胱癌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我们能够将这一结果与小鼠膀胱中主要BBN代谢产物N-丁基-N-(3-羧丙基)-亚硝胺(BCPN)水平的降低联系起来(图1)。我们在实验室培养了来自小鼠和人肠道的细菌,以识别哪些菌株可以将BBN转化为BCPN。

 图片4.png

1 | 使用抗生素治疗减少小鼠中的化学诱导致癌作用。a,设计实验研究抗生素治疗对N-丁基-N-(4-羟丁基)-亚硝胺(BBN)诱导的膀胱癌的影响。小鼠被单独给予BBN或BBN联合抗生素(ABX–BBN)。b,左侧,定量分析BBN组(n = 30)和ABX–BBN组(n = 32)中处于指定发展阶段的膀胱癌小鼠数量。双侧χ2检验,采用Yates's连续性校正。右侧,有机致癌物BBN及其代谢物N-丁基-N-(3-羧丙基)-亚硝胺(BCPN)的化学结构。

然后,我们将其中一种来自人类微生物组的菌株引入到没有或减少肠道细菌水平的小鼠中,并像之前一样用BBN进行处理。在这些动物中,BBN的毒物动力学(身体如何处理有毒物质)发生了变化,重现了我们之前在常规小鼠中观察到的肠道微生物对亚硝胺代谢的观察结果。总的来说,我们的发现表明了一种致癌机制,即肠道微生物群成员代谢有机致癌物,从而改变其在体内的分布并增加其向远离肠道的器官传播的可能性。

意义

我们的结果基于先前的研究,这些研究已经暗示肠道微生物组在癌症发展中的作用1,2。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论和概念框架,用于研究微生物对致癌物的代谢及其对毒物动力学和肿瘤发展的影响。此外,我们的工作表明,代谢致癌物的肠道细菌可以使个体倾向于发展化学诱导的癌症。识别这些细菌可能为操纵个体微生物组以预防癌症提供一条途径。

我们的研究展示了肠道细菌对特定亚硝胺化合物的代谢与膀胱肿瘤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然而,癌症的发展通常依赖于多种因素,包括复杂的致癌物混合物(如香烟烟雾中的那些)。尽管本研究揭示了致癌物、微生物组和宿主肿瘤发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它并未完全反映癌症发展的多面性。

未来的调查将旨在通过识别可直接与肿瘤生长相关的微生物组编码代谢功能来扩展我们的结果。— 扬诺什·特尔齐奇在克罗地亚斯普利特大学医学院的癌症研究实验室,而迈克尔·齐默曼在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结构与计算生物学单位。

专家意见

作者们展示了肠道微生物组将亚硝胺代谢成致癌代谢物与膀胱癌发展之间的明确联系。鉴于已知亚硝胺是人类尿路上皮膀胱癌的致癌物,这些发现具有临床相关性,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对肠道微生物组对化学致癌作用影响的理解。因此,这项研究对整个癌症研究社区都具有相当大的兴趣。— 马库斯·埃克斯坦在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的埃尔朗根大学医院。

论文背后

这项工作是一次真正的跨学科合作,我们两个团队在癌症生物学、微生物组研究和实验方法方面拥有互补的专业知识。J.T.的团队想要研究微生物组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因为肠道中的细菌与膀胱癌之间的联系既未被充分探索又极具吸引力。早期使用抗生素处理的小鼠实验表明,肠道微生物组影响了BBN诱导的膀胱癌的发病率,并提供了这一致癌物由细菌代谢的潜在机制的线索。然后,J.T.和M.Z.在一个会议上相遇并讨论了这些结果。这是一段美妙的研究合作的开始,伴随着许多讨论、想法和协议的交流以及实验室间的互访。团队成员和其他同事的辛勤工作和坚持不懈是成功完成这项研究的关键。— J.T.和M.Z.

来自编辑的话

罗杰等人的这项工作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制证据,即肠道细菌通过将环境化学物质转化为损害DNA的致癌物来促进膀胱癌的发生。— 芭芭拉·马特,《自然》杂志高级编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1448729.html

上一篇:下一代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CAR T细胞疗法
下一篇:人如其食——微生物组的证据
收藏 IP: 117.143.18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IP: 39.149.5.*   闂佹悶鍎抽崑娑⑺囬敓锟� | 闁荤姍宥嗗 闁荤姍宥嗗 +1 [5]闂佸憡鍔栫划搴e垝濞戞瑦鍎熼柨鐕傛嫹   2024-6-8 09:01
   闁哄鏅滅湁缂佹顦甸幊妤呮嚍閵夈倗鐟濋梺瑙勬緲閻楀繘寮昏閹偓闁告侗鍨遍悾閬嶆煃閵夛妇鐭婇悘蹇斿閳ь剚鍐绘俊鍥綖閺嶎偀鍋撳☉瀹犲悅闁逞屽墯缁绘劗妲愬┑瀣劸闁兼亽鍎茬瑧婵炲鈷堟禍鐐猴綖閺嶎偀鍋撳☉瀹犵闁逞屽墾閹凤拷
闂佹悶鍎抽崑娑⑺囬敓锟�  闂佹寧鍐婚幏锟� 闁诲孩鍐婚梽鍕耿閹惰棄绠ラ柟鎯у帠濞寸兘鏌¢崼婵愭Ц妞わ箑娼″楣冩晸閿燂拷  闁荤姴娲ˉ鎾筹耿閸涙潙纭€婵﹩鍘介悗锟�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6/524198.shtm

10濡ょ姷鍋涢悺銊ヮ渻閸岀偞鈷掗弶鍫濆⒔缁€澶娾槈閹捐泛浜惧┑顔哄€栫粋宥夊传閸曨厾绠掗梺鍛婂笚婢瑰棗鈻撻幋锕€鍙婃い鏍ㄥ嚬閸斿啰绱掗弬娆惧剰闁硅渹鍗抽獮搴∥熺涵椋庣闂侀潧妫撮幏锟�
2024-6-13 07:451 濠德板€楅妴瀣濞嗘挸鐐婇柣鎰▕濡茬粯淇婇妶澶嬶紵閻庨潧鐭傞弫宥夋晸閿燂拷 闁荤姍宥嗗 闁荤姍宥嗗 +1 | 闂佹悶鍎抽崑娑⑺囬敓锟�
闂佹悶鍎抽崑娑⑺囬敓锟�  闂佹寧鍐婚幏锟� 婵烇絽娴傞崰鏇犵箔婢跺闄勯柤鎭掑劥鐎氫即寮堕悜鍥ь洭婵炲牊鍨剁粙澶婎吋閸℃锕€菐閸ヨ泛鏋︽繝褍鎳忕粙澶愬箻閹颁礁鏅欓梺鎸庣☉婵傛梻寮ч崘顔肩睄闁绘ê纾妴濠囨煙閸偄鍔ら柛鈺佽嫰鏁堥柛濠勫枑缁ㄧ姵鎱ㄩ敐鍡欍€掓慨濠囩畺婵℃挳宕掑☉娆欓獜濠电偛顦板ú妯荤▔瀹ュ绠涢柛顐犲灪閻擄綁鏌i妷銉﹀櫧婵炲牊鍨剁粙澶愬箻閹颁礁鏅欓梺杞扮劍閻燂箑顔忛崸妤€绫嶉柣妯虹-閵嗗﹪鎮峰▎娆戠М闁革絾娼欓妴鎺楀川椤曞懏顔嶉梺姹囧€曟晶钘夘潖妤e啯鍎嶉柛鏇ㄥ幗閳锋洟鏌涢妷褍啸婵﹪绠栭幃鍫曞幢閹般劌浜鹃柛灞剧矌閵嗗本绻涚仦鑺ヨ础婵炴彃鍊归ˇ浼存偄闁垮鍎屽┑鐑囩秬椤曆勬叏閻愬搫绀堥柛宀€鍋涢崢鎾煛閸曢潧鐏ユい顐㈩樀閹崇娀宕樿绾剧厧鈽夐幘瀛樼殤闁轰焦鎸荤粋宥堫槾婵炲牊鍨垮畷銉╁醇閻斿搫顥曟俊鐐差儑閸犲酣骞栬婵℃挳宕掑▎鎴紘缂傚倸娲㈤崐鏍涢妶鍛灃闁哄洨鍠嶇粭澶愭煙閺夎法澧㈡俊鎯х埣閹偓闁搞儮鏅滈悾鍗炩槈閹惧瓨灏い鏂跨Ч瀵偄鈻庨幇顒佸煣婵炲濯崗娑氱箔婢跺闄勯柦妯侯槶閸嬨劑鏌i鑺モ拻闁宠甯楁穱濠囧磼濞嗘垹协濠电偛鐭佸畷鐢稿几閻斿皝鏌︾紓浣姑晶褰掓煥濞戞ǹ瀚扮€规挸鐗忛幑鍕箣濠靛棛鍘掓俊鐐差儑閸犲酣骞栬閿涙劙宕卞Δ鍐ㄥ箥闁诲海鏁哥划顖涚珶濮椻偓閹虫鐣濋崟顒佹殢婵炴挻姘ㄦ刊瀵告濠靛绠┑鐘叉噹濞堟壆鈧湱枪瀹曨剟骞冮崱娑欏剭闁告洦鍘惧▔鏇烆渻鐎n剙鏋嶇紒妤€鐬奸幉鎾礋椤旇偐妲烘繛鎾?濡炴帞绮悢鍏煎仺闁绘柨鐖奸悰鎾绘煟閵娿儱顏╅柟顔奸叄瀵姤绺介崜鍙夛紙闂佸憡绻€閼宠泛鈻撻幋锕€绀嗘俊鐐村礃缁€瀣煠瀹勯偊鍤熸慨濠囩畺瀹曞爼鎮╅悽娈挎Ш闂佹寧绋戦懟顖炲春濡ゅ懏鐒婚柣姗嗗枓閸嬫挸鈹戞繝鍌涚槇闂佽皫鍐伇濠⒀勫濞煎宕堕妸锔界彵闂佸憡岣块崰宥囩箔娓氣偓瀹曟瑨绠涢幘瀵革紳婵°倕鍊规灙闁稿顦甸幊妤呭冀椤愶綆姊挎俊鐐差儑閸犲酣骞栬婵℃挳鎮欓崹顐ゆ殸婵$偛顑囬崰搴ㄥ箹瑜忛幏顐︽晲閸碍鐎伴梺鎸庣☉閻ジ濡堕崫銉㈠亾鐟欏嫬鈻曟い銉e€濆畷顐f媴缁涘鏂€婵炴垶鎸婚惌顔剧箔瀹€鍕殌濞达絿枪閺呮寧鎱ㄥΟ璇茬厐缂佽鲸绻冪粙澶庮槻闁轰焦鐗楀鍕煛閸曨偒妫囬梺鎸庣◥缁€浣该瑰Δ鍐e亾绾懏纭剧憸鏉垮€垮銊╁礈瑜庨弲绋棵瑰┃鐘叉-閸熷懘鏌涘▎妯虹仴闁伙箑顦甸幆鍐礋椤栵絾锛堥梺鍛婄箑濞村洭銆侀幋鐐碘枖婵﹩鍋嗛悷婵嬫煟閵忋垹鏋嶅Δ鐘叉喘婵℃潙鈹戞繝鍌涚槇闂佽皫鍐伇濠⒀勫濞煎宕堕妸锔界彵闂佸憡岣块崰宥囩箔娓氣偓瀹曟瑨绠涢幘瀵革紳婵°倕鍊规灙闁稿顦甸幊妤呭冀椤愶綆姊挎俊鐐差儑閸犲酣骞栬婵℃挳鎮滈崶鈺冿紲闂佹悶鍎抽崑娑⑺囬幓鎺濆殨闁绘ɑ鍓氶崝鍛存煛閸曡埖瀚�
2024-6-14 01:472 濠德板€楅妴瀣濞嗘挸鐐婇柣鎰▕濡诧拷 1 濠德板€楅妴瀣閿燂拷 闁荤姍宥嗗 闁荤姍宥嗗 +1 | 闂佹悶鍎抽崑娑⑺囬敓锟�
IP: 117.150.38.*   闂佹悶鍎抽崑娑⑺囬敓锟� | 闁荤姍宥嗗 闁荤姍宥嗗 +1 [4]婵帗绋戠€氼厼顩奸崼鐔衡枙闁跨噦鎷�   2024-6-8 06:36
  
IP: 119.84.230.*   闂佹悶鍎抽崑娑⑺囬敓锟� | 闁荤姍宥嗗 闁荤姍宥嗗 +1 [3]闂佸憡绋忛崝宀€鎹㈠┑鍠㈠綊鏁撻敓锟�   2024-6-7 13:18
婵炴垶鎸哥粔鍫曪綖閺嶎偀鍋撳☉瀹狀吅缂佽鲸绻堥幃浠嬪Ω閳哄倸顫$紓浣割槹閸ㄧ敻顢楅悢鍝ラ檮闁瑰瓨甯為弰鍌氣槈閹垮嫭瀚�
IP: 211.86.52.*   闂佹悶鍎抽崑娑⑺囬敓锟� | 闁荤姍宥嗗 闁荤姍宥嗗 +1 [2]濠殿喛顕栨禍锝囨崲瀹ュ洣娌柨鐕傛嫹   2024-6-7 12:55
缂備礁顦伴崹鐢割敆閻旇 鍋撶憴鍕瀯缂佹顦甸獮鍥箰鎼粹€冲缚婵炴垶鎸搁敃锝囩博閹绢喚鍙曟い鎰跺瀹曞綊鏌ㄥ☉妯肩劮缂佺粯鐗滄禍鍛婃綇閵娤€锔剧磼閳ь剟宕i妷褏鐛ユ繛鎴炴尭閿曘儲鎱ㄩ幎钘夌畱闁靛ě灞剧稑闁诲孩鍐荤粻鎴︻敊瀹ュ應鏌﹂柍鈺佸暞缁犳帞绱掗弮鈧悷銉╁吹椤撱垹绾ч柕澶堝€涚粈瀣煠妫颁浇鍏屾繛鍛妽閹便劑骞樼拠鈥虫闁荤姴娲ら悺銊ノi幋锔藉剬闁伙絽鏈悾閬嶆煕濡厧鏋庢繛璇ф嫹
IP: 116.26.206.*   闂佹悶鍎抽崑娑⑺囬敓锟� | 闁荤姍宥嗗 闁荤姍宥嗗 +1 [1]闂佸憡绋忛崝灞剧閿燂拷   2024-6-7 08:51
婵犻潧鍊芥慨銈夊几閸愵亞鍗氶柣娆忔噽缁€澶娾攽閸岋附瀚� 缂備礁顦伴崹璺衡枍濮椻偓婵℃挳鏁撻敓锟�

1/1 | 闂佽鍓氬Σ鎺楊敇閿燂拷:5 | 婵☆偓绲鹃悧鐘诲Υ閿燂拷 | 婵炴垶鎸搁敃锝囩博鐎涙ǜ浜滈柨鐕傛嫹 | 婵炴垶鎸搁鍕博鐎涙ǜ浜滈柨鐕傛嫹 | 闂佸搫鐗滈崑濠囧Υ閿燂拷 | 闁荤姴鎼悿鍥归敓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5 0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