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峰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显峰 科技日报记者、《显峰冷言》主笔

博文

“院士涉假”事件不能没有下文 精选

已有 6021 次阅读 2009-2-17 20:55 |个人分类:观察院士|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院士, 浙江大学, 论文造假, 李连达

在院士课题组涉嫌学术论文造假这件事情上,媒体的执着,让我们一点点看清了背后的真相。

“真相”并不像浙江大学公布的“调查结果”那样简单。作为课题组长的李连达院士不单疏于对造假者贺海波的管理,整个课题组的日常管理他基本交由一个叫吴理茂的人代理;须由课题组长过问签字的项目,吴理茂常常当着学生的面签下李连达的大名……(21121世纪经济报道》)

相比媒体的不断追踪,有关机构的沉默、冷漠和面对记者追问时的讳莫如深、相互推诿,令人费解。我们本应这样继续追问下去:这些造假的论文究竟和李连达有没有关系(媒体披露,被举报的多篇论文作者是李在北京的学生,且包括李为通讯作者的论文)?中国工程院这个最高学术荣誉殿堂如何对待一个四处兼职又分身乏术的院士?一个根本难以履职的药学院院长,浙江大学还会继续聘用他吗?

唯一知情人贺海波留下的一份检讨书企图为他“盗用”的名字李连达洗清责任,但这份检讨书的“不便公开”和他的人间蒸发,难免让人怀疑其中的“动机”。而面对质疑,浙江大学只撇下一个“与李连达院士无关”的“调查结果”,就不再作声了。纵然有了媒体披露的真相,这些追问目前依旧没有答案。

李连达说,对别人假冒他的名字,他已经麻木了。我在想,对待类似李连达这样的事情,我们的有关机构甚至整个社会是不是也已经麻木了。

回看以往的学术不端事件,没有几个当事人因为舆论哗然、群情激愤而受到大快人心的惩处,甚至连陈进那种严重造假、事涉重大的“科学家”我们都宽容了。而中国院士制度成立至今,倒是有过院士被除名的先例,却是因为政治或者经济问题的原故,并没有哪一位因为学术道德问题丢掉了这个最高学术荣誉。

但这样的事情,出了中国的国土结果就俨然不同。韩国科学家黄禹锡近乎全球知名,但他造假被发现之后,很快被免去一切公职,被首尔大学辞退,摘掉了“韩国最高科学家”的帽子,首尔大学的校长还公开向国民道歉。最后黄禹锡被检方以欺诈罪、挪用公款罪以及违反《生命伦理法》的罪名起诉。

当然,这样的联想,并不涉及对李院士本人的对号入座。至少从目前公开的事实来看,李院士只不过是一个不称职的院长和导师,一个社会职务过多的院士,一个名字“被盗”而陷入“论文造假门”的“受害者”,一个与企业有些瓜葛的科研人员。
但是,李院士可以麻木,我们不可麻木。不放弃对院士李连达、药学院院长李连达该如何问责的追问,不仅是对公众利益的负责,对李连达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就像他说的,做院长是“盛情难却”的选择,我们又何苦勉为其难呢。


学术不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992-215638.html

上一篇:院士挂名的动机更加不纯(转)
下一篇:科学界不需要“算命先生”
收藏 IP: .*| 热度|

7 王庆林 何士刚 曹聪 梁建华 杨海涛 朱教君 gzyang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