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峰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显峰 科技日报记者、《显峰冷言》主笔

博文

“世界第二”的尴尬 精选

已有 3884 次阅读 2008-3-27 10:59 |个人分类:显峰冷言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了一串数字。核心的意思是说,去年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大幅跃升,跃居世界第二;但过去十年间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去年统计是排行世界十三,今年还是十三。(11月16日《科技日报》)
大约是“一般一般,世界第三”地“自谦”久了,有人对这个“世界第二”颇为自豪。可是我总以为,那个蝉联的“世界十三”更能说明问题,尤其与“世界第二”一比较,就会发现:原来国家花钱搞研究发论文,最后很多论文就像扔到水里的塑料泡沫,连个水花都没激得起来。
那大家还争着发那么多论文干什么?这几乎是个很白痴的问题。我们的学生要获得学位,找份工作,不能没有论文;我们的教授和研究人员为了换取科研资金,求得职称和待遇,也不能没有论文。写论文成了谋生的一种条件,大概是没有人愿意傻到非要憋出个真东西才发论文。
久而久之,论文就像照单下线的产品,项目发包方就是客户,您要什么样的,我就发什么样的,您要几篇,我就发几篇。只对“客户”负责。数学家杨乐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一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优秀青年数学家,历时三年完成了一项重大研究,快到最后验收了,论文没有完成指标数,只好将长达100余页的论文,拆成5篇发表。瞧,这都是逼出来的智慧。
现在的学术期刊也是格外“开恩”,只要你愿意扔几个铜板来,什么样的文章不能给你发了?我估计,照此下去,我们的论文数量坐上世界头把交椅的日子不会太远。那又该是一个多么值得自豪的时刻!只是这样的科学研究,这样的学术成果,我们是不必奢望它会有多高的科学价值,更不能勉为其难,盼着人家引用了。
有人在揣度,爱因斯坦在今天的中国会不会下岗?还真说不好。看看我们的教授,简历往开一打,长达数页的论文题目真是气派。你喜欢十年磨一剑,早晚得给末位淘汰掉。不过人家国外教授,大概是不必为此担心的。举个例子来说吧:德·布朗格斯成功证明比贝尔巴赫猜想和安德鲁·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都是轰动国际数学界的大事情,但据说这两个人花了数年时间搞研究,没有科研基金,没有发表论文,默默无闻,只是到最后公布成果才发表了一篇论文。寒酸是寒酸了些,但没有人急吼吼追着要论文,他们也因此“磨”出了重大原创性成果。
当然,我们有我们的现实。如果不逼着拿论文交差,恐怕国家的经费投出去,到最后有些人连几张废旧的草稿纸也拿不出来。
2007.11.1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992-19581.html

上一篇:文化标志城事件中的院士:没落的学界贵族
下一篇:浮躁:科技界流行瘟疫(转载)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