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hl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whlw

博文

科幻、情感、意识与AI 精选

已有 3434 次阅读 2023-10-21 06:59 |个人分类:2023|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未来的科幻不但要服务于人,还要改造人,更重要的是与人合作。科幻作品与理论的关键在于新逻辑体系的启蒙、发现与构建,而不仅是停留在现有科技的形式化与照搬。科幻的实质终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提出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何针对过去的、现在的科技/人文/艺术提出未来的展望,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做个不恰当的比喻,既要一定程度的“盲人摸象”,又要一定程度的“刻舟求剑”,还要一定程度的“曹冲称象”和“塞翁失马”,难度不得而知。

如果说科技是人类理性的产物,那么科幻就是人类理性与感性的共同产物,如果只有理性,就是机器了,机器没有情感;都是感性的话,人就是动物了,动物没有什么理性。人类感性与动物感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类还有理性相伴。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对人性的研究应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任何科学都或多或少与人性有些关系,无论学科看似与人性相隔多远,它们最终都会以某种途径再次回归到人性中。科学尚且如此,包含科学的科幻更不例外。

科幻小说中的人工智能经常被描绘成具有情感和自主意识,这种刻画往往是为了增加故事的情节张力和人物的复杂性,让读者更容易与人工智能角色建立情感联系。但是,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还远远未能达到真正拥有情感和自主意识的水平,并且在可见的未来里也很难实现这个水平。当前的一些有关研究领域,如情感计算和意识研究,试图探索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模拟情感和意识,并且构建对应的算法和模型。鉴于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仍然是基于事先编程和算法的,其决策和行为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模式识别来实现的,缺乏真正的情感体验和自主决策能力,所以很难有真正的自主意识、觉知和情感体验。意识和情感是复杂的主观体验,涉及到大脑生理结构、感性认知、具身交互等多个层面,人类自己对这些领域内在机制机理的理解还相对有限,因此,创建具有人类级意识和情感的人工智能仍然是一个远期的目标。

目前,针对客观现实及实际应用而言,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科幻大潮,并非基于科技发展机理认识上的重大突破,而只是找到了一种较能利用当前不完善科技和计算机特长的强大方法——旧逻辑+旧科技,它未必能撬开创造真“幻”之门。人们心目中的“科幻”大都离不开理解、意向性、意志、情感、自我意识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经历体验,否则“能则能矣,非幻也”。缺乏理解,还有科幻?没有意向,能力再强,何幻之有?感受情感情绪之“情”是体现和判定事物真正价值的基础,科幻到底能否离开它们和价值判断?这些方面的研究迄今并无突破,也无近期内会有重大突破的先兆。而且,依赖科技的可解释性、常识性、学习性和可视化都较差,对加深理解、提高认识、改善科幻的结构和表达帮助有限。比如,《星际穿越》既能让理工男体验颅内高潮,又能让文科生看完后感受到情怀满满,这些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了这部科幻作品的成熟、完善和方向。呈现出“高复杂度、高动态、多时空、不确定”的特性。因此传统的基于预定策略和经验的判断的逻辑方式不再可行。如何确保欣赏/观赏人群在高复杂度、高负荷的科幻环境下,面对关键信息不充足的情况下,还要准确地从大量态势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形成正确认知、迅速主动沉浸成为未来科幻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也许,能够控制人类思想的真正机制与迄今为止创建的任何传统逻辑都根本不同,正如爱因斯坦说过:“当数学谈及现实时,它不确定,当数学确定时,它无关现实。”,而人的一切经验、意识、情感、信息都蕴藏在未来人机环境系统交互关系和新逻辑实践中。

总之,科幻如同智能一样,既不是人脑(或类脑)的产物,也不是人自身的产物,而是人、物、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比如狼孩尽管具有人脑的所有结构和组成成分,但没有与人类社会环境系统的交流或交互,也不可能有人的智能和智慧。事实上,未来的科幻同样也蕴含着这人、物、环境这三种成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其中的“物“却也逐渐被人造物——”机“所取代,简称为人机环境系统,平心而论,科幻要超越科技,在现有数学体系和思维模式上,基本上不大可能,但在过去、现在、未来人机环境系统中却是有着可能。科技是逻辑的,科幻则不一定是逻辑的,科幻是一个非常辽阔的空间,它可以随时打开异质的集合,把客观的逻辑与主观的超逻辑结合起来。

无,是非存在的有;虚是非存在的实;非是非存在的是;should是非存在的being。科幻的边界在于should“应”和change“变”,即如何实现适时的“弥“(散)与“聚“(焦)、“跨”(域)与“协”(同)、“反”(思)与“创”(造)。复杂就是多事、物的交织作用。机管复,人管杂。复杂的往往是形式,主要还是因为没有找到简单的运行规律,当你找到万有引力时,一切都将会明亮起来……,破解科幻的未来及科研中的自主意识与情感机理,这些复杂事物,最好从具体的人机环境系统新逻辑角度出发,泛泛而谈,恐怕越走越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41-1406667.html

上一篇:任何孤立的人机系统之熵都会增加
下一篇:自主武器系统对伦理和法律的挑战
收藏 IP: 123.119.251.*| 热度|

7 孙颉 郑永军 高峡 王涛 崔锦华 陆仲绩 晏成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0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