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hl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whlw

博文

人机失配的原因之一

已有 1269 次阅读 2022-6-5 22:34 |个人分类:2022|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是多面性的,多是处于矛盾状态中的。所以人人之间也是一个复杂又矛盾的关系。


人处在社会之中,必定要跟他人联系在一起。社会环境,即他们只是共同的存在,就迫使他们在试图相互理解的中性的意义上给出同情,重要的是人们很快的就会发现他们的同胞也在以相同的方式观察的他们。


同情感,与其说是因为我们看到某种感情所引起的,不如说是因为我们看到引起那种感情的处境所引起的。有时候,我们会为他人的行为感觉到一种他自己似乎完全不可能感觉到的感情。因为,当我们设想自身处在他的处境时,我们的想象会在我们的胸臆中燃起那股感情,尽管在他的胸臆中,那处境并没有引起那样的感情。这种同情的内涵是极为重要的,它表明了同情的对象是他人的某种感情,而同情的原因则是产生那种原始感情的处境。这表明了,原始的激情仅是整个过程的偶然性部分。基于某些理由,这些原因可能并没有产生原始的激情,但是,他仍可能在旁观者那里产生一种同情性的激情。因此,旁观者有可能根据他对情境的审度,说出那种原始的进行应该是什么样的。在这里把情境问题引入道德判断,道德判断被看成是一种对情境的反应,亦即“要能够做出判断就要能了解这种行动的情境”,这在出发点上有了广阔的经验性的基础。


旁观者在当事人自己感觉不到的处境中,他仍然能够去同情并且能够去评价。这表明,在很大程度上旁观者能够在他的想象中取代行为者的位置,但是同时必须保留他自己是作为旁观者的意识,否则,他可能就无法进行他的识别。同情行为总是伴随着旁观者自己的意识。


人人之间的同情机制是产生智能交流的基础,同样,人机之间的同情机理也应有想象与情境的转换。


人机交互过程中,人既是参演操作者又是旁观者,这种观演一体化的角色贯穿整个交互过程,而机器只是一个被动参演者,其之所以不能实现旁观者的根源在于没有“同情”机理的产生,即不能设身处地的想象与情境的转换,进而使得人机之间的互动很难产生审慎、合宜、宽容。


人类的同情是算计产生的内在动因,知彼知己,将心比心,爱屋及乌,道者反之动,人类的智能、智慧从来就不仅仅是计算出的客观事实,里面一定混有情感、意识、顿悟等主观价值成分,与机器的理智(如AI)相比,更是一种感智。感智的特点是擅长于从态势里产生感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而理智的特点则是从感知中产生态势(大海捞针、狂轰滥炸)。


所以人类的算计是感智,机器的计算是理智。人类的伦理道德是感智,机器的科学技术是理智。若再稍微拓扑一点,就不难看出:东方偏感智,西方侧理智。东西互补、人机共生将会是未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


如何实现机器智能的“同情”机制,进而演化出“观演”一体化机器的内涵外延,这是人机混合智能进一步深化的瓶颈和关键之一。同时,还有另一个更困难的难题:如何实现给恰当的价值打标呢?没有价值感的AI也许更困难实现“同情”机制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41-1341701.html

上一篇:AI在博弈中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下一篇:为什么说AI距离智能越来越远?
收藏 IP: 124.64.12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