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gb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ingbi

博文

名家博士论文45:李四光博士论文1931年伯明翰大学 精选

已有 4190 次阅读 2024-7-1 08:15 |个人分类:名家博士论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李四光某种意义上是人人皆知的。但,不影响唠叨唠叨他,一是为了科普,二是偶尔也可以纠个小错啥的,比如中国科学院官网关于其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很可能不准确。

中国科学院官网对李四光先生的介绍如下:网址https://casad.cas.cn/ysxx2022/ygys/200906/t20090624_1809986.html,地质学家,蒙古族。18891026日生于湖北黄冈。1919年和1927年分别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47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1971429日逝世。 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全国石油普查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原子核科学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原子能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等职务。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其成果为第四纪地质、地理和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国家水文、工程等建设作出了贡献。创建古生物——蜓科分类标准,该标准准确划分了石炭、二叠纪地层,被国际古生物学界采用全面研究石炭、二叠纪海水进退规程及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的构造和运动规律,划分了中国及世界主要地区的构造体系,以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的分布规律,定名地质力学,并以地质力学理论指导找煤、石油、铀、地热等能源及防治自然灾害等,解决了国家急需。代表作有《冰期之庐山》、《中国北部之蜓科》、《地质力学概论》和《天文、地质、古生物》。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

这段文字中:1919年和1927年分别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实很可能应该是1918年和1931年。且听道来。

李先生获得了伯明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为:The geology of China(中国的地质)论文全文:李四光硕士论文.pdf,附图:李四光硕士论文附图.pdf。此文源自伯明翰大学的E Theses系统(机构知识库中的博硕论文部分),网址:https://etheses.bham.ac.uk/id/eprint/1448/。这条记录清晰地标识了1918。全文中也看到19185月的字样,按照惯例,李先生是1918年拿到硕士学位的概率比较大。不过,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不确定是否也可能耽误了,第2年才给的学位?

李先生获得了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Fusulinidæ of North China(中国北方之蜓科)论文全文:李四光博士论文.pdf,附图:李四光博士论文附图.pdf。此文也源自伯明翰大学的E Theses系统,网址:https://etheses.bham.ac.uk//id/eprint/1451/。这条记录清晰地标识了1931此文文摘收录在科睿唯安的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 (ProQuest全球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数据库中此文链接为: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2341761858/,同时给出了全文链接到伯明翰大学的E Theses系统PQDT Global数据库中此条记录的Degree Date也是1931年。那,1927年可能的出处是哪里呢?对,全文,全文的出版时间清晰地显示:Published by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Peking 1927。不过,这个出版时间其实不是李先生拿到博士学位的时间,先生是以此篇学术论文拿到科学博士学位的,不是严格意义上读了几年博士然后写的博士毕业论文。再给一个证据,是Nature的报道,对,就是大家说的大名鼎鼎的学术期刊Nature,其1931711日有篇News,题为:University and Educational Intelligence,第1句就是:BIRMINGHAM.-The degree of D.Sc. has been awarded to the following: Jonquei Su-Kwang Lee, for published work on "The Fusulinidæ of North China"(Palæontologia Sinica, series B, vol. 4), "Some Characteristic Structural Types in Eastern Asia and their Bearing upon the Problem of Continental Movement", "Geology of the Gorge District of the Yang-ts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orge", and other papers; Harry W. Webb, for published work on "Absorption of Nitrous Gases", "Limitation of the Capacity of Platinum Catalyst in Ammonia Oxidation', and other papers. 此文的DOI是:https://doi.org/10.1038/128080b0Jonquei Su-Kwang Lee就是李四光先生,这个报道表明,严格意义上,其获得博士学位是因为多篇文章而不仅仅是一篇文章。需要指出的是,李先生拿的是科学博士学位(D.Sc.Doctor of Science),不是哲学博士学位(Ph.DDoctor of Philosophy,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博士),在名家博士论文7:彭桓武先生的两个博文论文1940年和1945年爱丁堡大学》中,有科学博士和哲学博士的简单讨论。可以确定的是,科学博士应该并不是目前多见的荣誉博士,也是需要有博士论文的。李先生此后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7年,也有1948年一说),应该是荣誉博士。

关于李先生,最亮眼的照片是其女儿李林院士新婚时与李先生夫妇的合影,新郎是邹承鲁院士。

Picture1.jpg

1:李四光夫妇在女儿新婚时与女儿女婿合影

李林院士(19231031-2002531)中国科学院官网对李林先生的介绍如下网址https://casad.cas.cn/ysxx2022/ygys/200906/t20090624_1809992.html,物理学家。19231031日生于北京,籍贯湖北黄冈。194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531日逝世。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材料物理学研究。20世纪50年代在球墨铸铁、微量硼钢、包头铁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奖。5070年代承担核反应堆燃料元件、材料的腐蚀、辐照损伤等研究任务,参与建成核潜艇生产堆等。70年代末开始从事超导薄膜的研制,获得23KAl5Nb3Ge,提出第二相Nb5Ge3稳定Al5Nb3Ge亚稳相的机制在国内率先制成高温超导YBa2Cu3O7薄膜。 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李林院士是剑桥大学的博士,博士论文题目为Pt. 1. An oxide replica technique for iron and steel. Pt. 2. The quench-ageing and strain-ageing of iron.(1部分. 钢铁氧化物复制技术。第2部分. 铁的淬火时效和应变时效),此文文摘收录在科睿唯安的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 (ProQuest全球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数据库中此文链接为: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301253149,不过此记录给的Degree Date1952年。另,其时已婚,故署名:Tsou, A. L.。李林去世后,骨灰葬在其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窗外的一棵松树下。我前阵子实地探查(打扰了)一下,为不引发更多的打扰,此处不披露其详细位置了,相关研究人员如果需要可以咨询我或物理研究所的老人。

Picture2.jpg

2:李林院士骨灰葬在此树下

邹承鲁院士(1923517-20061123)中国科学院官网对邹承鲁先生的介绍如下网址https://casad.cas.cn/ysxx2022/ygys/200906/t20090624_1809406.html生物化学家。原籍江苏无锡,生于山东青岛。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发现纯化的细胞色素C与在线粒体结合时性质的差异对呼吸链酶系的研究,为我国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在胰岛素人工合成中负责A链及B链的拆合,确定了合成路线蛋白质必需基团的化学修饰和活性丧失的定量关系公式和作图法,被称为“邹氏公式”和作图法关于酶作用不可逆抑制动力学理论和反应速度常数测定的新方法,得到国际上广泛采用关于细胞色素b的三相还原,胰岛素A链及B链本身含有形成完整分子的必要信息,在弱变性条件下酶活性丧失先于分子整体的构象变化,因此酶活性部位具有较高柔性并为酶活性所必需等,都是开创性工作。

邹先生也是剑桥大学的博士,博士论文题目为Cytochrome c and Succinic Dehydrogenase. The Enzymic Digestion of Cytochrome c and the Effect of Cyanide on Cyto-chrome c and Succinic Dehydrogenase(细胞色素c和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的酶消化以及氰化物对细胞色素c和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此文文摘收录在科睿唯安的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 (ProQuest全球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数据库中此文链接为: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301155044/。邹先生去世后,骨灰葬分成两份葬在两个树下:一棵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香樟树,另一棵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的白皮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109-1440434.html

上一篇:名家博士论文44:我国基本粒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研究奠基人胡宁博士论文1944年加州理工学院
下一篇:名家博士论文46: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博士论文1985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
收藏 IP: 101.27.219.*| 热度|

12 许培扬 李学宽 史晓雷 崔锦华 郑永军 苏德辰 陈昌春 郑强 张晓良 窦华书 王安良 宁笔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