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永怀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研究开拓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官网对郭永怀先生的介绍如下:网址https://casad.cas.cn/ysxx2022/ygys/200906/t20090624_1810098.html,力学家、应用数学家。1909年4月4日生于山东荣成。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被追认为烈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跨声速流和奇异摄动理论(PLK方法)方面的成就为国际公认。倡导了我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45年,郭先生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Two-Dimensional Irrotational Mixed Subsonic and Supersonic Flow of a Compressible Fluid and the Upper Critical Mach Number(可压缩流体二维无旋亚声速和超声速混合型流动和上临界马赫数),论文全文,郭永怀博士论文.pdf。加州理工学院图书馆的CaltechTHESIS(可以理解为加州理工学院机构知识库的硕博论文部分)提供此全文,记录为:https://thesis.library.caltech.edu/5990/,DOI: 10.7907/D9ME-DD61,此记录同时显示,郭先生的博士导师(Research Advisor(s))为von-Kármán, Theodore,对,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西奥多·冯·卡门,也是钱学森的导师,所以钱先生是郭先生的亲师兄,两人私交甚笃,钱先生也出现在郭先生的论文致谢中。Caltech的记录同时显示,答辩时间(Defense Date)是1944年12月1日,这和论文封面的1944年12月一致,不过郭先生的各种介绍中一般说其是1945年毕业的,很可能是答辩时间与正式学位授予时间有些时间差的原因。
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此文还以另外一个身份存在着。在NASA官网,可以找到一篇名为“Two-dimensional irrotational mixed subsonic and supersonic flow of a compressible fluid and the upper critical Mach number”的“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for Aeronautics Technical Note”,网址:https://ntrs.nasa.gov/citations/19930090567,作者是:Tsien, Hsue-Shen和Kuo, Yung-Huai,即钱学森先生和郭永怀先生,时间是1946年5月1日。这和郭先生的博士论文题目一模一样,内容尤其是图表,多有雷同。应该就是同一份工作。不过,两人本就是一个导师的师兄弟,共同从事相关工作无可厚非,加上私交也好,没啥。
郭先生1946年加入了另一个师兄威廉·西尔斯(William Sears,冯·卡门在Caltech的第1位博士生,1938年获博士学位)在康纳尔大学组建的航空工程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1955年被晋升为正教授。其中1947年,李佩先生进入康纳尔大学留学,后与郭永怀相识、相恋,成婚。有说郭永怀是李佩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的学长,但在校期间俩人应该没有什么交集。从北京大学说,郭永怀本科毕业是1935年(物理系),李佩本科入学是1936年(经济学系);但郭先生本科毕业后,应该继续在学校读饶毓泰先生的研究生(物理系,应该没有拿到硕士学位,或许因为战争或后续的留学备考),也应该兼任助教什么的。当然,1937年西南联合大学成立,李佩应该是西南联合大学的在读本科生,郭先生此时不确定是在读研究生或助教,也在学校。
图1:郭永怀和夫人李佩在康奈尔大学
图2:1955年9月19上郭永怀(Yung-huai Kuo)晋升为正教授的新闻
郭先生和李佩先生回国的故事很多,这里不谈。有介绍说郭先生“创办了《力学学报》……,并亲任主编”,不够严谨。《力学学报》是1957年创刊的,首任主编是钱学森先生,不过1958-1968年(先生飞机失事去世)主编一直是郭先生。作为钱先生的好朋友、师弟、同事,郭先生深度参与了《力学学报》的创刊工作。《力学学报》1999年第4期设有"纪念郭永怀先生90周年诞辰"专栏,其中一篇文章为“郭永怀光辉的一生”,此文在2018年《力学学报》郭永怀先生牺牲50 周年纪念专刊中重印。文中提及:他严格要求来稿的科学性和创造性。一丝不苟地审阅稿件,修改文章。在他的主持下,使《力学学报》从创刊初期就具有很高的学术起点和公正、严谨、求实的学术声誉。下图为《力学学报》的创刊号封面,定睛一瞧,绝对高水平的作者哈,典型的“高举高打”!或许,当年的中文期刊的创刊,和如今的英文科技期刊的创刊一样,都需要“高举高打”,只不过中文在国内“高举高打”即可,英文得全世界范围张罗好文章!
图3:《力学学报》创刊号封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