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gb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ingbi

博文

名家博士论文36:高分子化学家黄葆同院士博士论文1953年布鲁克林理工学院 精选

已有 4452 次阅读 2024-4-29 08:45 |个人分类:名家博士论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黄葆同(192151-200596),上海市人,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

中国科学院官网对黄葆同院士的介绍如下:网址https://casad.cas.cn/ysxx2022/ygys/200906/t20090624_1810066.html,高分子化学家。192151日生于上海。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1952年获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596日逝世。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进行过生漆结构和干燥机理研究,新高分子合成,乙丙橡胶新催化/活化体系研究等。1979年以来研究以聚烯烃为组分的多相聚合物,包括共混和嵌段、接枝合成及其用于共混增容。共混型热塑弹性体和聚乙烯接枝PDMS增进耐磨性研究获得专利利用共晶和极性/极性相互作用原理,设计增容剂,使聚烯烃/极性聚合物共混为新材料,并深入研究体系的界面和结晶行为。进行乙烯(丙烯)/烯烃共聚和丙烯序贯聚合规律及聚合物结构研究。用非稳态扩散动力学概念研究了齐格勒-纳塔非均相催化剂共聚机理。开展了可溶性锆茂和钛茂催化剂下的烯烃()聚合研究。

1953年,黄先生获得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Brooklyn,现纽约大学坦登工程学院,New York University Tandon School of Engineering)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Part I: Oxidation Decomposition Products of 3,7-Dicyano-3,7-Dimethylhomopiperidazine and 3,7-Dicyano-3,5,7-Trimethylhomopiperidazine; Part II: 1,11-Dicyanobicyclohexyl and Related Derivatives(第一部分:3,7-二氰基-3,7-二甲基高哌嗪和3,7-二氰基-3,5,7-三甲基高哌嗪的氧化分解产物;第二部分:1,11-二氰基双环己基及相关衍生物),论文全文,黄葆同博士论文.pdf。此文收录在科睿唯安的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 (ProQuest全球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数据库中此文链接为: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2748266657。论文封面给出的时间是19536月,而不是国内大部分资料写的1952年,有文字显示其毕业答辩时间可能是19521027日,这样可以理解为19536月是其最终拿到博士学位的时间。1953年,黄先生与冯之榴结婚。

123.jpg

11953年黄葆同与冯之榴在普林斯顿大学教堂结婚

黄先生回国,有很多故事,大家自行检索。此处有两个有趣的图片,源自一篇博文:老海归的收入,网址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4029/202301/19905.html。一是黄先生及夫人回国前,汇缴个人所得税的清算证明。二是黄先生一家19542月的家庭收支流水账。

Picture2.jpg

2:黄葆同回国前的个人所得税汇缴清算证明

Picture3.jpg

3:黄葆同夫妇19542月在美国的收支流水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档案馆提供以下宝贵信息:

所档案馆与黄先生爱人冯之榴的学生董丽松研究员访谈,董老师说:“黄先生是一个知识非常渊博的人,一是这么多年的积累,最重要的我感觉是黄先生他一直在不断地学习,这一点真的是难能可贵。黄先生的书桌上总会有地图册,世界地图、中国地图都有,而且他每一个地图都很旧,当他向你介绍什么地方时,因为我们的地理知识太匮乏了。然后他就会把地图随手拿出来,翻开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就在这,就会给你说出来。偶尔在哪个地方看到了一个他所不知道的地方他也会查地图究竟在什么地方。

黄先生的书桌上总会有字典,字典是英文字典和新华字典。英文的拼写老先生是非常之注意的,绝对不能出错。所以一旦叫不准的他都会去查字典来确认一下。中文的字究竟怎么写,他非常确认,一定要查字典把这件事确认下来。比如说黄字草头一大横,往往人们都会写成草头一小横,这样子他就会来给纠正。

黄先生的语言能力极其强,这可能是有天赋的原因吧,比如说他会中国几乎所有地方的方言。他如果到四川,他的四川话讲得非常地道,他到广东就会讲广东话,英文就不用说了。”(以上资料未经公开发表,如需转载,请经提供者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档案馆授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109-1431904.html

上一篇:名家博士论文35:我国晶体化学奠基人唐有祺博士论文1950年加州理工学院
下一篇:名家博士论文37: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郭永怀先生博士论文1944年加州理工学院
收藏 IP: 101.27.222.*| 热度|

5 郑永军 许培扬 崔锦华 史晓雷 宁笔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