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gb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ingbi

博文

名家博士论文12:药理学家和编辑学家丁光生博士论文1950年芝加哥大学 精选

已有 5781 次阅读 2023-11-13 08:32 |个人分类:名家博士论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般认为,英国皇家学会166536日于伦敦创办的《哲学汇刊:世界各地有创造才能者当今的探索、研究和劳动的若干总结》(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Giving Some Accompt of the Present Undertaking, Studies and Labours of the Ingenious in Many Considerable Parts of the World) 是世界上最早的学术期刊之一。此刊现在分为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哲学汇刊》的创办及早期发展中,学会秘书亨利·奥尔登伯格(Henry Oldenburg)功不可没。如果说中国也有一批奥尔登伯格,那么丁光生先生无疑是一位。

丁光生(1921723-2022106),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官网悼念先生的网站(http://www.simm.cas.cn/dndgs/)对先生有这样的介绍:我国著名药理学家,编辑学家,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丁先生1921723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安徽阜阳(正宗的安徽板面是阜阳的,好像在石家庄被发扬光大并世界流传了)1944年,先生获中央大学医学院医学士,1947年获中央大学医学院生化科科学硕士,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药理系哲学博士。先生的博士论文题目为:Studies on Metabolism and Toxicity of Procaine (普鲁卡因代谢及毒性研究)。论文全文,丁光生博士论文.pdf。此文收录在科睿唯安的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 (ProQuest全球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数据库中此文链接为: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301815799

Picture1.jpg

11944年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留影(丁光生,第二排左三)

1951年先生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组建药理学研究团队,是上海药物所药理学研究奠基人。先生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创制的重金属解毒药二巯基丁二酸,是美国第一个仿制中国发明的新药。二巯基丁二酸的研发背景,和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血吸虫病有关,当时主要用锑剂治疗血吸虫病,但锑剂会产生很大的毒副作用,丁先生与梁猷毅、谢毓元等人,合作研究出了具有锑剂解毒疗效的创新药---二巯丁二酸钠。在二巯丁二酸钠基础上,再研发的二巯基丁二酸。

Picture2.jpg

2 二巯基丁二酸” 1991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80年,花甲之年的丁先生创办学术期刊《中国药理学报》,并任主编。1982年,先生创办学术期刊《新药与临床》,并任主编。先生1985-1989年任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现更名为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首届理事长,1987-1991年任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首届副理事长、1991年起任名誉理事长。丁先生十分重视期刊的国际化与国际交流。《中国药理学报》创刊伊始就有英文摘要,第2年就直接发英文文章(少部分)1992年半数为英文文章,2000年改为全英文。丁先生高瞻远瞩,是国内最早加入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等刊创立的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的期刊之一,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也一直保持紧密联系,相互赠阅期刊。

曾在《中国药理学报》编辑部工作过的刘谦老师,披露一则关于丁先生的趣事:因为丁先生晚年患有严重的青光眼,无法阅读书信,书写信件也只能用特制的粗笔才能完成。所以编辑部每天派一位年轻编辑去读外面寄给他的书信。刘谦老师当年就经常轮班去丁先生办公室读书信。这里只有一个人的书信是例外不需要读的,那就是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翁永庆先生(中华医学杂志社创始人,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创始人、首届和第二届理事长,《编辑学报》创始人、第一届和第二届主编)。翁永庆先生寄来的书信一打开,居然也是和丁先生一样类似粗笔撰写而成。询问丁先生得知,翁永庆先生和他一样患有严重青光眼,所以也只能用特制粗笔撰写。两位著名的学术期刊界大师,在晚年以如此特别的方式书信交流无障碍,也是一桩趣事。另,青光眼好像是编辑的职业病,编辑朋友们,请注意保护眼睛!

《中国药理学报》编辑部主任吴民淑老师深情回忆:仿佛又看到丁先生用打字机的样子,用了60年的打字机,我们用电脑的时候他还用,古老的打字机咔咔咔的,那真是一道风景。

Picture3.jpg

3:丁光生1997年获中国韬奋出版奖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给先生的评价,除了药理学家外,还有编辑学家。编辑学,目前不是官方的一级学科,是不是一门学科也尚存争议(这涉及学科的定义,此处不争论)。有关的一个一级学科是:出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出版(0553)终于成为了一级学科,虽然还只是专业学位,但理论上可以给专业硕士学位和专业博士学位了(同时还有一个0552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但0552不能给专业博士学位)。因为是2022年底才更新的,目前还尚未听说哪个学校在招收出版(0553)的专业硕士或专业博士。一点建议是,由于学术出版,尤其是学术期刊出版,实践性还是比较强的,某种意义上,和大众出版或教育出版,区别很大,因此,相关单位如果招收出版(0553)的专业硕士或专业博士,最好有意识地邀请从事过学术出版实践的人士参与;学术出版界,尤其是学术期刊出版界,或许也可以主动参与到出版(0553)专业硕士或专业博士的教育中。另,或许可以借鉴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出版(0553)的专业硕士或专业博士,其本科学历/硕士学历,最好不是学0503新闻传播学的(这样的考生可以继续0503新闻传播学的学术硕士和学术博士),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具体到学术期刊的人才培养,既懂本学科、又懂出版,是比较理想的。

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成立十周年之际,丁先生在《编辑学报》发文《小小十年话刊编---为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成立十周年而作》,文章不长,但饱含深情,其中“梦见”中国21世纪科技期刊的描述,强烈推荐目前甚至将来的学术期刊从业人员看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109-1409440.html

上一篇:名家博士论文11:院士伉俪何炳林和陈茹玉博士论文1952年印第安纳大学
下一篇:名家博士论文13:我国现代心理学奠基人之一潘菽博士论文1926年芝加哥大学
收藏 IP: 113.29.58.*| 热度|

7 许培扬 郑永军 张晓良 李升伟 崔锦华 崔宗杰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